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2 15:13:22
每經編輯|段煉 易啟江
干旱,成為今年夏天整個歐洲的一個高頻詞。今年入夏歐洲持續的干旱少雨天氣導致萊茵河水位下降,已經嚴重影響航運,也加劇了歐洲的能源危機。
受到干旱影響的河流,也不止萊茵河。在英國泰晤士河的源頭,河水也無跡可尋了。
英國泰晤士河上游已干涸斷流
據央視新聞,阿什頓凱恩斯是英格蘭西南部威爾特郡的一個村鎮,距離泰晤士河的源頭不遠。每年都有游客來到這里,沿著泰晤士河的河岸徒步旅行。
然而今年,這里的泰晤士河河道卻干涸了,只留下幾個泥濘的水洼。
據《衛報》報道,由于持續干旱,泰晤士河源頭已經從原本的起始點,轉移到了下游大概8公里的地方,而且只有一條很小的徑流。英國部分地區今年7月出現了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旱情。
據央視財經,英國《衛報》近日報道,受今年入夏以來持續高溫干旱的影響,英國第二大河——泰晤士河源頭附近的河床目前已完全干涸。有河流專家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這里是位于英國西南部賽倫塞斯特鎮的一個小村莊,知名的泰晤士河就發源于此。已經退休的62歲老人邁克爾·桑德斯和他的妻子目前正在這里度假。9日一大早,他們計劃從泰晤士河源頭開始,沿著河流一路步行,欣賞沿途風景。然而,當他們來到出發地點時,他們驚訝地發現這里已經完全干涸,甚至能看到開裂的河床。
游客 桑德斯:我們早上出發,到現在還沒看到河水。你看這里完全干涸了。
有專家警告稱,在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下,干旱和缺水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嚴重,這將對當地水生生物造成毀滅性打擊。英國氣象部門日前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發布“極端高溫”預警,多地高溫天氣預計將從11日一直持續到14日,局地最高氣溫可能會超過36℃。
萊茵河水位下降
部分河段水深不足1米
據央視新聞,流經瑞士、德國、法國和荷蘭等國的萊茵河是歐洲的一條重要航運通道,每年有數千萬噸貨物通過萊茵河在各國之間運輸。
德國官員10日表示,萊茵河的水位在未來幾天可能達到一個較低的臨界值,使沿河運輸包括煤炭和原油在內的貨物越來越困難。
目前萊茵河的水位處于2007年以來的最低值,在部分河段水深已經不足一米,這使得大部分貨船都不能滿載航行,沿河大量工廠企業因此無法及時足額獲得原材料,生產經營已大受影響。尤其是用于發電的煤炭運力減少,使本已遭遇能源危機的德國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
正常年份下,德國30%的原油、煤炭運輸都依賴內河航運,而內河航運中80%的運輸量都在萊茵河上。
俄烏沖突爆發后,由于天然氣輸入量大幅減少,德國已恢復了多家燃煤電廠,今年通過萊茵河的煤炭運量原本預計可達4000萬噸,但據德國運輸與物流協會估計,萊茵河上的煤炭運量今年只能完成計劃的65%,這將使得德國今冬的能源供應更加緊張。
歐洲遭遇500年來最嚴重干旱
據央視新聞,在歐洲大陸,情況也一樣嚴峻。在經歷了一個異常干燥的冬季后,西班牙今年夏天又遭遇了多輪熱浪,引發干旱。西班牙全國水庫8月的蓄水量僅為庫容的40%,比過去十年同一時期的平均蓄水量低了20個百分點。
西班牙在20世紀興建了大量的水壩,在全國形成了大型水壩系統,為農場和城鎮供水。而由于極度干旱,當初修建水壩時被淹沒的建筑,如今卻裸露在外。
在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地區,旱情尤其嚴重。那里的水庫大部分蓄水量僅有25%,當地居民用水已經受限。
當地居民 巴薩加:要是還不下雨,除非能找到其他的水源,否則未來會非常非常困難。
