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27 22:53:28
◎《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為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促進創業創新、維護市場秩序提供了法治保障,標志著商事制度改革邁入了法治化、規范化發展新階段。
◎市場監管總局將圍繞平臺經濟、科技創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執法,切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每經記者|李明明 每經編輯|陳旭
圖片來源:新華社
1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有關情況。
2022年3月1日,《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這對我國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有什么重要意義和促進作用?市場監管總局又將采取哪些措施推進該條例的貫徹和落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蒲淳在發布會上表示,《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為我國制定出臺的第一部統一規范各類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行政法規,為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促進創業創新、維護市場秩序提供了法治保障,標志著商事制度改革邁入了法治化、規范化發展新階段。
目前,全國市場主體已突破1.5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突破1億戶。蒲淳表示,要抓好《條例》貫徹落實,加快建設企業電子證照庫,2022年底前全面實現涉企證照電子化。
下一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全面貫徹落實《條例》規定,建設更加成熟定型的市場主體登記管理制度。
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對于涉企亂收費的治理,市場監管總局今年有什么新的部署和計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局長袁喜祿介紹,治理涉企亂收費,減輕企業負擔,讓市場主體有能力、有信心抵御三重壓力的挑戰,讓市場主體能夠更好地發展壯大,這是市場監管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
2022年,市場監管總局把治理涉企亂收費作為宏觀政策與微觀政策相結合的重要切入點,作為服務市場主體、服務發展全局的一項重要舉措,主要是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首先在宏觀效應上下功夫,著力推動減稅降負政策“及時雨”落到實處。要圍繞黨中央、國務院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重點面向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著力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充分發揮微觀政策的宏觀效應,推動政策紅利及時傳導到廣大市場主體,激發企業活力,提振市場信心。
其次在中觀效應上下功夫,著力推動涉企收費領域的規范發展。通過監管執法,不僅要查處一些違法違規的亂收費行為,還要督促相關部門通過不斷整改,促進這些行業和領域規范發展,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更好地服務宏觀經濟發展大局。
三是在微觀效應上下功夫,著力幫助市場主體持續增強政策紅利的獲得感。要通過治理涉企亂收費,讓市場主體感受到政策紅利,減輕生產經營負擔,堅定戰勝困難挑戰的信心,也堅定長期繁榮發展的信心。
最后在長遠效應上下功夫,著力推動涉企收費法律規則的完善。涉企亂收費不僅存在有政策不落實、“走樣變通”的問題,也有規則不夠清晰、政策不夠完善、改革不到位等問題。要針對當前,著眼長遠,在治理亂收費的基礎上,著力完善制度規則,從體制機制上消除亂收費的土壤和根源。
北京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肖江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涉企收費問題目前仍比較突出。加強涉企收費的監管,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讓企業能夠輕裝前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袁喜祿表示,這是新時期黨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對規范市場公平競爭,建立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在如何進一步引導各類資本和各類市場主體有序競爭、規范發展等方面,市場監管總局下一步將做好多方面工作。
首先是進一步完善公平競爭規制規則。以即將修訂出臺的反壟斷法為核心,以《關于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為遵循,加快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律規則,不斷健全多層次的競爭監管規則體系,明確規則底線,為市場主體提供一個明確的預期。
二是進一步統籌把握競爭規制重點。圍繞平臺經濟、科技創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執法,切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同時,進一步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加強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堅決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
三是進一步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規制體系。完善市場競爭狀況評估制度,推動構建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合規制度,完善預防性監管措施,推動監管由事后向事中、事前延伸。
四是進一步形成協同監管的規制合力。推進市場準入、行業監管和競爭監管等多方面更加緊密地銜接,更加注重由個案執法對接向深層次制度規則對接轉變,推動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監管體系。
五是進一步提高公平競爭規制的能力。以充實反壟斷力量為契機,提升反不正當競爭監管能力,深化基礎理論研究、加強人才培養、強化技術支撐,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監管隊伍,提升競爭監管科學化、系統化的能力和水平。
肖江平認為,選取平臺經濟等領域作為重點領域,是應對當前經濟社會問題的需要。“將平臺經濟的監管作為工作重點之一,緣于數字經濟條件下市場監管的新要求。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有諸多的不同。規范和加強對平臺經濟的監管,是數字經濟條件下市場監管一個重要抓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