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規模增長乏力,迷你基數量增多!逾20只基金內部員工持有比達100%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11 20:28:27

◎連日來,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公告旗下產品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截至4月11日,本月已有15只產品提示清盤風險。

◎當下市場中的迷你基金數量眾多,有的雖然成立未滿三年,還未達規模及持有人考核條件,但多數仍面臨規模增長乏力的困擾。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葉峰    

新品難發,存量迷你基增多,公募基金2022年首季管理壓力持續增加。盡管已有機構著重對存量產品進行優化,暫緩新品發行,但就現實情況而言不容樂觀。據統計,有21只產品現為基金公司員工獨家“站崗”,總規模也屢現“迷你化”。

迷你基金清盤加速

連日來,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公告旗下產品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截至4月11日,本月已有15只產品提示清盤風險。另據公開信息統計,截至4月10日,年內共有53只基金產品發布清算報告,較2021年同期的43只同比增長超兩成。

有分析指出,基金清盤或受產品凈值長期表現不佳、市場環境不好等因素影響,同時,基金清盤也可能與基金管理者的資產管理能力有關。在近期市場經歷了一輪調整過程后,也加速了整個行業優勝劣汰的效率,使中小型機構更容易陷入大額贖回、集中贖回,甚至凈值大幅降低等情形。

不僅如此,受A股下跌影響,今年行業新發產品勢頭大減,基金公司在對新舊產品的管理壓力持續加大,有公募界人士坦言,當務之急是要對存量產品結構進行優化,暫緩新發。

“公司手頭有幾個批文,權益債券都有,四月份以來沒發新產品只是公司的銷售策略,市場不好做持營很正常。”有來自上海的公募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在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所謂持營就是加強對老產品的業績提振,不希望繼續新發同質化新品。

不過,有關于存量產品的成色,業內多有“看行情吃飯”的討論,畢竟在主動選股方面,最近半年缺乏穩定且有效投資賽道。該人士坦言,每家公司都有不低于5000萬的迷你基金,特別是權益產品,“清盤或是公司對于迷你基金的戰略處理方式而已。”

“自由基”多變“自有基”

但需指出的是,當下市場中的迷你基金數量眾多,有的雖然成立未滿三年,還未達規模及持有人考核條件,但多數仍面臨規模增長乏力的困擾。其中,已有出現基金公司內部員工獨家“站崗”的情形,“自由基”多變“自有基”。

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年報披露結束,全市場存續的產品數量已突破15000只(統計所有份額),其中有8443只有基金公司內部員工持有痕跡。值得注意的是,有82只基金的持有人機構中,基金公司內部員工持有比例在50%及以上,另有21只全部由自家公司人員持有,持有比例達100%。

統計顯示,其中多數為2020年以來成立的基金,多現有費率優惠的C類份額,但需指出的是,多數產品規模已跌至10萬元左右,幾近空殼產品。如中信建投穩裕定開C,到去年底規模已至1.01萬元;平安元豐中短債C、中銀新動力C等十余只規模低于1萬元。

說明:部分管理人員工持有比例達100%基金 來源:Wind

盡管對于清算標準的規模統計是按照基金所有份額進行統計,但記者發現,僅21只基金公司內部員工獨家購買的基金當中,其總規模在一億元以下的不在少數,有的已低于5000萬,如平安鼎弘總規模在去年年報時統計為0.08億元,旗下C類份額全部由基金公司員工持有;此外,東吳安享量化、東吳阿爾法也出現類似情況。

不過,所謂“自有基”的種類大多還是固收類產品,此前也多現基金公司獨家購買的情況,但權益產品無人問津實屬少見。Wind統計顯示,回溯2020年和2019年有關基金公司員工持有自家公司權益產品份額情況,未見一例占比達100%出現。

該現象或與去年多家公司開啟自購模式有關,但需指出的是,就搶救迷你基金的效果而言,收效甚微。記者注意到,即便在5000萬規模以上產品中的自家人持有比例多見提升,但基金規模卻較此前也有所下降。

有分析指出,機構加持體現對長期投資信念的堅守,而弱市行情下的基民風險偏好卻持續降低,分析指出,倘疊加業績連續萎靡,自購行為或也難緩相關產品迷你化的進程。

規模擾動基金公司利潤、投研支出

好在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持續倒逼基金公司進行存量優化,如前述公募界人士所言,對迷你基金的處置對管理人產品線優化、持續營銷效果等均有促進。不僅如此,規模亦是擾動公司利潤、投研支出的核心因素。

天相投顧分析師張萌表示,通常來說,市場頭部公募基金的基金利潤往往更加龐大,這是因為頭部公募基金的規模更大,在業績一定的情況下自然可以產生更多利潤。張萌認為,頭部公募基金龐大的規模也可以支撐更好的投研團隊和投資研究支出,這往往也對業績起到正向作用。在同等水平的基金規模下,業績表現更好的基金將創造更多的基金利潤。

不過,就當前市場環境來看,股債兩端都面臨許多不確定性,投資難度提升的同時,也持續考驗基金公司主動管理能力。

4月11日,滬深兩市集體下挫,逾4000家上市公司下跌。長城基金分析認為,當前對于A股走勢影響最為直接和首要的因素在宏觀層面,同時一部分宏觀因素傳導至實體經濟,對于部分行業與公司的基本面造成了一時壓制,又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的悲觀預期。

同時,今日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自2010年以來首次出現倒掛。長城基金固定收益部投資經理李訓練表示,主要源于中美貨幣政策取向的差異--美聯儲為了抑制持續走高的通脹,緊縮的路徑不斷上修,而國內穩增長的壓力增大,貨幣政策進行持續的寬松。

策略上,長城基金表示,在宏觀因素沒有出現明顯好轉的情況下,市場大概率會以震蕩整理為主,但同時也不應忽視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與部分上市公司基本面表現突出帶來的機會。繼續把握均衡主線,密切關注政策動態。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6918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内综合91在线 |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一级大片婷婷 | 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高潮A级按摩中文片 | 鲁丝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