意大利也是受干旱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政府已經宣布最大的河流——波河沿岸地區進入緊急狀態,而波河沿岸地區占意大利農業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法國,干旱導致很多村莊的飲用水短缺。農民們還警告說,今年冬天市場上的牛奶供應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歐洲干旱觀測網站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從7月21日到7月30日的10天內,歐洲約47%的地區處于干旱“警告”狀態,這是歐洲三級干旱等級中的第二級。更令人擔心的是,同一時間段內歐洲17%的地區已經進入了最嚴重的干旱“警戒”狀態,這意味著少量的降雨無法緩解土壤的干涸狀況,植物和農作物的生長也都受到了影響。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托雷蒂表示,歐洲今年的干旱可能會是500年來最為嚴重的干旱。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托雷蒂:基于我的經驗判斷,今年的干旱可能會比2018年的更加嚴重。2018年的干旱有多嚴重呢,就是回顧過去至少500年的時間也沒有那么嚴重的干旱,而今年的情況比2018年更加糟糕。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9日公布的報告顯示,8月份歐洲各國的干旱情況還會進一步加劇。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托雷蒂: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緩解措施,無論在歐洲南北,像干旱和熱浪這類極端天氣的強度和頻率都會急劇地增加。
受罕見高溫天氣影響,包括德國、法國和西班牙等在內的歐洲多國陸續遭遇嚴重旱情。伴隨災情持續加重,各國以水資源為基礎的能源利用也先后遭遇困境,使歐洲能源危機更加雪上加霜。
缺水缺電,歐洲能源危機加劇
根據法國氣象局說法,法國正在經歷1958年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干旱,上月法國全國平均降水量甚至不足10毫米。
在高溫干燥氣象條件下,法國部分核電廠附近的河水溫度大幅提升,導致核電廠利用河水冷卻的能力受限。為此,法國電力公司上周被迫宣布削減部分核電廠的發電量。
根據法國規定,當河水溫度達到一定閾值時,電力公司必須減少或停止核電產出,以確保用于冷卻核電站的用水在重新投入河道時不會破壞環境。
目前,核電是法國電力供應的重要來源,但目前全國56座核反應堆中,有一半因維修減產,受此次高溫干旱影響,法國能源供應緊張可能進一步加劇。
和法國的遭遇類似,德國也出現因干旱間接導致能源緊張的困境。上月,為應對天然氣供應短缺,德國通過一項允許煤電重返電力市場的法令,德國對煤炭的需求隨后大幅上升。眼下,德國大量煤炭需要通過萊茵河運輸,但隨著酷夏氣溫飆升,萊茵河河水蒸發量加大、水位不斷下降,多地水位降至數十年來最低水平,航道隨時面臨斷航的風險。
受萊茵河水位下降,航行受阻影響,很多航行船只被迫減少載重。另外,一些企業則被迫選擇鐵路、貨車等陸上運輸方式,但有分析指出,這些最終會導致運輸成本增加,間接導致能源價格進一步上升。
另外,在西班牙,由于今夏遭遇多輪熱浪,西班牙全國水庫8月的蓄水量僅為庫容的40.4%,比過去十年同一時期的平均蓄水量低20個百分點。據了解,水力發電是歐盟的第四大電力來源,僅次于天然氣、核能及風力。作為歐洲人均水壩數量最多的國家,干旱導致的蓄水量下降已經影響到西班牙各地水力發電。
法國森林大火已動員上萬消防人員
馬克龍感謝友邦跨國救火
據央視新聞,法國西南部吉倫特地區近日發生森林火災,截至8月11日晚,已造成近7400公頃森林被毀,上萬人被迫疏散。
法國總統馬克龍11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全國已動員1萬多名消防人員全力應對這場森林火災。他同時對德國、希臘、波蘭、羅馬尼亞和奧地利等國及時提供滅火救災援助表示感謝。據悉,歐盟及部分成員國當天宣布,向法國派遣消防人員并提供飛機、車輛等消防設備。
法國總理博爾內和內政部長達爾馬寧11日前往吉倫特地區森林火災現場視察。
據報道,法國西南部19個省份11日發布橙色高溫預警,政府呼吁居民保持高度警惕嚴防森林火災。
今年7月以來,法國遭遇近年來罕見高溫干旱天氣,局部氣溫高達41攝氏度,南部多地發生森林火災。歐洲森林火災信息系統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法國累計已有5萬多公頃森林被大火燒毀,這一數字是近十年來平均水平的3倍多。
編輯|段煉 易啟江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央視財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