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17 14:15:05
每經編輯 段煉
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相關內容進行修訂,形成并于近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
3月17日,上海市和吉林省都舉行了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張文宏醫生和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楊俊玲都對新冠肺炎第九版診療方案進行了解讀。
張文宏:平均住院天數或降至10天
出院后居家監測7天
在3月17日上海市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國家試行第九版《診療方案》剛剛公布,出院標準和隨后隔離管理要求也都有調整,請問怎么理解這些調整?隨后上海具體防疫措施會不會隨之進行改變?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對此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根據《診療方案》,接受治療的民眾隔離時間縮短,對整個社會不增加防控的風險。定點醫院可以留出更多醫療資源救治重癥病人。
張文宏指出,《診療方案》的分層管理方式會對提升醫療資源優化。他直言,這次《診療方案》的更新是在抗疫整個過程當中非常具有戰略性的一次調整。醫療界對這些調整非常期待。上海市衛健委已經召集上海專家組進行討論。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在張文宏看來,對未來抗疫,應有三個武器:
要有疫苗充分的接種;
要有有效抗病毒藥物和其他藥物,包括中醫藥等支撐;
要有非常充分的醫療冗余度。
他告訴記者,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已向中國各地進行了一次解讀。解讀之后,他邀請了感染傳染病領域數十位專家在線進行一次閉門大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這次《診療方案》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科學、最好的。
張文宏認為,一開始,專家們從對新冠病毒一無所知,最早診療方案憑醫學方面的經驗制定,隨著科學證據越來越多,新的《診療方案》是完全基于科學制定最合理的方案。對于普通民眾而言,以前出院后要到隔離點隔離兩個禮拜,現在改成出院居家監測7天再做核酸。
病毒低到多低才沒有傳染性?張文宏指出,這次標準調低也是非常重大的調整。患者康復出院可以提早了。現在上海平均住院天數是15天,調整后可能降低到10天。
楊俊玲:今后對于無癥狀和輕型患者
集中于方艙隔離觀察可能成為主流
3月17日,吉林省政府召開第38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工作最新進展。
據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楊俊玲介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修訂版)與第八版相隔將近一年時間,因為今年疫情特點與去年相比有諸多方面不同,因此國家衛健委根據本輪疫情的特點,對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及時地進行了相應的修改。總體來說本次方案與第八版最大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首先,本次方案強調了奧密克戎毒株已經取代了德爾塔病毒,成為主要的流行株,奧密克戎毒株與德爾塔毒株相比較,它的傳染力更強、速度更快,但是它致命能力卻有所減弱。就目前吉林省發生的病例當中可以看出,有接近95%的病例都是無癥狀和輕型。
其次,第九版診療方案取消了無癥狀感染者的診斷,在治療方面,對于輕型病例和無癥狀感染人群只需要集中隔離管理觀察,不需要到定點醫院治療。在隔離管理期間要做好對癥治療和病情的監測,如果病情有加重的跡象,才需要轉至定點醫院治療。同時也強調出院患者不再集中隔離14天,只需要居家監測7天即可,隨著新版方案的實施以及自測病毒抗原試劑盒陸續應用,今后對于無癥狀和輕型患者集中于方艙隔離觀察可能成為主流。
最后,新版也將兩種新興的特效抗病毒藥物寫入了方案當中,同時在新方案當中,再次重申了中醫中藥在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在吉林省此次疫情感染的患者當中,95%都是無癥狀和輕型,除了與感染的奧密克戎毒株有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絕大部分患者都已經接種了新冠疫苗,這也是降低重癥和死亡發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新版方案強調,對于符合接種條件的居民,均應該接種新冠疫苗,符合加強免疫條件的群眾應該及時進行加強免疫接種。
依據第九版新型冠狀病毒診治方案結合吉林省實際情況,對于輕型病例主要采取集中隔離管理或者定點醫院集中隔離,對于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主要在定點醫院集中治療,同時也密切關注向重癥轉化的輕型和普通病例,防止和降低其向重癥轉化。
在藥物治療方面主要采取的是中西醫結合方法,包括清熱解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功能,同時還做到個體化治療方案,一人一方案,對于有基礎疾病的患者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對于重癥和危重癥患者給予積極的搶救治療,患者經過治療后也可以轉為普通或者是輕型。就目前來說,絕大部分輕型和普通型的患者經過醫務人員精心護理和治療,病情都有所緩解。由于重癥和危重癥患者當中主要是有合并基礎疾病,所以在治療新冠的同時,主要是積極針對合并癥進行救治,到目前為止極少有輕型和普通型向重癥、危重癥轉化的患者。
奧密克戎可以與流感相提并論嗎?
