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9 10:07:15
◎“每經未來商業智庫”每周定期分享《一周未來商業》,圍繞電商/新消費、物流/供應鏈、生活服務、以及未來商業創新創投領域,以“事件+短評”的形式,洞見未來商業發展趨勢。
每經記者 陳婷 王郁彪 王紫薇 楊昕怡 每經編輯 劉雪梅
“每經未來商業智庫”每周定期分享《一周未來商業》,圍繞電商/新消費、物流/供應鏈、生活服務、以及未來商業創新創投領域,以“事件+短評”的形式,洞見未來商業發展趨勢。
上周(8.22-8.28),我們為您共盤點了10件熱點新聞事件。
1、【曝每日優鮮便利購被3000萬收購】
8月23日,每日優鮮(MF.US,股價0.125美元,市值2950萬美元)旗下便利購業務已經被收購,收購方為深圳每日便利科技有限公司。據了解,每日優鮮便利購業務最終作價3000萬被收購。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每日優鮮方面求證,截至記者發稿,對方暫無回應。
未來商業短評:從資產價值來說,1萬多個點位被3000萬收購,這筆收購對收購方來說很劃算,每日優鮮也能有錢給供應商,保證業務運行,員工有工作不至于失業。但便利購等類似業務仍存在貨損等風險,運營便利購不是簡單的事情。對于每日優鮮便利購業務來說,或許最有價值的不是點位,而是每日優鮮的AI零售網絡。
2、【京東集團、京東物流披露最新業績】
8月23日,京東集團(HK09618,股價284.4港元,市值7758.76億港元)發布了2022年二季度及中期業績。二季度京東凈收入為2676億元,同比增長5.4%,連續兩季高于行業平均增速;2022年上半年,京東凈收入為5073億元,同比增長11.0%。凈利潤方面,二季度,京東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44億元,同比增長450%;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Non-GAAP)的凈利潤為65億元,凈利潤率為2.4%,繼續保持低利潤率運營。
同日,京東物流(HK02618,股價16.80港元,市值1108.36億港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顯示,2022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營收達586億元,同比增長20.9%;上半年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7%提升為6.2%,二季度經調整后的Non-IFRS凈盈利達2.1億元。外部客戶收入方面,二季度,京東物流外部客戶收入同比增長27.7%,占總收入的比重近六成;來自快遞、快運等其他客戶收入同比增長41.6%。
未來商業短評:無論是與整體電商零售大盤的增速相較,還是各業務側比拼,京東Q2的正增長都顯得來之不易,京東也正展現出穿越經濟周期的韌性。與時局一起轉變風向的,還有各家戰略傾斜的角度與深度:積極拓展海外、ToB等增量市場成共識;在已有存量市場,對用戶體驗的縱深探索則成為關鍵。物流業務方面,京東物流開始通過快遞快運服務切入,從頭部向中腰部客戶進行滲透,包括與抖音平臺等的合作,規模性也正逐漸顯現。
3、【寶尊電商申請自愿轉換為雙重主要上市】
8月25日晚,寶尊電商(NASDAQ:BZUN,股價8.53美元,總市值5.77億美元;HK9991,股價21.50港元,總市值43.61億港元)發布2022財年中報。寶尊電商表示,公司在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6月30日期間實現營業收入41.06億元,同比下降5.1%,歸屬母公司凈虧損2.00億元,去年同期凈利8102.10萬元。除了業績披露之外,在8月23日,寶尊電商發布有關申請自愿轉換為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告稱,公司已就主要轉換向聯交所提出申請并于2022年8月23日,就主要轉換申請收到聯交所的確認。
未來商業短評:除了阿里,寶尊電商也走上了雙重主要上市的路程。就寶尊目前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出,近年來,寶尊電商有意降低產品銷售營收,試圖進一步脫離經銷商的角色。此外,其正持續推進全渠道建設,降低自身對淘系平臺的依賴,就目前來看,收效并不顯著。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電商的上游公司,寶尊電商的業績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影響。
4、【國美發布盈利預警公告】
8月26日,國美零售(0493.HK,股價0.246港元,市值87.87億港元)發布公告稱,公司預期截至2022上半年銷售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歸屬予母公司擁有者應占虧損預期將在人民幣25億元至人民幣30億元之間而去年同期虧損為人民幣19.74億元。
未來商業短評:國美上周發布公開信,表示集團,剝離掉虧損、經營不善的業務,同時對國美線下低效自營門店進行關撤。這兩次減法長期來看都是為了投入更多精力放在優質盈利的業務上。做完減法之后,國美能迎來市場信心回歸嗎?
