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5 17:38:18
◎宋健認為,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完善三孩生育政策提出了基本目標,今年的報告則是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強調要從經濟支持和服務支持兩個層面著力減輕家庭養育負擔。
◎宋健表示,發展普惠托育服務要以滿足家庭需求為出發點,在服務供給、隊伍建設、質量保障等方面完善體系建設,依托社區和單位建立多種形式的普惠型托育機構,使家庭獲得安全優質的育兒服務。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在“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部分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養育負擔。
今年報告里生育政策的力度與去年相比有何變化?“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對減輕家庭養育負擔能起到多大作用?扣除的照護費用金額設定標準應該如何設定?
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中國人口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進行了專訪。
宋健 受訪者供圖
NBD:相對于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生育政策,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而言,您認為今年報告提出的生育政策力度如何?
宋?。?/strong>如果說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奠定了生育政策進一步優化調整、包容寬松化的基調,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則是在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提出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以及在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地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完成的基礎上,對世人矚目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的完善提出了具體的舉措。
可以認為去年的報告提出基本目標,今年的報告提出更具體的要求,強調要從經濟支持和服務支持兩個層面著力減輕家庭養育負擔。
NBD:您認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宋?。?/strong>從國際經驗來看,積極生育政策的有效實施,需要系統化和整體性的配套措施予以支持,相關措施一般包括經濟支持、時間支持和服務支持三個方面,打的是“組合拳”。
我國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也涵蓋了上述三個方面,其中以帶薪產假、丈夫陪產假、父母育兒假為主要內容的時間支持措施已經體現在各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未來實施的關鍵是要落地落實。
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是重要的服務支持措施,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便利、可及、支付得起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有助于解決母親產假之后、孩子入托之前“誰來帶娃”的難題。
經濟支持措施難度最大,因為涉及差異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的問題。去年以來,一些地方和單位啟動的生育獎勵金等現金發放類經濟支持措施備受矚目,也引起很多討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屬于稅收減免類的經濟支持措施。這些措施將會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三孩生育政策實施。
NBD:您如何看待“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這項政策?這對減輕家庭養育負擔能起到多大作用?對于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照護費用金額設定標準您有什么建議?
宋?。?/strong>“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通過稅收體制予以調節和保障的一項國家層面的生育經濟支持措施,其層次更高、保障性更強、覆蓋面更廣、操作性更規范。
2019年起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等6項內容,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加第7項“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意味著這項制度將涵蓋包括生育、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在內的重要的民生領域,意味著生育突破了家庭事務范疇,從此進入公共事務領域,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對減輕家庭養育負擔是重大利好,將對提振家庭生育子女的信心和意愿起到促進作用。
這項措施的功效大小取決于扣除費用的標準,考慮到經濟水平的地區差異和人群差異,建議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照護費用金額設定標準參照不同地區平均收入水平予以確定。
NBD:您認為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基于怎樣的考慮?報告提到要“發展普惠托育服務”,目前我國的普惠性托育服務的發展處在什么階段?對于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您有哪些針對性建議?
宋?。?/strong>從生命歷程視角來看,生命在初始的0-3歲嬰幼兒階段和高齡失能階段最為脆弱、難以自理、需要特殊呵護。嬰幼兒的照護責任往往被視為父母義務和家庭事務,由家庭成員協商安排,其中母親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最多。
隨著女性受教育水平和勞動參與程度提升,育兒所導致的工作-家庭沖突愈加明顯。產假之后、入托之前“孩子誰來看”的問題困擾著大多數家庭:祖輩參與照料不一定適用于每個家庭,還涉及老年人的健康、意愿和福祉;雇請保姆不僅需要增加額外的經濟負擔,還面臨對保姆素質和看護質量的擔憂;以學前教育作為主要功能的幼兒園最早也只針對2歲以上兒童開放。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出的“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和“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可視為解決家庭嬰幼兒照護難題的兩項舉措,一項從經濟上緩解家庭育兒壓力,另一項從服務上提供更可靠的人員和場所。
當前我國的普惠托育服務發展處于重構和探索階段,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2021年中央提出要發展普惠型服務體系,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體系、管理規范、托育機構等正在建設和完善過程中。
發展普惠托育服務要以滿足家庭需求為出發點,在服務供給、隊伍建設、質量保障等方面完善體系建設,依托社區和單位建立多種形式的普惠型托育機構,使家庭獲得安全優質的育兒服務。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