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0 21:05:0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日北京銀保監局下發了《支持和規范管理型保險中介業務發展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組織和推動北京地區一批有能力、有條件、有意愿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發揮專業優勢、體現管理價值,規范有序開展管理型保險中介業務。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實習編輯 馬子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日北京銀保監局下發了《支持和規范管理型保險中介業務發展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組織和推動北京地區一批有能力、有條件、有意愿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發揮專業優勢、體現管理價值,規范有序開展管理型保險中介業務。
根據北京銀保監局的安排,北京地區爭取用三年時間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高價值、高質量的管理型保險中介業務新模式。加快推動保險中介從傳統的“資源型、通道型、粗放型”增長模式向“專業型、科技型、管理型”轉型升級。
根據《工作方案》,經營區域為全國的北京地區保險專業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或保險公估公司,符合條件并有能力成為管理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可以按要求向中介協會申報,通過中介協會組織的行業評議并公開披露結果后,視為管理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
管理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和其他中介機構相比有何不同?《工作方案》指出,管理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在自身經營業務范圍內,經保險公司委托后,可以輔助承擔一項或多項保險公司經營管理職能,包括產品研發、銷售管理、核保風控、查勘定損、理賠服務、風險減量管理等方面,視為管理型保險中介業務。
據悉,管理型總代理是一種特殊的保險中介機構。近年來,該模式在國內保險中介市場日漸興起,但業界對其運營和管理方式仍有一些爭論,特別是銷售、管理責任的劃分等方面。2021年11月,《河南銀保監局辦公室關于規范人身險公司與保險中介機構合作方式的通知》叫停人身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以“管理型總代理(MGA)”方式進行合作,認為該合作方式涉嫌虛掛保險中介業務,無法實現保險公司對合作中介渠道的有效管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深圳銀保監局也提出“不斷探索管理型總代理(MGA)模式的有效管理”。隨著北京銀保監局《工作方案》的下發,預示著管理型保險中介業務有望通過監管的規范引導,在北京保險市場率先展開試點。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共有保險專業中介機構2610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兩萬余家,保險公司及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共計執業登記從業人員960多萬人。中介渠道去年取得保費4.2萬億元,同比增長5.46%,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7.95%。由此可見,保險中介機構的數量多、業務占比高、從業人員多。
今年6月,銀保監會中介部下發《關于印發保險中介機構“多散亂”問題整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有序出清無法正常經營的一些保險中介機構。具體來看,一要清理、清退“無人員、無場所、無業務”的保險中介機構;二要清退不符合現行監管要求的保險中介機構;三要清理對分支機構管控失序、存在“加盟”“掛靠”等行為的法人保險中介機構,并清退相關分支機構。同時,嚴肅整治虛掛中介業務、虛列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打擊通道過單業務。
近年來,是保險中介機構“清虛”已有成效。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至今,各地銀保監局已陸續注銷2800多家保險中介機構的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
清退“三無”機構的同時,行業也在重點培養優質機構。此前,深圳銀保監局向轄內機構下發《關于推動構建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的實施意見》也明確表示,爭取用三年時間逐步構建“市場結構合理、經營主體穩健、市場秩序規范、發展基礎扎實、風險防控嚴密”的“一體五維”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86389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