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19 21:23:51
◎湖北咸寧發布的配套措施提出,在市內具有輔助生殖資質醫療機構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費用,按照每戶累計不超過1萬元的標準予以報銷。
◎在鼓勵生育方面,除了考慮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的政策以外,浙江省還將目光放在了提高嬰幼兒就醫診療服務上,相關征求意見稿提出將進一步提升嬰幼兒醫療保障待遇。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李宣璋 北京報道 每經編輯|陳旭
自《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 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正式公布以來,全國多地開始陸續推出支持生育政策的配套措施,通過醫保、補貼等多方面途徑,助力人口生育。其中,部分地區推出的措施中,對輔助生殖的鼓勵和支持也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
5月16日,湖北省咸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通知,正式印發《咸寧市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十二條配套措施》,該配套措施提出,“在市內具有輔助生殖資質醫療機構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費用,按照每戶累計不超過1萬元的標準予以報銷”。
5月5日,浙江省發布《浙江省醫療保障局關于支持“浙有善育”促進優生優育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也提出“適時將輔助生殖納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
自三孩政策實施以來,全國多地針對生育出臺鼓勵政策,而輔助生殖成為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此前,北京市一度籌劃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不過因為國家醫保局正在對相關政策進行統籌研究,上述工作因此暫緩執行,北京市有關部門表示將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全國多地出臺的鼓勵人口生育的政策中,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的說法被頻頻提及。
例如,湖南省提出逐步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四川省在今年兩會期間也提到將常見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對此,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王雪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輔助生殖在解決不孕不育問題方面能夠起到較為明顯的作用,通過這一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口出生數量。因此,各個地方在制定促進人口生育的政策時,加大對輔助生殖的扶持也就容易理解了。
“本次湖北咸寧、浙江都提到考慮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這當然是應對我國目前生育率低這一現實的積極舉措,對需要做輔助生殖的患者來說,這會給予他們更大的信心。”
王雪梅告訴記者,相較于北方地區來說,南方省份在鼓勵生育的角度上往往走得更靠前。以她工作所在地廣東來說,5月1日起實施的《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生育登記管理辦法》,取消再生育審批、簡化生育登記流程等措施,表明當地政府在生育政策方面正在盡最大可能來便民利民,希望能進一步提高人口生育率。
助產士幫助剛生產完的產婦進行母乳喂養 新華社記者 陳露緣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鼓勵生育方面,除了考慮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的政策以外,浙江省還將目光放在了提高嬰幼兒就醫診療服務上,相關征求意見稿提出將進一步提升嬰幼兒醫療保障待遇。
具體的措施包括兩條:一是提高0-6歲嬰幼兒醫保報銷比例,較普通城鄉居民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二是擴大特殊病種保障范圍,將癲癇、兒童孤獨癥納入門診特殊病種管理,報銷比例按住院政策執行。
對此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張香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從她的接診經歷來看,受困于費用而無法及時給幼兒救治的家庭應該得到更多的幫助。
“我遇到過一個家長,他們家3個孩子中兩個都有兩個癲癇,孩子的母親還患有乳腺癌,小兒癲癇病的治療是比較花錢的,要吃很多藥。復診的時候,為了減輕他們的負擔,我讓他們把需要買的藥拍照,再把藥盒照片通過微信發給我,我給他們開好藥后再寄給他們,以此為這個家庭省下來回的路費和住宿費。”
張香敏表示,如果能夠提高嬰幼兒醫保報銷比例以及擴大特殊病種保障范圍,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患兒家庭負擔,讓他們就醫更有保障。這對于那些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卻有著較強生育意愿的家庭來說,會增強他們的生育意愿,進一步提高人口生育率。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