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26 21:51:42
◎各地要積極優化作業流程,進一步壓縮國際班輪等泊時間,不得層層加碼,出臺影響國際集裝箱班輪靠港作業效率的措施。
◎《意見》提出,促進企業用好線上渠道擴大貿易成交。
每經記者|張懷水 北京報道 每經編輯|陳星
5月26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幫扶外貿企業應對困難挑戰,實現進出口保穩提質任務目標,助力穩經濟穩產業鏈供應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明確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外貿外資平穩發展”,并將“進出口保穩提質”作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盡管受疫情短期沖擊,我國外貿實現“保穩提質”預期目標還是有底氣的。首先,作為我國外貿重要出口基地,長三角和珠三角疫情防控已取得成效;其次,中國是全球最大制造業中心,供應鏈體系健全,產業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具有顯著優勢。
集裝箱船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裝卸貨物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攝
《意見》提出,各地方建立重點外貿企業服務保障制度,主動服務,及時掌握和解決外貿企業的困難問題。涉疫地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級行政區域)所在省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確定重點外貿企業名錄和相關物流企業、人員名錄,對生產、物流、用工予以保障,盡快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外貿企業復工達產,保障外貿供應鏈穩定。
在促進外貿貨物運輸保通保暢方面,《意見》指出,將外貿貨物納入重要物資范圍,全力保障貨運物流運輸暢通,有運輸需求的外貿企業,可按有關規定申領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有力有序疏通海空港等集疏運,提高作業和通關效率。各地要積極優化作業流程,進一步壓縮國際班輪等泊時間,不得層層加碼,出臺影響國際集裝箱班輪靠港作業效率的措施。
《意見》要求,加強航空口岸機場海關及作業人員保障,用好航空貨運運力,保障重要零部件、裝備和產品運輸。加強與國際貨運班列沿線國家溝通協調,同步提高鐵路口岸通關及作業效率。進一步提升深港陸路運輸效率和通行能力。
5月26日當天,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海運方面,將持續推動擴大國際班輪公司直客對接的業務規模,盡可能滿足中小微外貿企業用艙需要,指導各地幫助企業及時提離集裝箱,提升貨物中轉效率。鐵路方面,加強與國際貨運班列沿線國家溝通協調,同步提高鐵路口岸通關及作業效率。航空方面,用好航空貨運運力,保障重要零部件、裝備和產品運輸。
張建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外貿流通領域的不暢或堵點,主要和疫情散發有關。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一旦恢復全面復工復產,流通運輸不暢的問題就會得到很大緩解。
《意見》提出,促進企業用好線上渠道擴大貿易成交。加快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等展會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加強與跨境電商平臺等聯動互促,積極應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大數據等技術,優化云上展廳、虛擬展臺等展覽新模式,智能對接供采,便利企業成交。
《意見》要求,各地方、重點行業協會優化創新線上辦展模式,聚焦重點國別、優勢產業、特色區域打造國別展、專業展、特色展,幫助企業用好線上渠道獲取更多訂單。各地方積極利用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相關資金,支持中小微企業以“境內線上對口談、境外線下商品展”等方式參加境外展會。商協會、貿促機構、駐外機構、海外中資企業協會積極幫助組展企業和參展企業對接海外買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疫情暴發以來,圍繞“云端”辦展、線上簽約,我國已有豐富的實踐。
數據顯示,今年4月在線上舉辦的第131屆廣交會,境內外參展企業約2.55萬家,按16大類商品設置50個展區。企業上傳展品超290萬件。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第131屆廣交會線上平臺運行平穩順暢,共有228個國家和地區的53.6萬境外采購商注冊觀展,較第129屆增長48%,較第130屆增長41.8%,采購商注冊觀展人數創歷史新高。
《意見》還明確提出,盡快出臺便利跨境電商出口退換貨的政策,適時開展試點。針對跨境電商行業特點,加強政策指導,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相關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張建平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跨境電商在對外貿易中的占比日益增大,而且還在高速發展。未來,數字貿易會發揮引領作用,電商平臺企業數量會越來越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