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19 10:30:46
◎“固收+”產品,在權益好的時候,還看不出太明顯的差別,但是權益不好的時候,有些產品不僅變成了權益-。
◎大幅回撤之后,基金經理才反應過來“固收+”產品,對于投資者來說重要的是什么:控制回撤很有必要,絕對收益的目標很重要。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固收+”產品,在權益好的時候,還看不出太明顯的差別,但是權益不好的時候,有些產品不僅變成了權益-,而且其回撤幅度之大,已讓投資者看不到“退可守”的屬性。
比如以下幾只基金,有的業績比較基準為銀行存款利率,但是回撤卻超過了25%,而有的基金經理,在大跌之后,才反思道:“控制回撤很有必要,追求絕對收益的目標非常重要。”
對于這些“固收+”的產品,投資者在選擇時,顯然應該擦亮眼睛,它們可能離投資者所追求的進可攻退可守的目標,距離有點遠。
嘉合磐石:定期利率比較基準,跌超25%
先來看嘉合磐石這只基金,該基金成立于2015年7月3日,截至4月15日,該基金A類份額今年以來的業績回報為-26.23%,近1年的業績回報為-26.19%,近2年的業績回報為-26.9%,均排在同類倒數后幾名的位置。
雖然從更詳細的投資范圍可以看到,該基金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可以在0%-40%之間,從近期披露的2021年報來看,截至2021年底,該基金的股票倉位達38.05%。
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看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一年期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稅后)+3%”。也就是說,一只以存款利率作為比較基準的基金,今年以來3個多月時間,就已經虧損超過25%。
不僅如此,從前十大重倉股還可以發現,截至2021年底,該基金持倉中云集了天齊鋰業、億緯鋰能、贛鋒鋰業、華友鈷業等新能源個股,而隨著新能源板塊的持續調整,這樣一只以存款利率為基準的基金,自然是連存款利率的收益都無法得到保證。
此外,記者注意到,雖然不少投資者在2021年就已選擇贖回該基金,但截至2021年底,該基金依然還有5338戶持有人,戶均持有份額882.41份,對于這些持有人而言,如果進入2022年,還未贖回的話,那么這一輪調整,受傷也是非常明顯。
有業內人士表示:“按照這只基金的股票倉位和表現,這只基金嚴格意義上都不能算是固收+基金了,可以說是接近平衡混合型基金的風險水平了。從持有人結構來看,它有可能是因為持有人太過分散,基金公司如果想通過召開持有人大會來變更比較基準比較困難。”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這種以存款利率作為基準,而把權益倉位配置到接近最高水平,而且還主要高位重倉熱門賽道的運作方式,顯然是很難說服投資者的操作。
富安達增強收益債券:機構頻繁進出
再來看富安達增強收益債券,這只基金成立于2012年7月25日,是一只成立時間近10年的老產品。截至4月15日,該基金A類份額今年以來的收益為-22.22%,近一年的收益為-9.72%,均在同類產品中排名靠后。
從業績比較基準來看,為“中債總指數收益率×90%+滬深300指數收益率×10%”,而從投資范圍來看,股票、權證等權益類品種投資比例不超過基金資產的20%。如果按照比較基準,權益倉位的占比一般也就在10%,而按照投資范圍,股票倉位最多可到20%。
從截至去年底的基金持倉情況可以發現,股票倉位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17.06%。盡管整體股票倉位不足兩成,但今年依然依舊出現了超20%的虧損。
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今年以來大多出現了明顯回調,比如寧波華翔,科瑞技術、海利得等。而如果看其債券持倉,前四大重倉債券均為可轉債,而這4只可轉債,不管是旗濱轉債、彤程轉債,還是亞太轉債、長汽轉債,今年以來的調整也都非常明顯。
另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該基金的持有人戶數為5009戶,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不僅是讓其他投資者很“受傷”,同時也讓自己公司的員工很“受傷”,數據顯示,基金管理人所有從業人員持有基金的數量約為8.7萬份,占基金總份額的比例為0.23%。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還是機構非常鐘愛的基金,2021年報顯示,2021年共有8家機構持有份額的比例超過20%,但這些機構停留的時間都不長,大多幾個月之后就贖回,比如“機構4”,6月3日顯示占比超過20%,但是當月就已經贖回了。還有“機構5”,在6月底時持有約1.4億份,但是到7月份,就不再占比20%了。
對于機構的頻繁進出,有基金業內人士分析道:“這種一般是陪跑的,比如擔心成立后單家機構持有占比超50%,就會找幾個陪跑的進進出出,追求一個平衡。不過要匹配好也是很麻煩,要算好日期,兼顧那筆資金的需要,而且如果是這種陪跑,也都是有對價,不是義務幫忙。”
有意思的是,從全年的申購贖回數據來看,該基金2021年全年,A類份額的總申購數量約為52億元,總贖回數量約為52.2億份,相當于申購了多少,就贖回了多少。
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券:下跌之后,基金經理反思控制回撤很有必要,絕對收益的目標很重要
民生加銀信用雙利債券成立于2012年4月25日,也是一只成立了近10年的產品,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今年以來A類份額的回報為-21.07%,近一年的回報為-22.24%。
從業績比較基準來看,該基金的比較基準為“中債企業債總全價指數收益率×60%+中債國債總全價指數收益率×40%”。
從投資范圍來看,該基金投資于信用債券的資產占所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資產比例不低于80%。同時也可以投資于二級市場股票和權證,但權益類金融工具的投資比例合計不超過基金資產的20%。
截至2021年底,該基金的股票倉位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10.31%,可轉債倉位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為83.17%。
可以看出,該基金將倉位主要集中在可轉債上面,而今年以來的損傷顯然主要來自轉債的調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對轉債的持倉集中度還是比較高,前五大債券持倉中,每只轉債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均接近或超過8%,單單這5只轉債的累計占比就超過40%。
集中的持倉,當調整出現時,波動和風險顯然會進一步放大?;鸾浝碓?021年報中對此也進行了反思,他表示:“由于我們前期堅持了較為集中的持倉風格,因此在市場調整過程中,也相應出現了較大的回撤,但這種回撤的控制對于固收+賬戶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也在思考對于這種回撤的應對,更多應該以降低集中度,或是絕對倉位的調整去加以應對。”
除了對集中持倉的反思,基金經理還坦言:“在轉債投資過程中,我們本身所秉持的擇券理念和原則受到了一定挑戰,尤其是對于正股資質的接受度方面。三季度開始,轉債市場不斷有資金涌入,導致整體估值持續上升,且熱點輪動較快,較為散亂,市場短炒情緒較為濃厚。而我們之前的集中持倉,長期持有的思路受到了較大挑戰,尤其是部分品種短期回調幅度較大時,對賬戶凈值造成了較大影響。”
有意思的是,轉債倉位以及集中度如此之高,回撤如此之大,基金經理才反應過來“固收+”產品,對于投資者來說重要的是什么。他表示:“我們需要加強對于止盈的重視,尤其對于固收+賬戶來說,絕對收益目標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時點進行止盈有利于穩定絕對收益,也可以降低賬戶的波動性,而并非以完全的相對業績思路去運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4季度末,該基金的最大持有人,“機構1”選擇全部贖回,機構的清倉,不僅使得該基金的份額規模直接降到了不足1200萬份,而且同時也讓自己躲過了今年1季度的大幅回撤。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62187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