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11 15:26:55
◎合作方紛紛入股,柏承科技近年業績究竟如何?2018年~2020年,柏承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6.76億元、4.98億元、5.78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611.48萬元、2550.99萬元和5909.64萬元。
◎柏承科技制定了拓展新客戶的計劃,且已逐步實現新客戶拓展計劃。柏承科技表示,力爭與行業內市場容量增長動能潛力較大的廠商開展業務,為公司產品線打造多元化、全方位的客戶結構。
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編輯 梁梟
印制電路板生產企業柏承科技(昆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承科技)打算沖刺創業板上市。
柏承科技曾在新三板掛牌,直至2018年6月終止掛牌。三年后即2021年6月底,公司的創業板上市申請被受理,近期公司回復了深交所首輪問詢并更新了資料。
從柏承科技招股書和問詢回復資料來看,柏承科技與實際控股股東柏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承臺灣)之間存在同業競爭;且公司實際控制人曾經為非公司合并范圍內企業進行擔保,而被擔保企業正是柏承臺灣參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經營上,柏承科技曾于2012年至2016年期間持續虧損。直至進入小米供應鏈體系的次年即2017年開始盈利。2019年和2020年,柏承科技對小米的銷售占營收比例均超過一半,公司也坦承對小米通訊存在重大依賴。如此情況下,柏承科技能否順利上市?
柏承科技主要從事高密度互連電路板(HDI板)、軟硬結合板(RF板)和硬質印制電路板(R-PCB板)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李齊良,李齊良及一致行動人通過控制柏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承臺灣)控制公司90.85%的股權,柏承臺灣是公司的實際控股股東。
柏承科技股權結構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截圖
柏承臺灣是一家中國臺灣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5月31日,李齊良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柏承臺灣36.31%的股權。柏承科技招股書中提示稱,公司存在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控股柏承臺灣比例較低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柏承科技與柏承臺灣存在同業競爭。柏承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的主營業務均為PCB業務,與柏承臺灣主營業務中PCB業務存在從事相同、相似業務的情況。但是,柏承臺灣不存在對公司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同業競爭。
柏承科技分析了以下四方面原因:針對PCB行業的產品,柏承臺灣的同類收入或毛利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或毛利最近一期及報告期的平均比例均小于30%;針對PCB行業的產品,公司與柏承臺灣僅R-PCB板產品存在重合,且報告期(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下同)及未來R-PCB板產品在雙方銷售額中的占比均呈現下降趨勢;公司和柏承臺灣存在少量的重疊客戶,該情形對公司不存在重大不利影響;公司與柏承臺灣研發體系相互獨立,雙方的研發情況不會對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柏承科技招股書(申報稿)截圖
柏承科技與柏承臺灣還存在擔保和商標方面的交集。根據柏承科技招股書,李齊良存在對非合并范圍內企業永成環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成環科)進行擔保的事宜。永成環科系柏承臺灣的參股公司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續發展)的控股子公司。柏承臺灣持有永續發展股份比例為4.52%,永續發展持有永成環科持股比例為96.13%。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臺中商業銀行內湖分公司授信永成環科金額為新臺幣6.70億元的貸款,李齊良作為上述貸款的連帶保證人。
就此,柏承科技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復稱,公司IPO申報材料于2021年6月30日向深交所提交時,永成環科新臺幣6.70億元借款余額為新臺幣6.59億元。但截至2021年12月22日,臺中商業銀行內湖分公司就該永成環科的借款已解除李齊良的連帶保證人責任。
此外,柏承科技與柏承臺灣分別在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取得“PLOTECH”以及“柏承”圖樣的注冊商標,二者商標圖樣相同。為此,柏承科技也提示稱,存在與柏承臺灣因商標混同導致的經營及訴訟風險。不過,公司已經于2021年9月10日提交了新商標的注冊申請。
