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債基業績分化拉鋸,首尾收益已差12個百分點!增強策略式微,“打新”難救二級債基?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22 16:01:00

◎年初至今收益率靠前的債券基金確實被純債基金霸占——截至2月21日,今年以來收益率在2%以上的債券型基金有11只,僅一只二級債基,其余全部為純債基金。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年以來,債券基金業績分化明顯,尤其可兼顧權益市場的二級債基出現集體性凈值回撤;另一方面,純債基金業績雖然穩健,但持續回流的資金配置壓力也倒逼基金管理人紛紛出臺限購措施。

業內在關注“寬信用”受益產業債及國企地方債打底配置的同時,正在尋找有效的增強策略,不過就目前低迷的權益市場來看收效甚微。記者注意到,年初至今,公募基金參與上市新股網下配售意愿強烈,其中債券基金及偏債混基數量較多。

但年化收益率并沒有因“打新”而顯著走高。Wind統計顯示,截至2月21日,逾4000只債券型基金(主動型)當中,已有647只二級債基年內收益為負,部分凈值已跌超10%。

純債基金業績穩健卻紛紛限購

單日多只債券型基金發布限購公告,Wind統計,年初至今涉及基金已逾百只。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為純債型基金,其中又以中短期純債基金為甚。其背后透出的大眾理財資金去向不言而喻,同時也暴露出目前大類資產配置的困境。

有基金經理在同記者交流時表示,就目前滯脹格局及理財凈值化轉型的推進下,以利率債和信用債為主的投資標的性價比較低,新增資金不易找到建倉機會。與此同時,近期再現地方債發行加速,可見貨幣政策易松難緊,故在當前較低利率環境下,債市更大可能是維持震蕩走勢。

具體來看,財通資管鴻福短債A在2月22日發布公告,為維護基金的穩定運作,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暫停大額申購(含定期定額投資、轉換轉入),限制申購(含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金額為5000萬元。

無獨有偶,招商鑫悅中短債基金在2月份更是兩次下調大額申購上限,2月8日將2萬元的大額申購上限下調至3000元,2月11日又進一步下調至1000元。另據記者統計,2月以來已有包括興全穩泰、招商鑫悅中短債、中歐短債債券在內十余只短債基金對外公告限制大額申購。

另據業內人士觀察,目前純債基金收益率穩健,相較權益和其他二級債基,純債基金年初至今收益率有的已經超過2%。“不排除資金避險的可能,從股債對比的角度來看,債券的性價比已經從2020下半年陸續顯現,目前仍在低位,寬信用受益的產業債或國企地產債仍是不錯選擇,利率債久期適當降低。”上海某公募界人士說道。

據Wind統計,年初至今收益率靠前的債券基金確實被純債基金霸占——截至2月21日,今年以來收益率在2%以上的債券型基金有11只,僅一只二級債基,其余全部為純債基金。與此同時,絕大多數績優基金均暫停申購,部分同時暫停贖回。

有基金經理表示,當前債券標的可選項不多,且就收益水平而言,部分3A企業及公司債券的收益不算亮眼,最新估價收益率(上清所)已較去年底有所下降,“17中煤01”較去年底下降34.43個BP,“17圓融02”同期下降36.59個BP。

二級債基增強策略式微

相比之下,略帶股性色彩的二級債基今年則收益率慘淡。Wind統計顯示,截至2月21日,逾4000只債券型基金(主動型)當中,已有647只二級債基年內收益為負,部分凈值已跌超10%。

這其中,絕大多數是此前大熱的固定收益增強型產品,但隨著權益市場的分化,部分兼配股票的債基遭遇凈值大面積回撤。此外,受正股股價下跌影響,對應估值已高企的轉債則面臨更大風險,部分觸發強贖的轉債或已成為重倉基金的負擔。

長城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經理魏建表示,轉債市場整體溢價率偏高的狀況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時間,背后有權益市場整體表現較好、“固收+”資金持續流入等客觀原因,也是市場參與者都清楚的現實情況。

因此,對于如何貫徹二級債基的增強策略,今年的形式或較以往難度更高。不過記者發現,從今年以來上市的新股中,公募基金參與網下打新的意愿十分強烈,其中不乏債券型基金,但收效甚微,“打新”難成治病良藥。

以創業板上市新股為例,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月22日,2022年上市的新股有18家,公募基金旗下諸多產品參與了17家網下配售,但從機構獲配的情況來看,盡管部分公司獲配額度較高,但分配至個別基金的比例仍較低,多數基金獲配金額占產品規模比重不到0.01%。

即便是單個基金有機會獲配多只新股,從實際打新收益率來看,目前仍處于震蕩下行區間,且新股破發的情形不斷上演,很多“打新”基金年內收益率不甚理想。Wind統計顯示,截至2月22日收盤,申萬新股指數年內收跌8.65%,另外從可打新股的二級債基年內收益來看,目前有16只基金區間凈值跌幅超過10%。

