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熱評丨用好數字化技術 助力工業企業低碳轉型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1 22:37:37

每經特約評論員 房彤玥 賈明

2021年10月24日我國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工作目標,并提出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工作原則。

為實現“雙碳”目標,我國應聚焦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平衡、資源利用效率等問題,盡快將“節能減排”從口號層面落實到具體行動層面,力求從源頭解決碳排放問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工業是碳排放的重要領域,約占70%,推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中之重。工業領域作為“減污降碳”的主戰場,實施綠色改革、推進低碳工藝革新是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面臨的重要挑戰。

數字經濟助力低碳轉型

“十四五”規劃提出,“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鼓勵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為工業領域低碳工藝革新提供新的實現路徑。數字經濟是推動實體經濟低碳發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發展必然意味著數字技術的深入參與。4月27日,華為發布的《綠色發展2030》報告指出,數字化和低碳化是驅動綠色發展的雙引擎,二者協同共進是經濟社會高質量成長的內在需求。依托數字基礎設施能效的不斷提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持續發展,數字技術將以更強大的動能推進千行百業的轉型——在堅持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礎上,提高產業經濟的效率和質量,加速推進人類社會的綠色進程。

數字經濟即人類對大數據進行識別、選擇、過濾、存儲和使用,其核心要素就是數據,其對于低碳轉型的助推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通過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數字基礎設施實現各種資源要素在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間的融通和共享,進一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第二,數字經濟能有效改進生產工藝流程、提高設備運轉效率、提升生產過程管理的精準性,從而通過智能協同管理實現企業生產效率和節能減排“雙提升”,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方面運用數字化技術

那么,如何有效運用數字化技術實現低碳轉型?

第一,數字化與低碳運營。企業自身的綠色運營,要涵蓋企業生產、內部管理到日常辦公等方方面面,企業依托于數字技術,可以更好地實現低碳運營。在綠色辦公方面,企業可以通過推行無紙化辦公,推進財務、IT、HR、行政等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減少線下溝通成本和辦公用品消耗;在綠色建筑方面,企業可以建設智能能耗監控系統,通過在線的能源數據監測幫助企業了解日常用能情況,通過碳排放分析,發現并及時淘汰老舊設備,更換高能源利用率的照明、供暖、供冷、供熱水系統,從而減少碳排放;在企業生產方面,企業可以通過集成物聯、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AI等新型ICT技術,實現企業生產中碳排放數據的全面采集、全生命周期監控,并借助智能算法,借助數據引導企業改善生產計劃、提升設備運行效率、優化生產方案,幫助企業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時,提高工業產值。

第二,數字化與低碳產品開發。在綠色運營基礎上,企業可以進一步加強對數據的分析和價值挖掘,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開展產品綠色設計,擴大高質量綠色產品有效供給。企業可以通過數字技術精細管理工業企業工藝、制造、采購、營銷、物流供應鏈及服務等各個環節,對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獲得可信的單位產品(或服務)的碳排放信息。在全球各國紛紛推出碳中和目標之時,碳足跡相關國際標準及碳標識對產品制造、金融投資、國際貿易等的影響越來越大,企業聚焦產品側碳數據,提供碳溯源、碳足跡、碳標簽等應用,可以幫助企業有效應對綠色貿易壁壘。同時產品碳足跡核算可向消費者傳達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信息,以引導消費者選擇氣候友好的產品,促進綠色低碳消費,也提升產品的自身價值,體現企業綠色發展的社會形象。

第三,數字化與低碳供應鏈。麥肯錫報告顯示,在工業制造等減碳重點行業,90%的碳排放來自上游供應鏈,包括采購的生產相關物料如原材料、零部件,以及部分服務采購如物流運輸、人員商旅等。而基于數字化技術,進行全生命周期的低碳供應鏈管理,通過碳盤查數據收集把握各流程中(供應鏈上下游各環節)的碳排放影響因素,可以使企業系統地認識到產品、服務全生命周期各個過程的碳足跡貢獻,有的放矢地提出降低碳足跡的建議,協同供應鏈采取行動來降低整個供應鏈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同時,企業還可進一步通過內外部合作,推動綠色產業鏈與綠色供應鏈協同發展,通過構建數據支撐、網絡共享、智能協作的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及供應鏈綠色化水平。例如供應鏈企業之間可以通過協同量化碳排放基準、設置減排目標、制定減排方案與路線圖、監測與評估減排效果等,來實現供應鏈碳中和的目標。

(作者單位系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西北工業大學新時代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碳中和 數字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字幕无线视频 |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第二页 | 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 | 色五月激情五月亚洲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