5、【東方甄選獨立APP上線】
近日,東方甄選在各大應用平臺上線了獨立APP。該APP頁面底部設有“甄選”“分類”“購物車”和“我的訂單”這四大入口。在“分類”中,除了東方甄選的自營商品以外,共有11個類目的近千款商品,大多有關零食、生鮮、農副產品和圖書,具體商品和價格和抖音商城中的基本一致,少部分商品參與“限時折扣”。目前看來,東方甄選APP的功能還僅限購物,并未開通直播等功能。
未來商業短評:早在今年6月底,俞敏洪在直播時就提及,未來東方甄選將建立一個立體化的銷售平臺并以較快速度自建產品體系。據招商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東方甄選目前共有18款自營產品,目前自營GMV占比約17%,較6月時5%的占比有了明顯提升。此次東方甄選推出獨立APP,似乎是想脫離抖音“單干”。此舉從業務層面上來說,可以打造私域流量,降低獲客成本,讓東方甄選在經營上不會受制于抖音電商平臺的規則,更加自主,也有利于獨立融資做大平臺。但建立獨立APP容易,做大APP卻難,需要投入極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從短期來看,抖音依然會是東方甄選的主戰場。
1、【同程旅行Q2營收13.19億元】
8月22日,同程旅行(HK00780,16.80港元,總市值373.27億港元)公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報告。二季度,同程旅行實現營收13.19億元,同比下滑38.3%,經調EBITDA為2.92億元,經調凈利潤則為1.12億元。2022年二季度,同程旅行平均月活用戶為1.98億,平均月付費用戶達到2610萬。
未來商業短評:疫情影響之下,各路OTA平臺壓力陡增。多年來,同程旅行一直與微信維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這為同程旅行帶來了穩定的流量來源,即便如此,今年上半年,同程旅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可以看到,在行業壓力倍增的大背景之下,同程旅行正試圖通過短途游、本地消費等業務“回血”,多年耕耘的下沉市場也成為當前業績的支撐之一。
2、【寧波盒馬連續6個月盈利】
8月25日晚,三江購物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公告。報告中提到,由三江購物控股的浙江浙海華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本期凈利潤697.12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664.84萬元,本期增長1361.95萬元。主要系銷售增長,毛利增加及費用控制所致。該公司是盒馬寧波區域的經營方,目前運營6家盒馬鮮生門店。
未來商業短評:盒馬的具體盈利情況一直受到外界關注,寧波盒馬實現了連續6個月的盈利,盒馬在全國的盈利情況卻依然是一個未知數。今年以來,盒馬宣稱正逐步“回歸零售本質”,線上線下雙渠道同步發展,新的戰略方向能否提振盒馬的業績表現,不但影響著盒馬的發展空間,也攸關著外界對于生鮮賽道的信心。
3、【美團Q2營收增長超16%,即時零售成為新動能】
8月26日晚,美團(HK03690,股價181.9港元,市值1.13萬億港元)發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業績。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團實現營收509億元,同比增長16.4%,期內凈虧損11.2億元,同比收窄66.7%。具體來看,核心業務本地商業分部的收入為36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2%。新業務分部收入同比增長40.7%至142億元,主要受商品零售業務的增長推動。值得關注的是,疫情加速了消費者對即時零售需求的爆發。財報顯示,二季度,美團即時配送訂單數增長至41億筆。在相關業務的帶動下,美團平臺用戶人均交易頻次同比增長16.2%至38.1筆。同時,美團平臺年活躍商戶數本季度增長至920萬,創下歷史新高。
未來商業短評:從美團Q2財報來看,在疫情下,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即時零售消費需求大增,即時零售已然成為了美團內部新的極具增長性的戰略級方向。在即時零售業務上,能實現快速同城配送的運力優勢是美團的一大制勝法寶。然而其他巨頭也想來火熱的即時零售賽道分一杯羹:京東在Q2財報中屢次提及小時購、京東到家等即時零售業務,抖音也在近日牽手餓了么,強勢進軍本地生活和外賣業務。即時零售似乎成了互聯網大廠們的新戰場,美團能否保持優勢,又有哪匹黑馬即將跑出,現在仍是未知數。
1、【德邦上半年凈利同比增5倍 高管團隊變動】
8月24日晚間,德邦股份(SH603056,股價13.22元,市值135.76億元)披露了高管團隊變更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崔維星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湯先保因工作職責調整辭去財務負責人職務,繼續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在德邦工作超過20年的黃華波將擔任公司總經理一職,擁有京東背景的丁永晟將擔任德邦財務負責人一職。同時,德邦也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財務業績。數據顯示,上半年,德邦營收為148.01億元,同比減少0.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420.63萬元,同比增長501.63%。
未來商業短評:除財務負責人變動外,其余變動高管均為在德邦工作超過十年的資深員工,這一定程度也印證了此前被收購時,“德邦將保持人員及經營獨立性”的表態。從業績上看,德邦快運業務有所下滑,逐漸進入“京東時間”后,可以讓德邦未來在資源投入上可以更加圍繞大件和快運業務的需要。對德邦而言,的確不失為一針“強心劑”。
2、【圓通速遞上半年快遞業務量80.85億件】
8月25日晚,圓通速遞(SH600233,股價20.30元,總市值697.54億元)(以下簡稱“圓通”)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度報告。財報顯示,2022年H1圓通實現快遞業務完成量80.85億件,同比增長9.09%,占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的15.78%,同比提升0.77個百分點。
上半年,圓通實現營業收入250.66億元,同比增長28.58%,歸母凈利潤17.74億元,同比增長174.72%,經營性現金流凈額33.52億元,同比提升291.07%。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2.39億元,同比增長25.67%;歸母凈利潤9.03億元,同比增長228.28%。
未來商業短評:截至目前,多家主流快遞公司已經公布了上半年的業績。從具體業務量來看,圓通與中通尚有一定差距。在當前的競爭階段,各家快遞公司選擇了各有側重的發展方向。就圓通而言,除了落實舉措持續提高客戶體驗之外,正重點發展航空和國際快遞業務。圓通能否依靠自有航空實現彎道超車?值得持續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