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私募基金總規模突破20萬億元,中型私募嶄露頭角,去年“發行大戶”為何銷聲匿跡?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21 21:18:15

據基金業協會數據,去年結構性行情下的產品“發行大戶”在今年都銷聲匿跡了,而更多的中型私募開始嶄露頭角。從管理基金規模來看,上海、北京、深圳、廣東省(除深圳)和浙江省(除寧波)總計占比達70.02%。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近期市場觸底反彈,今日市場更是迎來了普漲行情,滬深兩市逾3400只股票上漲,“東數西算”概念爆發。而值得注意的是,私募行業也迎來了行業的里程碑。今日基金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646家,較去年12月增加36家,管理基金數量1126916只,較去年12月增加2799只,環比增長2.26%;管理基金規模20.28萬億元,較去年12月增加5143.64億元,環比增長2.60%。不過從數據來看,私募發行市場存在著明顯的變化,去年的發行大戶高位站崗,而今年私募發行市場則是中型績優私募居多。

私募基金管理規模突破20萬億

近期市場觸底反彈,今日市場更是迎來了普漲行情,滬深兩市逾3400只股票上漲。值得注意的是,私募行業也迎來了行業的里程碑。今日基金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646家,較去年12月增加36家,環比增長0.15%;管理基金數量126916只,較去年12月增加2799只,環比增長2.26%。管理基金規模20.28萬億元,較去年12月增加5143.64億元,環比增長2.60%。

可見,私募行業管理規模突破20萬億關口,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9100家,較去年12月增加31家,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78843只,存續規模6.34萬億元,環比增長3.58%;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5023家,較去年12月增加11家,存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31070只,存續規模10.73萬億元,環比增長2.07%;存續創業投資基金15,057只,存續規模2.39萬億元,環比增長5.19%。私募資產配置類基金管理人9家,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514家。

另外從單月來看,今年1月私募備案情況來看,新備案私募基金數量3635只,較去年12月減少897只,環比下降19.79%;新備案規模958.88億元,較去年12月減少740.57億元,環比下降43.58%。私募證券投資基金2681只,占新備案基金數量的73.76%,新備案規模401.21億元,環比下降59.47%。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今年首月受市場調整影響,不少私募機構出現凈值大幅回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私募機構新產品的發行進度,甚至一些私募機構因為回撤較大而出現一定的基金贖回。

從地域分布來看,截至2022年1月末,從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冊地來看,上海的私募管理人為4536家,管理基金產品36001只,管理資金規模51670億;其次是深圳,私募管理人4304家,管理基金20234只,管理規模23633億。第三就是北京,私募機構4297家,管理基金20096家,管理基金規模44021家。從數據來看,深圳主要是以中小私募為主,而上海和北京以大型私募機構為主。從管理基金規模來看,上海、北京、深圳、廣東省(除深圳)和浙江省(除寧波)總計占比達70.02%。

對此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私募規模的增長,主要源自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私募行業愈發規范,因此認可度和影響力日漸提升;其次是投資者日漸成熟,因此追求確定性的投資者選擇專業性更高的私募領域進行投資理財;第三是量化投資的崛起,使得私募基金的策略愈發豐富,能夠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需求;第四是剛兌被打破,資金流向權益市場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私募發行生態生變?去年發行大戶銷聲匿跡

在2021年的結構性行情中,無論是百億級股票策略私募機構,還是百億級量化私募機構,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但是今年以來,從私募機構的業績來看,已經遭遇滑鐵盧,一些百億級私募遭遇“猛虎下山”。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月28日,私募8大策略中就有7個策略指數下跌,股票策略更是跌幅達6.99%墊底,僅有管理期貨策略逆勢飄紅。私募大佬但斌也難逃此波下跌的殺傷,旗下合計超50只產品凈值跌破0.8元的警戒線。對于前“公募一哥”任澤松來說,也是“有苦說不出”,其“奔私”后接手的上海集元資產旗下的合計8只產品1月跌逾20%,其中虧損最多的是集元-祥瑞1號,虧損高達29.53%。

去年火爆的量化私募今年日子也不太好過,2月11日晚間,百億級量化私募上海赫富投資發布公告稱,旗下赫富靈活對沖九號A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觸及預警,該公司向投資者表示了歉意。并且赫富投資已于2月8日起將該產品的管理費調整至0%,并決定該產品未來在沒有回到凈值1元之前不再收取管理費用。2月16日深夜,私募圈傳出某量化巨頭海外產品1月份巨虧的消息,矛頭指向九坤亞太量化對沖基金。九坤投資回應記者稱,1月份,九坤投資旗下美元基金疊加杠桿后,總體收益回撤近40%,本次回撤主要來自超額回撤和市值敞口暴露。

據基金業協會數據,去年結構性行情下的產品“發行大戶”在今年都銷聲匿跡了,而更多的中型私募開始嶄露頭角。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產品備案的私募機構管理規模大多集中在10億至50億之間,而百億級私募星石投資在今年開始發力新產品,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星石投資合計發行了8只新產品。另外重陽投資在今年也備案了3只私募產品。對此有私募人士指出,行情的冷暖也透露了當前私募行業的發行生態變化,去年高位成立的不少私募產品在今年市場調整下,高位站崗的不少。所以一些投資者開始挖掘一些中型績優私募的潛力,希望搭上這些私募成長的快車。

私募:A股并無遠憂,處于結構性機會層出階段

對于后市,大部分私募機構持樂觀的態度,認為今年也是結構性行情。星石投資首席權益研究官喻宗亮指出,2022年金融數據“開門紅”,社融總量和信貸結構同比改善。市場風險偏好和更多行業的景氣度都將迎來好轉,A股并無遠憂,仍處于結構性機會層出的階段。

鴻涵投資基金經理呼振翼告訴記者,開年以來的風格轉換,除了美聯儲預計加息造成的資金流動影響外,更多的是來自于國內短期確定性的選擇,而無論是中期宏觀還是市場預期都很難支撐地產基建全面回頭。任何時候的投資第一要考慮的是什么方向是有前途的,是可見的。

中睿合銀研究總監楊子宜告訴記者,近期表現強勢的穩增長板塊在估值水平出現了明顯的修復以后,目前位置的向上勢能有所緩解,后續的表現更多將取決于政策落地的力度和業績兌現的情況。當前市場最大的主線當屬受“東數西算”概念帶動的TMT板塊,其中包括教育、通信、計算機和傳媒等板塊均漲幅居前。我們認為數字經濟領域不僅有標志性事件,也有落地事件,比如上周正式啟動的“東數西算”。我們認為計算機板塊在目前位置可能具備基本面和情緒面雙重驅動的修復行情。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89971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gy |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导航 |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天堂mv亚洲m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