不止與實際控股股東存在同業競爭,股東方面,柏承科技還出現多名合作方突擊入股的行為。
2020年12月,柏承科技引入了外部股東張明、徐友衡、崔國平、顧麗芳、朱建林、費景濤、祖新亮。其中徐友衡、崔國平、朱建林、費景濤、祖新亮分別是公司居間服務商、外協廠商、環保服務提供商、貿易商的實際控制人。
就此,柏承科技回復稱,部分居間服務商及貿易商為了獲取穩定的貨源,希望與柏承科技通過入股的方式達成戰略合作,加強雙方業務合作關系的穩定性,有利于維護雙方利益。另外部分供應商為了加強與公司募投項目(即柏承南通)的合作,希望與柏承科技通過入股的方式達成戰略合作。
此外,柏承科技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對資金具有較為迫切的需求。而徐友衡、崔國平、朱建林、費景濤、祖新亮等自然人作為公司合作方的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實際控制人李齊良本人及柏承科技的經營情況較為了解,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投資決策并及時帶來資金,故公司愿意接受他們的入股投資。
合作方紛紛入股,柏承科技近年業績究竟如何?2018年~2020年,柏承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6.76億元、4.98億元、5.78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611.48萬元、2550.99萬元和5909.64萬元。
柏承科技扣非后凈利潤持續增長,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也逐步上升。2018年~2020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4.07%、17.41%和22.78%。就此,柏承解釋稱,主要系產品結構的變化,不同產品結構的產品報告期內的毛利率變動所致。
柏承科技的毛利率上漲勢頭能持續嗎?根據柏承科技招股書,公司直接材料主要包括覆銅板、PP、干膜、氰化亞金鉀、氧化銅粉、銅箔等,直接材料金額占當期主營業務成本比例分別為45.26%、40.61%和42.57%。2021年前三季度,柏承科技覆銅板、氧化銅粉、銅箔采購均價呈上升趨勢,其中2021年上半年較2020年度采購均價上升17.75%、27.12%和26.15%,2021年第三季度采購均價較2021年上半年又分別上漲20.94%、10.73%和13.42%。
3月10日,柏承科技向《每日經濟新聞》回復表示,2021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但公司及時與下游客戶協商漲價、采取有效的降本措施,因此目前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較2020年度有所上升。截至目前,原材料價格上漲未對公司毛利率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柏承科技近兩年業績不錯,也與開拓客戶資源有關。根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已經與小米通訊、美律集團、傳音控股等優質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2018年~2020年,小米通訊長期是柏承科技第一大客戶。公司主要向小米通訊銷售HDI板,公司來源于小米通訊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8943.44萬元、28948.49萬元和30630.69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84%、58.12%和52.95%。
相比之下,2018年~2020年,鵬鼎控股(002938,SZ)、東山精密(002384,SZ)等12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第一大客戶收入占比平均值分別為20.29%、20.09%和19.27%。可以看出,柏承科技第一大客戶收入占營收的比例明顯偏高。
2012年~2016年間,柏承科技曾經持續虧損。2016年公司進入小米供應鏈體系后,2017年公司開始盈利;加上公司對小米的銷售在收入中占比較高,這是否意味著柏承科技對于小米存在依賴性?
在審核問詢函回復資料中,柏承科技表示,2012年度至2016年度公司凈利潤持續為負數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2012年度至2016年度,公司HDI產品收入波動較大;二是PCB行業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固定資產投入大,固定成本高,折舊攤銷高,業務訂單減少,毛利率下降明顯;三是管理費用一直處于較高水平。
就公司對于小米的依賴性,柏承科技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復時也坦承,從收入占比指標來看,公司對小米通訊存在重大依賴。但上述依賴主要與小米通訊所在智能手機市場集中度高一致,且公司產品質量較好,交付及時,為小米通訊主要PCB供應廠商,雙方合作緊密,共贏,客戶具有穩定性,業務合作具有持續性,對公司不構成重大不利影響,不構成本次發行上市的障礙。此外,公司制定了拓展新客戶的計劃,且已逐步實現新客戶拓展計劃。柏承科技表示,力爭與行業內市場容量增長動能潛力較大的廠商開展業務,為公司產品線打造多元化、全方位的客戶結構。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7426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