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9 16:57:12
◎《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新增鐵路營業里程1.9萬公里、公路通車里程30.2萬公里、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2400公里,民用運輸機場達到270個以上。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星
1月18日,《“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對社會公布。《規劃》確定了哪些方面的重點任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19日舉行的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新增鐵路營業里程1.9萬公里、公路通車里程30.2萬公里、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2400公里,民用運輸機場達到270個以上,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10000公里左右,高速鐵路網對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達到95%以上,普速鐵路瓶頸路段基本消除,“71118”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現代化機場體系基本形成。
展望到2035年,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基本形成,基本建成交通強國。
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司長羅國三在發布會上介紹,《規劃》確定了9個方面重點任務,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規劃》提出,要構建完善以“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為骨干,以綜合交通樞紐為支點,以快速網、干線網、基礎網多層次網絡為依托的綜合交通網絡,勾畫好美麗中國“交通工筆畫”。
交通運輸支撐引領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和區域協調發展,《規劃》明確了交通運輸服務保障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具體措施,加快補齊農村、邊境等重點地區的基礎設施短板。
城市群、都市圈是最有可能率先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的區域,《規劃》突出城市群交通一體化、都市圈交通通勤化,培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服務是交通運輸的本質,《規劃》兼顧客貨運輸需求,明確擴大更加便捷高效經濟的服務供給,逐步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智能、綠色、安全、開放是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基本屬性,《規劃》提出了交通運輸智能技術應用、綠色低碳轉型、安全應急保障、對外開放合作等措施。
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需要現代化的治理能力,《規劃》聚焦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了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的重大舉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