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31 18:05:53
◎第七屆(2022)風險管理與金融統計論壇在廣州南沙區舉行。與會嘉賓談到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
◎另外,對于數字金融,有嘉賓在會上談道,普通老百姓、中小微企業不一定懂數字金融。“不懂就不用;不用就沒有場景;沒有場景,數字金融就落不了地。”數字金融更多體現在普及和效率上,廣州市南沙區要加強數字金融的普及和宣傳教育。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文多
7月30日~31日,第七屆(2022)風險管理與金融統計論壇在廣州南沙區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時代 新格局 數字金融創新發展與風險治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徐秀彬出席論壇并介紹,這幾年,廣州的數字金融發展非常快。《廣州市金融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將廣州打造成全國數字金融標桿城市、綠色金融高地。
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要將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南沙方案》提到要有序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7月30日上午出席論壇時表示,粵港澳的金融市場如何融合才剛破題,“這個事情原則上大家都同意,但起步還是比較少的。”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實踐教授肖耿認為,粵港澳需要花功夫在建立雙循環的銜接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鵬麗 攝
當前,數字經濟、數字金融的發展成為我國城市經濟起飛的持續動力。
7月30日下午,徐秀彬在圓桌論壇環節提到,廣州市在頂層設計上就非常明確地提出把“數字金融”和“綠色金融”作為“十四五”期間廣州金融業發展的兩個重要抓手。目前,廣州已開展一系列國家級數字金融試點。此外,廣州還正啟動廣東數字金融創新產業園的建設,“它是廣州打造的與北京金融街、上海陸家嘴差不多一個序列的金融總部的聚集區”。
今年6月中旬,國務院印發的《南沙方案》要求粵港澳大灣區要有序地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平認為,在新的全球化形勢下,《南沙方案》承擔了重要使命,是中國又一次對外高水平開放的起點。
與會嘉賓紛紛談到大灣區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問題。李揚表示,大灣區的融合十分必要,但金融體系的融合還在起步的初始階段。
廣州金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聶林坤則從客戶(C)、產業(B)、監管三個層面“支招”數字金融如何服務及賦能南沙。在粵港澳的征信互認互通上,他提出了探索路徑。他表示,可在南沙建一個試點征信公司,把香港、澳門兩地的征信主體引進來當股東。隨后,這個共同試點的征信公司所出的征信報告被大灣區范圍內的金融系統認可,從而實現征信互認互通。
肖耿也在發表講話中指出,在外循環和內循環兩個不同體系里,有一些矛盾阻礙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而企業建立“雙總部”機制是破解融合障礙的可行方法。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鵬麗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數字金融的發展離不開百姓的參與。
在7月30日下午的圓桌論壇環節,聶林坤也直言要加強數字金融的普及和教育。他認為,對于普通老百姓、中小微企業來說,他們不一定懂數字金融。“不懂就不用;不用就沒有場景;沒有場景,數字金融就落不了地,只能停留在學界和理論界,停留在官方,停留在報紙、電視臺。”他強調,數字金融更多體現在普及和效率上,南沙要加強數字金融的普及和宣傳教育。
前不久,廣州剛入選全國第三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數字人民幣本質上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7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運營總監李紅崗出席論壇時也談到了加強數字人民幣知識普及的話題。
據他透露,截至5月,數字人民幣試點累計交易額830億元,商戶數量達到456.7萬個。他表示,目前公眾對數字人民幣的基礎知識、關鍵特性了解較少,甚至存在誤解。用戶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意愿也未被完全激發,其存在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不對稱或者認知不足實施詐騙的風險。加強數字人民幣知識普及必要且緊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