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2 17:46:54
◎國際油價瘋漲,帶動國內油氣板塊集體爆發,同時石油類基金再次成為當前最炙手可熱的基金。
◎對于原油的LOF基金,Z哥有一個原則,如果二級市場價格相對于基金凈值出現10%以上溢價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編輯 葉峰
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今天,市場最大的看點,無疑是國際油價瘋漲,帶動國內油氣板塊集體爆發,同時石油類基金再次成為當前最炙手可熱的基金。
受俄烏沖突的影響,國際油價近期是漲瘋了。3月1日,美原油期貨價格大漲11.12%,近8年來首次突破100美元大關。今天,美原油期貨價格繼續上漲超過7%,最高已漲到111美元。
A股市場上,通源石油、德石股份20%漲停,仁智股份、貝肯能源、準油股份、如通股份10%漲停,毫無疑問,油氣板塊就是今天市場最大的熱點。
公募基金方面,投資境外石油領域的QDII基金,再次成為當前最火爆的產品。今年以來,廣發道瓊斯石油指數基金已取得23%的收益,排名所有產品第一。另外,諾安油氣能源、華寶油氣LOF等產品,今年以來收益也達到或接近20%。
看到不斷上漲的國際油價,有誰還記得當年的“負油價”時代?
說的是“當年”,實際上“負油價”也就發生在兩年前。
2020年初,國際油價一直在50、60美元區間運行。但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全球原油需求斷崖式下跌。2020年3月到4月,美國原油期貨價格迅速跌到20美元/桶。
而在當時,Z哥身邊有不少朋友在問,從來沒見過這么低的油價,20美元/桶,按照常識,油價怎么可能這么低,甚至可以說是比自來水的價格還低了。難道這個時候,就不能抄底原油,去買油氣基金嗎?或者買“原油寶”產品來投機一把?
如果當時你真的去買了這些原油產品,那可能真的就有去無回了。2020年4月20日,美原油期貨價格一度從17美元附近迅速觸及0.01美元的價格,隨后回升。但就這么一瞬間的0.01美元的價格,讓很多原油寶投資者血本無歸。而在原油商品交易的實際操作中,甚至是出現了“負油價”。
之所以會出現“負油價”,因為貿易商在海上的庫存太大,而不論油價有多低,都沒有人愿意再買入實物原油,導致交易商找不到更多的地方來存放原油。而存放原油,是需要成本的,當賣掉原油的價格,已經無法覆蓋原油存放成本的時候,實際上也就是“負油價”了。4月20日,WTI5月原油期貨價格最低低到-37.63美元/桶,這也是歷史上首次出現負值。
再回過頭去看一眼當年的油氣基金,今天雖然風光無限,但2020年,華寶油氣LOF最低跌到0.21元,廣發道瓊斯石油LOF,雖然現在價格有1.633元,但在當年最低跌到0.437元。
今天,國際油價時隔8年后,重新回到100美元之上。但是Z哥為什么卻要去回顧當年的“負油價”?其實,當年油價跌到20美元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覺得油價太低了,低得突破了我們的常識,突破了我們的認知,是我們難以理解的程度。然而,如果我們當時突破常識的情況下,在20美元去抄底油價,那么就是“萬劫不復”。這也是告訴我們,在投資這件事情上,風險控制往往比所謂的常識更加重要,也就是說風控第一,常識第二。
如今,原油產品,原油基金,按照常識來說,又是該去做多的時候。但是從風控的角度來看,或許我們也該謹慎一些?對于原油的LOF基金,Z哥有一個原則,如果二級市場價格相對于基金凈值出現10%以上溢價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以廣發石油LOF為例,2月25日,其二級市場價格一度漲到1.97元,當時溢價幅度高達28%。結果,2月28日該基金二級市場遭遇一字板跌停,3月1日又跌了7%,直到今天才有所反彈。即便如此,今天石油LOF二級市場價格報1.633元,最新凈值1.5805元,依然存在一定幅度的溢價。
最后,Z哥繼續給大家分享一下,“基金小每”的入口:
大家只需要識別這個二維碼,就能找到“基金小每”,另外,在微信公眾號“理財不二牛”的下方菜單欄,也能找到“基金小每”的入口。
“基金小每”是一個全新的投資工具,Z哥也要慢慢熟悉一下它的功能,愿今后能為我們的基金投資提供幫助。如果大家有何疑問,也可以在“基金小每”中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
(風險提示:權益基金屬于高風險品種,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 本人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人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定投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或者服務情況、聽取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市場,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40141594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