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08 21:38:15
◎7月7日,通領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彭建平,因其配偶施慶秋于2022年6月29日、30日分別賣出通領科技股票100股、2000股,該行為發生于最后一筆買入通領科技股票之日起六個月內,構成短線交易。根據通領科技此前的說法,短線交易的發生是由于施慶秋個人對相關規定和新三板股票操作系統不熟悉所致。
每經記者|李少婷 每經實習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魏官紅
7月7日晚間,新三板掛牌公司通領科技(NQ834081,股價12.50元/股,市值5.85億元)發布公告稱,公司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彭建平,因其配偶施慶秋關于通領科技的幾筆交易構成短線交易違規,全國股轉公司掛牌公司管理二部對彭建平進行監管工作提示。
根據通領科技此前的說法,施慶秋買賣公司股票不存在利用內幕信息進行交易謀求利益的目的,也不存在利用短線交易謀求利益的目的。短線交易的發生是由于施慶秋個人對相關規定和新三板股票操作系統不熟悉所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施慶秋大筆購入通領科技股票的日期為4月25日,與原第一大股東江德生的一筆大量減持的日期重合;施慶秋賣出的時間也有些“微妙”,正是通領科技宣布沖擊創業板,股價連續兩日漲幅超10%的時候。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7月7日,通領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彭建平,因其配偶施慶秋于2022年6月29日、30日分別賣出通領科技股票100股、2000股,該行為發生于最后一筆買入通領科技股票之日起六個月內,構成短線交易。鑒于相關違規事實和情節,全國股轉公司掛牌公司管理二部對彭建平進行監管工作提示。
這筆違規交易如何而來?通領科技在前一份公告中解釋稱,經與施慶秋確認,其本次買入與賣出公司股票不存在利用內幕信息進行交易謀求利益的目的,也不存在利用短線交易謀求利益的目的。本次短線交易的發生是其個人對相關規定和新三板股票操作系統不熟悉所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交易詳情發現,施慶秋上述交易的買賣時間與通領科技的兩件“大事”重合。
先是買入時間。根據通領科技此前披露的詳細信息,施慶秋分別于4月25日、6月9日買入公司25萬股、100股股票,交易價格分別為8元/股及8.49元/股。
而4月以來,通領科技原第一大股東江德生共三次減持公司股份,4月25日是其三次減持的最后一筆,減持數量為234萬股。交易完成后,通領科技第一大股東由江德生變更為項春潮。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施慶秋賣出股份的時間也頗為“微妙”。6月27日,通領科技發布公告稱已于6月21日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輔導備案登記材料,進入上市輔導階段。
消息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6月28日),通領科技漲幅達16.76%,6月29日漲幅超過了12%。6月29日及6月30日,施慶秋接連賣出了手上持有的通領科技部分股份,交易價格分別為10.71元/股及11.64元/股。
根據相關規定,施慶秋的短線交易涉及的所得收益共計7551元已全數上交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通領科技成立于2007年,2015年掛牌新三板。主要產品與服務項目為生產和銷售汽車門板飾條、儀表板飾條、中控制臺、組合儀表蓋板總成等。
通領科技的銷售模式有兩種,一是作為一級供應商直接為整車廠配套汽車內飾件;二是作為二級供應商通過一級供應商間接提供汽車內飾件給整車廠。
2021年,通領科技實現營業收入9.64億元,同比增長35.78%;歸母凈利潤為5832.13萬元,同比減少11.44%,增收未增利,通領科技并未在2021年年報中對此闡述詳細原因。不過,根據年報信息,去年通領科技的毛利率有所下降,由上年同期的30.65%降至21.23%。
根據公司披露,6月20日,通領科技與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并披露了風險提示,稱存在無法通過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的風險,以及因公開發行失敗而無法上市的風險。
7月7日至7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撥打通領科技董秘電話(即官網公開的聯系方式),始終未有人接聽;截至發稿,采訪郵件也未有回復。7月8日下午,記者致電通領科技武漢分公司,接線工作人員稱總公司仍在正常運營,除一些車間等生產部門外,接線人員也沒有更多的聯系方式。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07145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