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31 23:44:02
◎近日,中基協公布了最新一批完成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單,當中有不少私募的背景頗具看點。具體來看,“杉杉系”二代進軍私募,東風汽車旗下也有新私募完成備案;另外,“公奔私”的熱潮依然延續,又有公募老將轉戰私募;還有機構高管曾是媒體從業者。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私募基金設立和備案的熱潮還在持續。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公布了最新一批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單。本次一共有30家私募基金備案成功,而這一批私募的背景也頗有看點。
在這其中,杉杉股份和東風汽車旗下分別有一只私募基金完成備案,其中杉杉股份旗下私募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正是“杉杉系”二代、鄭永剛之子鄭駒。其次,“公奔私”的大潮也在延續中,其中有兩家私募背后的高管都是非常資深的公募人士。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些知名投資機構旗下也有新私募完成備案。
在最新完成備案的這一批私募中,有兩家實業集團旗下的機構引起了每經記者的關注。
3月25日,一家名為“寧波東方景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東方景星)的私募完成備案。這家機構成立于1月13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機構類型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
中基協信息顯示,寧波東方景星由上海士竑科技有限公司100%出資完成,后者是杉杉控股的控股企業,法定代表人為鄭駒,也就是杉杉股份董事長鄭永剛之子。公開資料顯示,鄭駒出生于1991年,自2018年出任杉杉集團控股股東杉杉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之后,他近年來在杉杉系內部正逐步走向臺前。
寧波東方景星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也是鄭駒,實控人則是鄭永剛。根據備案信息,寧波東方景星的關聯機構一共有三家,這三家機構都是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實控人也都為鄭永剛,并且最早的一家成立于2011年,可以看出在股權投資市場的長遠布局。
另一家名為“深圳智網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智網基金)的私募基金,成立于去年12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類型也是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
中基協備案信息顯示,這家機構背后的實控人為東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資管),而后者正是東風汽車集團100%出資設立的,因此這家私募也是“東風系”的一員。同時,深圳智網基金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盧鋒也是東風資管的法定代表人。
今年以來,“造車新勢力”紛紛入局VC,做起了投資,在產業鏈上下游積極布局。而作為車企巨頭,東風汽車集團旗下還有一家備案私募,名為信之風(武漢)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由東風資管出資99%設立。深圳智網基金的設立與成功備案,將為東風資管、東風汽車集團的股權投資再添新翼。
今日晚間,年初剛結束14年公募生涯、加入私募睿郡資產的董承非首次發聲,引發行業和投資者的廣泛關注。近日,明星基金經理周應波因個人原因離任,也正式結束了在中歐基金的職業生涯。他的“下一站”一度引發行業關注,有消息稱他可能也會“奔私”、設立一家私募基金。
種種跡象都在說明,“公奔私”的熱潮還在延續中。而在中基協最新備案的這批私募中,也有兩家的高管就是曾經的公募老兵。
首先是成立于去年4月的逐光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逐光基金)。這家機構是一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注冊資本1000萬元。
其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王堅是一名有著多年證券從業經歷的投資老兵,2003年就進入長城證券擔任研究員,轉戰公募的第一站是進入諾安基金擔任基金經理,也在興證全球基金管理的專戶投資部擔任過投資經理。另外,他還在險資機構也有過多年從業經歷,經驗非常豐富。2021年,他出資設立了逐光基金,開啟“公轉私”的新征程。
另一家成立于2021年10月的湖南澤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澤宏基金),其副總經理聶璐也是一位在公募“征戰”多年的老將,2007年就進入中郵基金擔任研究員,后來也是一路從研究員做到投資經理、研究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等。2021年5月,她離開了中郵基金,加入“公轉私”大軍,并從年底開始擔任湖南澤宏基金的副總經理、基金經理。
在新備案的這一批私募中,我們也看到了知名機構毅達資本旗下的新機構,南京毅達匯中創業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毅達匯中創投)。
備案信息顯示,毅達匯中創投的注冊資本為1億元,由西藏愛達匯承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出資設立,而后者則是毅達資本100%出資。該機構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委派代表)為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實控人則是包括多位創始合伙人在內的6位毅達資本高管。
還有一家機構也引起了每經記者的關注,那就是托特(三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托特基金)。這家私募成立于去年9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是一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機構的法定代表人、實控人叢榕曾經是一名媒體人,在中國證券報擔任上市公司新聞部主任、證券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務,有著多年媒體工作經歷。離開媒體之后,他開始轉戰資管行業,并在去年參與發起設立了私募托特基金,完成了一次轉型。
免責聲明: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30088831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