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16 00:03:59
◎在當前疫情反復和雙減政策影響背景下,晨光文具稱:“我們之所以有信心維持傳統核心業務10%~15%的中期增長目標,主要是國內消費升級的趨勢依然成立,以及公司在產品、渠道和團隊具備很強的競爭優勢。”
每經記者|夏冰 每經編輯|梁梟
為更好體現公司業務及戰略布局,晨光文具(603899,SH)準備“改名”了。
3月14日晚間,晨光文具公告稱,公司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變更公司證券簡稱的議案》,同意將證券簡稱由“晨光文具”變更為“晨光股份”。
對于更名理由,晨光文具表示,更名后能更全面、準確地體現公司的業務情況,更好體現公司業務及戰略布局,進一步強化企業形象與品牌價值。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晨光文具最新披露了2021年度業績快報。數據顯示,去年公司營業收入約176.07億元,同比增加34.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5.18億元,同比增加20.91%。凈利潤實現雙位數增長,財務數據依舊亮眼,但在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卻跌跌不休。截至3月15日,晨光文具報收于47.3元/股,較2021年2月的百元高點已經跌超50%。
2015年上市以來,晨光文具業績一路走高,股價也持續上漲。2021年2月,股價最高時曾突破百元,市值突破千億大關,被稱為“文具茅”。
根據晨光文具財報,公司收入分為傳統核心業務和新業務。傳統核心業務,即晨光及所屬品牌書寫工具、學生文具、辦公文具及其他產品等的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以及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平臺晨光科技。新業務即零售大店業務九木雜物社、晨光生活館和辦公直銷業務晨光科力普。
據晨光文具公告,2015年上市之初,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自傳統核心業務,該部分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比重超過90%。對于更名原因,晨光文具在公告中更詳盡地表示,近年來,公司新業務快速發展,新業務(辦公直銷業務和零售大店業務)收入占總營業收入比重逐年增大,2020年度新業務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比重超過40%。
這似乎也表明,隨著新業務占比日漸加大,晨光文具不希望自己在外界的固有印象中只是一家“賣文具用品”的公司。
對此,物產中大歐泰有限公司產研部經理周文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般的名稱變更,反映企業的目標客戶、目標市場、企業戰略和定位的變化。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則認為,晨光文具改名,第一是淡化“文具”對投資者形成的既定印象;第二是可能會開拓新的跨界業務,因此以更中性的“股份”二字代替。
3月8日晚間,晨光文具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兩位數增長。
對此,太平洋證券發布研報認為,晨光文具傳統業務穩健增長,看好公司新業務持續放量。中信證券研報則稱:“傳統業務(不含晨光科技)預計2021年收入增速約15%,至暗時刻已過,邁入改善通道。”
對于去年年度業績,晨光文具也在3月15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進一步解釋,傳統核心業務方面,從產品方面看,采用集成產品開發的品類增長表現明顯好過平均水平。新品開發過去3年減量提質成效明顯,在新品SKU數量減少接近一半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增長水平,新品單款貢獻提升顯著。
事實上,去年晨光文具一度還面臨傳統業務收入增長和利潤率低于預期,以及部分地區疫情反復和雙減政策影響的壓力。2021年第三季度,晨光文具營收為44.65億元,同比增長18.24%,不過扣非后凈利潤為3.79億元,同比下降6.53%。另外,晨光文具2021年第三季度單季傳統業務增長也幾乎停滯。
研報顯示,剔除晨光科技后,晨光文具2021年前三季度傳統業務實現收入60.5億元,增長23%;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實現收入22億元,增長1%。西南證券認為,增速有所放緩主要是受同期高基數,及雙減政策等影響。
彼時,市場觀點多指向業績受壓或因受雙減政策影響。
對此,晨光文具也在3月15日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進一步解釋:“公司去年三季度以來的同比變動是同期基數、雙減、疫情三方面因素疊加的結果,很難單獨的定量判斷。雙減影響多少,疫情影響多少。”
在當前疫情反復和雙減政策影響背景下,晨光文具稱:“我們之所以有信心維持傳統核心業務10%~15%的中期增長目標,主要是國內消費升級的趨勢依然成立,以及公司在產品、渠道和團隊具備很強的競爭優勢。”
晨光文具認為,國內文具行業需求數量增速放緩并不是新出現的問題,雙減影響需求數量,并不一定代表行業規模縮小。發達國家即便在多年的素質教育和無紙化的持續影響下,文具行業的規模也大體保持了增長。
對于新業務2021年的發展情況,晨光文具也進一步透露,預計公司新業務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新業務2021年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比重預計進一步提升。
在回答“在疫情持續反復情況下,公司新業務九木雜物社客流恢復情況和2022年開店情況”問題時,晨光文具稱,去年上半年形勢較好,下半年疫情反復有些挑戰,經過調整,九木的表現明顯好過商場商圈客流的變化。2022年開店計劃維持100家以上。
“九木和科力普的培育,需要更多的時間,包括收購國外品牌的協同,都是長效的考慮。晨光眼前主要做的是強化對終端的快速反應能力,提升供應鏈效率,幫助終端提升業績,覆蓋合作終端,開發中高端品類,提升盈利能力,為長遠的轉型增效打下基礎。”周文科對記者分析稱。
周文科認為,在中長期無紙化辦公趨勢下,文具行業面臨短期和長期的壓力,難以回避。雙減會影響投資情緒,但是對晨光文具整體業績影響有限,這可從晨光文具2021年度的經營規模和利潤同比分別有34%和20.9%的增長可見。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自身的變化,晨光文具稱,從渠道方面看,公司正進一步從批發商向品牌零售服務商轉變,賦能終端店主提升終端商品管理能力。
對此,周文科認為,轉型B端短期影響毛利率,長周期來講利用低毛利構建了渠道的護城河,不一定是壞事。一旦新業態和新渠道推進成功,將更加強化晨光品牌效應,文具行業頭部企業的集中化會越來越明顯。
封面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