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盤點兩大創投機構2021年IPO戰況:高瓴數量奪冠,紅杉涉及領域更廣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07 18:29:25

◎2021年,高瓴以33個被投企業亮相資本市場的成績,再度成為PE/VC年度IPO之王;紅杉則以24家位居第二。從行業分布來看,二者在醫療賽道收獲IPO企業最多。與此同時,2021年共有8家IPO企業同時獲得兩家機構的投資。

每經記者|唐如鈺  姚亞楠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21年的資本市場又是一個IPO大年。

隨著境內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改革,2021年中企境內外IPO數量再創新高。清科研究數據顯示,2021年,中企境內外上市數量達645家、同比增長11.8%,首發募資金額達8562.10億元,數量和金額均創歷史新高。

那么,作為創投圈風向標的兩大機構——高瓴和紅杉中國(以下簡稱紅杉)在過去一年里IPO成績如何?《每日經濟新聞》匯總梳理發現,2021年,高瓴以33個被投企業亮相資本市場的成績,再度成為PE/VC年度IPO之王;紅杉則以24家位居第二。從行業分布來看,二者在醫療賽道收獲IPO企業最多。與此同時,2021年共有8家IPO企業同時獲得兩家機構的投資。

高瓴:收獲33家企業IPO,醫療領域IPO捕手

剛剛過去的2021年,對于高瓴而言無疑又是一個投資項目IPO豐收之年。過去12個月里這家老牌投機構共計有33家被投企業成功登陸二級市場。其中,有21家屬于生物醫療行業;其余則分別來自生活服務、制造業、物流交通等細分領域。

作為頭部的創投資本之一,近年來高瓴一直保持著穩定的IPO收割數量。其投資策略也由從前的關注中后期開始向早期輪次的創新項目加碼。例如,在2021年登陸資本市場的“怪獸充電”“兆科眼科”“康諾亞”“三葉草生物”“百融云創”“滿幫集團”等均是其在早期、成長階段即進入的項目。2020年2月,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高調宣布100億規模的高瓴創投成立,也標志著這家老牌PE機構開啟了其在早期創投領域精細化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一年里,高瓴有約三分之二的IPO被投企業均來自生物醫療領域;具體來看,又有15家企業集中在細胞治療、生物醫藥賽道。如此成績也與其近年來重倉醫療的策略相契合。

除了醫療領域IPO的豐收,高瓴其他登陸二級市場的項目也頗具市場關注度,例如共享充電第一股“怪獸充電”。據啟信寶數據,該機構在天使階段即入局并參與了怪獸充電之后所有輪次的投資。在經歷了持續虧損、共享經濟寒冬等艱難時刻后,后者終于2021年4月登陸美股市場,前者也在市場對共享充電的“不看好”中收獲了一枚IPO。

2021年“孩子王”上市,則打開了母嬰賽道更多的想象空間。消費升級和政策的利好讓母嬰這一本被低估的賽道開始受到資本的重視。高瓴對孩子王的布局則始于2015年,六年之后這家被稱為母嬰行業“頭把交椅”的企業終于如約亮相二級市場。

紅杉:24家被投企業IPO,涉及行業廣

2021年,作為一級市場標桿的紅杉則有24家被投企業成功IPO。從行業分布來看,生物醫療領域企業數量同樣最多,達到8家,占總數量的三分之一。

政策的利好、資本的青睞共同推動了生物醫藥企業上市熱潮的來臨。每經記者注意到,于2021年4月登陸科創板的“諾禾致源”是一家基因組學解決方案提供商,紅杉曾在2020年向其注資。事實上,基因測序、基因編輯、基因治療等相關領域紅杉均關注已久,曾先后布局了“華大基因”“燃石醫學”“派真生物”“博雅輯因”等多家龍頭公司,覆蓋了基因相關的各細分領域。

除了醫療健康領域,2021年成功IPO的企業中還有幾家關注度頗高,如電子煙第一股“霧芯科技”。據悉,電子煙知名品牌“RELX悅刻”即為霧芯科技旗下品牌,該公司于2021年1月登陸紐交所,上市前紅杉持股比例為4.9%。

