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3 01:17:02
每經記者|張海妮 湯輝 每經編輯|文多
如果說企業如同一個個紅細胞,那它們所在的城市就是人體。紅細胞充足活躍,人也精力充沛。上市公司作為眾多紅細胞中,更大、更強、更有活力的群體,多數處于領跑的位置。透過人體中的紅細胞數量與質量,我們也就能從顯微鏡下看到一整座城市的經濟活力。
一季度時,新增上市公司數量上的前三名是滬京廣。但縱觀整個上半年,京滬雖依然穩居三甲,卻有蘇州強勢發力,與上海并列榜眼。
讓人不大能想到的是,嘉興市有7家公司上市,以“黑馬”之姿成功闖入八強。
蘇州新增14家上市公司
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均有85家公司登陸A股市場。回顧一季度,上海、北京、廣州分別有9家、7家、5家公司成功登陸A股,居于第一方陣。二季度,北京、蘇州、深圳發力,分別新增10家、10家、8家上市公司。
縱觀整個上半年,北京、上海、蘇州領跑第一方陣,深圳、廣州、成都、嘉興則居于第二梯隊。
二季度,萬億GDP城市俱樂部中,長沙、青島分別收獲2家、1家上市公司,實現了2022年新增上市公司零的突破,而鄭州還處于“蓄力”階段,在24個俱樂部成員中暫時掉隊。
“蓄力”中的河南,對推動企業上市工作其實相當重視。
2022年7月6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推進企業上市五年倍增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自2022年起5年內,力爭全省每年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20家,其中鄭州5年新增33家。方案還提出了相關配套激勵政策,按照IPO申報節點,由省財政給予50萬元、150萬元不等的補助。
從新增上市公司的市值看,北京不僅新增公司數量多,新增合計市值及新增公司市值均值也高——北京二季度新增10家公司,新增市值合計高達9686.95億元(新增市值為6月30日收盤數據,下同),單家公司新增市值都接近1000億元,將其他城市遠遠拋于身后。
北京總部經濟高度發達
今年第二季度,北京新增上市公司市值近萬億元,遙遙領先其他城市。具體 來 看 ,與 一 季 度 中 國 移 動(SH600941,股價58.20元,市值1.24萬億元)上市類似,二季度中國海油(SH600938,股價15.10元,市值7193億元)上市,也貢獻了超過7000億元市值,成為絕對主力。中國移動、中國海油接力上市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總部經濟”的特征。
截至7月29日,北京共有441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20.91萬億元。記者分析市值前30的上市公司發現,它們幾乎部是業務覆蓋全國甚至全球,總部位于北京的大型企業。從行業上看,這30家公司主要集中在銀行、石化、電力、通信等行業,關乎國民經濟的命脈。
北京總部經濟發達,與北京的區位、金融資源、交通等優勢密不可分,來自政府層面的重視同樣顯而易見。2021年2月,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促進總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規定》,提出從研發創新、知識產權等角度對總部企業提供支持。
北京A股上市公司市值前30名中,工程機械龍頭三一重工(SH600031,股價17.04元,市值1447億元)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三一重工起步于湖南小城漣源,后轉戰長沙,2012年宣布將總部遷往北京。在當時的公告中,三一重工表示,將總部遷往北京的原因之一是加速推動公司國際化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三一重工的兄弟公司三一重能(SH688349,股價51.30元,市值604億元),也在二季度成功上市,兩家公司的注冊地和辦公地都位于北京昌平。三一重能近年來在風電整機市場份額迅速提升,此次IPO募集56億元,將投向新建大兆瓦風機整機生產線項目等。
當然,有企業將總部搬入北京,也有企業選擇離開。國內水電龍頭企業長江三峽集團2021年遷往武漢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