對于固定收益增強型產品的發展,多數人士表示要基于權益市場做出判斷,如果走出反彈行情,則固定收益增強型產品穩健向上發展的方向不會改變。特別是對于權益分化下的轉債投資風險,魏建表示,需要看到轉債市場在溢價率急速壓縮之后才能看到配置價值,短期方向上依然看好穩增長相關行業和標的。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97371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今年以來,債券基金業績分化明顯,尤其可兼顧權益市場的二級債基出現集體性凈值回撤;另一方面,純債基金業績雖然穩健,但持續回流的資金配置壓力也倒逼基金管理人紛紛出臺限購措施。 業內在關注“寬信用”受益產業債及國企地方債打底配置的同時,正在尋找有效的增強策略,不過就目前低迷的權益市場來看收效甚微。記者注意到,年初至今,公募基金參與上市新股網下配售意愿強烈,其中債券基金及偏債混基數量較多。 但年化收益率并沒有因“打新”而顯著走高。Wind統計顯示,截至2月21日,逾4000只債券型基金(主動型)當中,已有647只二級債基年內收益為負,部分凈值已跌超10%。 純債基金業績穩健卻紛紛限購 單日多只債券型基金發布限購公告,Wind統計,年初至今涉及基金已逾百只。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為純債型基金,其中又以中短期純債基金為甚。其背后透出的大眾理財資金去向不言而喻,同時也暴露出目前大類資產配置的困境。 有基金經理在同記者交流時表示,就目前滯脹格局及理財凈值化轉型的推進下,以利率債和信用債為主的投資標的性價比較低,新增資金不易找到建倉機會。與此同時,近期再現地方債發行加速,可見貨幣政策易松難緊,故在當前較低利率環境下,債市更大可能是維持震蕩走勢。 具體來看,財通資管鴻福短債A在2月22日發布公告,為維護基金的穩定運作,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暫停大額申購(含定期定額投資、轉換轉入),限制申購(含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金額為5000萬元。 無獨有偶,招商鑫悅中短債基金在2月份更是兩次下調大額申購上限,2月8日將2萬元的大額申購上限下調至3000元,2月11日又進一步下調至1000元。另據記者統計,2月以來已有包括興全穩泰、招商鑫悅中短債、中歐短債債券在內十余只短債基金對外公告限制大額申購。 另據業內人士觀察,目前純債基金收益率穩健,相較權益和其他二級債基,純債基金年初至今收益率有的已經超過2%。“不排除資金避險的可能,從股債對比的角度來看,債券的性價比已經從2020下半年陸續顯現,目前仍在低位,寬信用受益的產業債或國企地產債仍是不錯選擇,利率債久期適當降低。”上海某公募界人士說道。 據Wind統計,年初至今收益率靠前的債券基金確實被純債基金霸占——截至2月21日,今年以來收益率在2%以上的債券型基金有11只,僅一只二級債基,其余全部為純債基金。與此同時,絕大多數績優基金均暫停申購,部分同時暫停贖回。 有基金經理表示,當前債券標的可選項不多,且就收益水平而言,部分3A企業及公司債券的收益不算亮眼,最新估價收益率(上清所)已較去年底有所下降,“17中煤01”較去年底下降34.43個BP,“17圓融02”同期下降36.59個BP。 二級債基增強策略式微 相比之下,略帶股性色彩的二級債基今年則收益率慘淡。Wind統計顯示,截至2月21日,逾4000只債券型基金(主動型)當中,已有647只二級債基年內收益為負,部分凈值已跌超10%。 這其中,絕大多數是此前大熱的固定收益增強型產品,但隨著權益市場的分化,部分兼配股票的債基遭遇凈值大面積回撤。此外,受正股股價下跌影響,對應估值已高企的轉債則面臨更大風險,部分觸發強贖的轉債或已成為重倉基金的負擔。 長城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經理魏建表示,轉債市場整體溢價率偏高的狀況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時間,背后有權益市場整體表現較好、“固收+”資金持續流入等客觀原因,也是市場參與者都清楚的現實情況。 因此,對于如何貫徹二級債基的增強策略,今年的形式或較以往難度更高。不過記者發現,從今年以來上市的新股中,公募基金參與網下打新的意愿十分強烈,其中不乏債券型基金,但收效甚微,“打新”難成治病良藥。 以創業板上市新股為例,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月22日,2022年上市的新股有18家,公募基金旗下諸多產品參與了17家網下配售,但從機構獲配的情況來看,盡管部分公司獲配額度較高,但分配至個別基金的比例仍較低,多數基金獲配金額占產品規模比重不到0.01%。 即便是單個基金有機會獲配多只新股,從實際打新收益率來看,目前仍處于震蕩下行區間,且新股破發的情形不斷上演,很多“打新”基金年內收益率不甚理想。Wind統計顯示,截至2月22日收盤,申萬新股指數年內收跌8.65%,另外從可打新股的二級債基年內收益來看,目前有16只基金區間凈值跌幅超過10%。 對于固定收益增強型產品的發展,多數人士表示要基于權益市場做出判斷,如果走出反彈行情,則固定收益增強型產品穩健向上發展的方向不會改變。特別是對于權益分化下的轉債投資風險,魏建表示,需要看到轉債市場在溢價率急速壓縮之后才能看到配置價值,短期方向上依然看好穩增長相關行業和標的。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大杳蕉一本v视频 |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