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科技部:生命科學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科技高風險活動清單年內將發布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4 18:37:34

◎科技部已選定了一些高風險的科技倫理領域,將來還會制定清單,這個清單還會不斷完善,目前重點關注的主要是生命科學領域、醫藥健康領域、人工智能領域等。

每經記者|李明明    每經編輯|陳旭    

323日,科技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辦、國辦近期印發的《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科技倫理是指科技創新活動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人與人關系的思想與行為準則,它規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體應恪守的價值觀念、社會責任和行為規范。我國科技倫理治理工作起步比較晚,體制機制還不健全,還沒有辦法適應我國科技創新快速發展的現實需要。

科技部副部長相里斌在發布會上介紹,《意見》首次對我國科技倫理治理工作作出系統部署,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有助于推動科技界和全社會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進一步提升對科技倫理治理重要性的認識,有效防范科技倫理風險,對推動科技向善,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將發揮重要作用。

“《意見》起草過程中,我們著重把握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立價值理念,彰顯我國對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立場和態度。二是突出問題導向,著力解決我國科技倫理治理體制機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領域發展不均衡等問題。三是強化系統部署,提出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重大舉措。”相里斌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9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成立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意見》也是繼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成立之后,我國科技倫理治理的又一標志性事件。

《意見》一共分為六個部分,圍繞加強科技倫理治理部署了四個方面的重點任務。相里斌表示,目前科技部選定了一些高風險的科技倫理領域,將來還會制定清單,這個清單會不斷完善,目前重點關注的主要是生命科學領域、醫藥健康領域、人工智能領域等。

近些年來,基因編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輔助生殖技術等前沿科技迅猛發展,在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斷挑戰人類的倫理底線和價值觀念。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部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司長戴國慶強調,科技部已經對清單研究作出了部署,醫學、生命科學和人工智能方面是重點領域,科技部委托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的三個分委員會正在研究起草相關領域科技高風險活動清單,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年內將發布。

此外,各類主體在加強科技倫理治理方面的職責上,戴國慶特別指出,在管理主體上,從事科技活動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企業等創新主體承擔了科技倫理治理的主體責任,對這些單位的要求是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加強科技倫理的日常管理,健全全流程的倫理管理機制以及相關的審查和監督評價機制。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州最新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最新久久天堂网 | 亚洲aⅴ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好吊妞在线观看新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