短視頻第一股“快手”2021年登陸港交所的消息也頗受矚目,成立10年以來,快手背后投資隊伍極為豪華。值得一提的是,紅杉自2015年起多次投資快手,IPO前持有快手3.35%股份。原合伙人曹曦曾評價快手是其投資工作中遇到過的、飛速增長的平臺中,很罕見的在相對早期就以一種符合中國人口分布的方式自然增長的產品,這種特征背后所蘊含的強大生命力,也是紅杉決定投資的很重要原因之一。

消費升級、國貨熱潮帶動之下,“貝泰妮”的IPO也頗具代表性,“薇諾娜”是貝泰妮的核心產品,渠道、流量的變化疊加新世代消費人群及內容的變化驅動著美妝護膚行業進入爆發期,貝泰妮即是充分利用電商渠道紅利脫穎而出的典型代表,而紅杉早在2014年就參與了貝泰妮最早的一輪融資。招股書顯示,紅杉是其第一大機構股東,上市后持股21.58%。

醫療賽道成焦點,8家企業獲共同投資

從收獲IPO數量來看,33家被投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高瓴,成為了過去12個月里收獲IPO最多的創投機構;坐擁24家IPO企業的紅杉次之,位列第二。

從兩家機構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分布領域來看,高瓴麾下企業呈現出“扎堆”大醫療、大健康的特點,其有三分之二的IPO來自生物醫療的細分賽道。相比之下,紅杉IPO企業數量雖少,但其行業分布相對多元,涉及新消費、金融科技、物流、新能源等多條細分賽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紅杉同樣有三分之一的IPO隸屬生物醫療領域。據清科數據,從行業分布來看,2021年新增上市數量排名前三的行業為機械制造、生物技術/醫療健康、半導體及電子設備。得益于政策對未盈利生物醫療企業的支持,2021年,我國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的新增上市企業為100家。不難發現,兩家頭部機構在該領域的豐收也與大環境相契合。

事實上,生物醫療也是近年來兩大機構趨同的“主旋律”賽道。2020年9月,張磊在與時任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的一場對話中,就透露高瓴大概從2012年就開始投醫藥醫療、大健康行業,彼時這還是一條鮮有人關注的寂寞領域,但他堅信這是一條長期主義的機會賽道,本土的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領域尚處于發展的“寒武紀”階段。

如今,高瓴在該領域的布局覆蓋一二級市場,投資規模超千億,完成了在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基因技術、細胞治療、創新藥、醫藥零售等細分賽道的全方位布局。2021年亞洲金融論壇上,張磊在展望未來投資趨勢時進一步強調,后疫情時代,高瓴最大的投資仍然在中國醫療行業。

同樣,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在港交所2021生物科技峰會上談到,其對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比以往更有信心。“自新冠疫情以來,全球醫療健康行業,特別在mRNA技術、基因編輯、細胞療法和遠程醫療等領域的創新明顯加速。更重要的是,我們發現其中更多的尖端技術來自中國。中國初創企業追趕全球領先企業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事實上,最近越來越多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開始將其產品授權給全球其他公司。在未來幾年,‘立足中國,面向全球’這一勢頭都值得關注。”

除了在大醫療、大健康領域布局的趨同,2021年兩大機構被投企業IPO還有著不低的重合度。具體來看,共計有8家上市企業收到了來自兩大機構的橄欖枝。其中,“京東物流”“滿幫集團”“小鵬汽車”在上市前已是關注度不低的“明星獨角獸”,且IPO募資規模均排進了2021上市中企前十。

雖然看上去這3家企業是高瓴、紅杉投資的聯手,但實則更是國際一線資本的共同選擇。以滿幫集團為例,除了上述兩大機構,過去數年里其還相繼獲得了軟銀愿景、騰訊、百度資本、光速中國等巨頭VC的投資。顯然,“二八法則”不僅在PE/VC的募資端顯現,投資端同樣凸顯。一線資本對企業的投資不止是資金,更多了一份日后融資的背書。

長按識別二維碼,前往“場景匯”APP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451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不卡精品 | 伊人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 | 中文字老妇女偷乱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