專家:這種理解不正確
據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盧洪洲、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也對新版新冠診療方案進行了解讀。
輕型病例不住院,實行集中隔離管理,體現科學施策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診療方案對病例實施分類收治。也就是輕型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相關集中隔離場所不能同時隔離入境人員、密切接觸者等人群。隔離管理期間應做好對癥治療和病情監測,如病情加重,應轉至定點醫院治療。為何要做出這樣的調整呢?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解讀,這是科學施策。
盧洪洲介紹:“輕癥者作為一個傳染源,如果不去隔離,它就會傳給家人和社會。所以要集中一個地方,類似于方艙醫院,等到度過急性期,比如7天到10天以后,病毒失去傳染性才行。為什么一定要到負壓病房和醫院里去浪費醫療資源呢,沒有傳染性就可以回歸社會,就可以回家,這是科學的。”
對于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應在定點醫院集中治療,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應當盡早收入ICU治療,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癥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療。
出院后14天隔離為何改為7天居家健康監測
此外,方案也調整解除隔離管理、出院標準等。比如,將“出院后繼續進行14天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修改為“解除隔離管理或出院后繼續進行7天居家健康監測”。解除隔離管理及出院標準的Ct值也作出相應調整,由過去的40降為國際標準的35。處于恢復期的感染者在核酸Ct值≥35時,樣本中未能分離出病毒,密切接觸者未發現被感染的情況。
盧洪洲分析:“Ct值,簡單說就是病毒擴增的次數,Ct值如果超過了30,病毒盡管能夠把它擴增出來,但卻不是一個活病毒,我們做了細胞實驗,它不能感染細胞,那就證明它是個死病毒。我們也做了病毒的全基因序列測序,只是一個病毒的片段,證明是個死病毒。所以這樣就更加科學,不需要浪費社會資源,也沒必要讓患者多增加隔離時間,造成患者身心方面的傷害。”
早期抗病毒治療是預防患者重癥和死亡的有力武器
新版診療方案還提出,對中醫治療內容進行了修訂完善。結合各地臨床救治經驗,加強中醫非藥物療法應用,增加了針灸治療內容;結合兒童患者特點,增加兒童中醫治療相關內容。同時,進一步規范抗病毒治療。將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兩種特異性抗新冠病毒藥物寫入診療方案。盧洪洲表示,早期抗病毒治療是非常有效地預防患者重癥和死亡的有力武器。
盧洪洲說:“這種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它的機制是不讓病毒復制。在病毒大量復制的疾病早期使用,不讓病毒復制,就沒有后續對人體的損傷。病人即使是老年人,有基礎疾病、腎臟腫瘤、免疫功能低下,即使是這種容易發展為重癥或死亡的病人,給他早期口服抗病毒治療藥物以后,病毒在患者體內不復制,就不會導致多器官功能傷害,就不會出現重癥及死亡。”
奧秘克戎可以與流感相提并論嗎?
也有公眾認為,既然有了抗新冠病毒藥物,輕癥也是集中隔離,是不是意味著奧秘克戎可以與流感相提并論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認為,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
王貴強認為:“退一步講,就算奧秘克戎和流感的病死率相當,大規模爆發(的話),醫療機構也是不堪重負的,也會導致病人大量重癥化和死亡。同時由于醫療資源的崩潰和擠兌,使得那些本該就診治療的疾病患者無法得到有效救治,可能導致更多的醫療問題和社會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