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央行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超萬億 原因為何?是否會造成財政赤字?專家解讀來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9 00:06:29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安排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利潤,是我國的慣例做法,也是統籌財政資源、跨年度調節資金的重要手段。

◎央行表示,人民銀行結存利潤主要來自過去幾年的外匯儲備經營收益,不會增加稅收或經濟主體負擔,也不是財政赤字。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陳旭    

3月8日,央行發布公告稱,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為增強可用財力,今年人民銀行依法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總額超過1萬億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稅和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支持助企紓困、穩就業保民生。 

作為監管部門,央行1萬億元的利潤從何產生?為何要上繳結存利潤?為何不是財政透支?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出,商業銀行繳存的存款準備金,央行要支付利息;而公開市場操作中的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再貸款,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則是央行的收入來源。

溫彬稱,央行利潤上繳財政是有法律依據的,也是國際上主要經濟體央行的普遍做法。這也體現了我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協調配合,更好地發揮政策協調作用,穩定宏觀經濟運行,在支持實體經濟、支持民生等方面會發揮積極作用。

央行利潤上繳是國際通用做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預計今年財政收入繼續增長,并提到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據悉,央行是上繳單位之一。

央行為何要上繳結存利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安排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利潤,是我國的慣例做法,也是統籌財政資源、跨年度調節資金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中國煙草總公司、中投公司等,人民銀行也是上繳單位之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三十九條“中國人民銀行每一會計年度的收入減除該年度支出,并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核定的比例提取總準備金后的凈利潤,全部上繳中央財政”的規定,人民銀行上繳利潤符合我國法律規定。

上述負責人表示,中央銀行利潤上繳財政,也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通行做法,《美聯儲法案》《日本銀行法》《英格蘭銀行法》都有類似的規定。 

溫彬也表示,央行利潤上繳財政,的確是國際上主要經濟體央行的普遍做法。例如,美聯儲在遭遇次貸危機的時候,也曾采取相應操作,獲得的收益最后也都上繳了財政。

對于央行利潤的產生來源,溫彬表示,央行也有資產負債表。從負債端看,主要是由金融機構繳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超額存款準備金,而央行也會支付金融機構相應的存款利息。這是央行主要的支付成本。

“同時,從資產端來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比如逆回購、MLF、再貸款等基礎貨幣的投放,也會產生收入。最主要的是,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堅持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三個原則做好外匯儲備管理,外匯儲備收益比較穩定,也是這次央行上繳收益的主要來源。”溫彬稱。

國家外匯局公布的最新一期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138億美元,連續第10個月保持在3.2萬億美元之上。

專家:與財政赤字貨幣化有本質區別

在央行上繳利潤的同時,市場也有人士提出疑問,這是否意味著“財政赤字貨幣化”?

央行表示,人民銀行結存利潤主要來自過去幾年的外匯儲備經營收益,不會增加稅收或經濟主體負擔,也不是財政赤字。

人民銀行依法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不會造成財政向央行透支。結存利潤按月均衡上繳,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規模保持穩定,體現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聯動,共同發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也表示,世紀疫情發生以來,為應付可能出現的風險挑戰,在財政政策措施上,我國一直預留政策空間。對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暫停上繳利潤,以應不時之需,是預留的政策空間措施之一。

“有關機構因此形成了一些待上繳的結存利潤,這些結存利潤應該上繳。考慮當前與長遠,在今年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情況下,經按程序批準,今年安排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了2021年以前形成的部分結存利潤。這些資金安排用于大幅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幫助地方財政特別是縣區財政緩解減收壓力。上述轉移支付資金將納入直達機制管理,快速精準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上述負責人表示。

溫彬表示,在目前我國赤字率較上年有所下降的背景下,中央財政仍有足夠的收入來應對支出。財政部也提到,這些資金安排用于大幅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幫助地方財政特別是縣區財政緩解減收壓力。

溫彬認為,從性質上講,這與財政透支和財政赤字貨幣化有本質的區別。這也體現了我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協調配合,更好地發揮政策協調作用,穩定宏觀經濟運行,在支持實體經濟、支持民生等方面會發揮積極作用。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不卡网 |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一区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亚洲日韩首次亮相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