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22 15:30:11
◎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在去年1.1萬億元基礎上,今年將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市場主體會有更多獲得感。
每經記者 張懷水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星
2月22日,國新辦舉行財政改革與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從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1月份,已經陸續有一些減稅降費方面的政策出臺。
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貫穿了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也體現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財政政策如何適當靠前發力,實際上就是要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早出臺政策、早落地見效。”劉昆介紹,從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1月份,已經陸陸續續有一些減稅降費方面的政策出臺。首先是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在去年1.1萬億元基礎上,今年將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市場主體會有更多獲得感。
劉昆表示,其次是保持適當支出強度,重點支持科技攻關、生態環保、基本民生、區域重大戰略、現代農業和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提高支出精準度,不撒“胡椒面”。
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劉昆進一步表示,去年底已提前下達了1.46萬億元,1月份完成發行4844億元,占提前下達限額的1/3,全部用于交通、市政、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點領域。實際上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的資金,去年底部分專項債券額度挪到了今年使用,所以可以看到,各地有很多新的項目開工,有相當多的項目利用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
“四是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特別是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將較大幅度增加,繼續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劉昆說。
此外,劉昆還強調,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中央財政帶頭,繼續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地方財政也要從嚴從緊,節儉辦一切事業。嚴肅財經紀律,加強和改進地方財經秩序,讓財經紀律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