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直面新局勢 每日經濟新聞發布“2021國際十大財經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29 09:14:19


2021年11月10日,中國與美國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會上發布《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 新華社圖

NO.1 中美達成強化氣候行動聯合宣言

11月10日,中國與美國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會上發布《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

在聯合宣言中,雙方贊賞迄今開展的工作,承諾繼續共同努力,并與各方一道,加強《巴黎協定》的實施,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考慮各國國情的基礎上,采取更有力行動應對氣候危機。雙方還決定推動中美氣候變化合作機制化、具體化、務實化,同意建立“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推動兩國氣候變化合作和多邊進程。

NO.2 美國通脹創近40年歷史新高美聯儲加快縮債

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8%,為1982年以來最高水平,再次刷新紀錄。

這一近40年來最高通脹紀錄迫使美聯儲加速縮減購債。12月15日,美聯儲宣布加速縮債,將于明年1月開始將每月資產購買縮減規模擴大一倍至300億美元,每月分別減少購買2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10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此次決定更快縮減購債,將使美聯儲能夠在需要時提前加息以應對價格壓力。12月15日發布的美聯儲利率點陣圖顯示,全部18名與會者都預計明年將加息。

在通脹持續上升的壓力下,各國央行紛紛宣布加息予以應對。當地時間12月16日,英國央行宣布三年多來首次加息,將基準利率上調15個基點至0.25%。此前,巴西、俄羅斯、墨西哥、哥倫比亞、波蘭等國央行均已宣布加息。

NO.3 執掌德國16年“鐵娘子”默克爾卸任

當地時間9月26日,四年一度的德國聯邦議院選舉舉行,新一屆德國政府將基于選舉結果組建?,F任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沒有參選,這意味著德國將迎來“后默克爾時代”。

默克爾從2005年起連續4次出任德國總理,掌舵德國長達16年,是執政時間最長的德國領導人之一。16年間,默克爾堅定推進經濟改革。2005年以來,德國的失業率從逾11%降至5%左右;近十年來,德國多數年份實現財政盈余達數百億歐元。

當地時間12月2日,德國聯邦國防軍為即將卸任的默克爾舉行了隆重的軍樂火炬告別儀式,向馬上卸任的總理默克爾致敬、告別。12月8日,德國社會民主黨(社民黨)總理候選人奧拉夫·朔爾茨正式當選德國聯邦政府總理。

NO.4 疫情持續拖累全球經濟復蘇

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德爾塔之后,11月26日,世衛組織命名了第五種“關切變異株”——奧密克戎。

世衛組織表示,截至12月22日,已有110個國家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現有證據一致表明,同德爾塔相比,奧密克戎具有顯著的傳播優勢。在出現奧密克戎社區傳播的國家,其傳播速度明顯快于德爾塔。

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復蘇依然舉步維艱。7月,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6%。但IMF在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小幅放緩。IMF預計全球經濟將在2021年增長5.9%,在2022年增長4.9%。

NO.5 “元宇宙”異軍突起 科技巨頭競相入局

當地時間10月28日,社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宣布更名“Meta”,聚焦于建立“元宇宙”,即一個共享的虛擬環境,稱這將是移動互聯網的后繼發展趨勢。

Facebook改名“Meta”的消息在全網“刷屏”,同時也把“元宇宙”這一概念的熱度送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今年3月,“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羅布樂思(Roblox)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5月,臉書表示將在5年內轉型為元宇宙公司。英偉達、騰訊、字節跳動等一眾互聯網科技巨頭也都紛紛宣布入局元宇宙領域,微軟和蘋果也沒閑著,“元宇宙”儼然成為科技巨頭的一個新戰場。

NO.6 比特幣成一國法定貨幣首日閃崩超7000美元

當地時間9月7日,薩爾瓦多成為全球首個正式采用比特幣為法定貨幣的國家。該國總統納伊布·布克爾稱,此舉將為生活在國外的薩爾瓦多人節省下數百萬美元的匯款手續費。

在試用比特幣電子錢包的第一天,由于成千上萬的人試圖下載導致服務器過載,薩爾瓦多政府不得不將這款應用下線了幾個小時。

然而,就在比特幣成為法定貨幣的首日,北京時間9月8日凌晨,比特幣價格閃崩,一個多小時內,從50000美元左右一度跌至42830美元的低點,跌幅超7000美元,日內跌幅達18.73%。其他加密貨幣也受到波及紛紛大跌。

NO.7 東京奧運會終舉辦 耗資1.56萬億日元

當地時間7月23日,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會終于正式拉開帷幕。這是奧運史上首個延期舉辦的奧運會,也是東京第二次承辦奧運會。由于防疫需要,東京奧運會大多數比賽采取無現場觀眾的“空場”方式舉行。因此,日本遭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東京奧組委在發布的一份公報中稱,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預算為154億美元(約合1.77萬億日元),但因為一系列的簡化措施,最終的花費約為136億美元(約合1.56萬億日元),總共約節省預算18億美元(約合2067.48億日元)。根據此前的報道,東京奧運會的收入在72億美元(約合8269.92億日元)。也就是說,辦了一屆奧運會,東京共計虧損64億美元(約合7351.04億日元)。

NO.8 散戶抱團血戰空頭 美股現史詩級“逼空”浪潮

當地時間1月29日,截至美股收盤,三大股指均下跌,其中道指大跌620點,失守3萬點關口;但被高度做空的股票游戲驛站(GameStop)和電影院線AMC漲勢不停,分別大漲69.16%和54.58%。

究其原因,是因為美股散戶集結對抗空頭,大舉買入游戲驛站、AMC等被高度做空的股票,致使對沖基金損失慘重。據S3 Partners的數據,2021年初至1月29日,游戲驛站空頭損失197.5億美元,梅爾文資本、香櫞都已平倉“出局”。

這場“逼空”浪潮是從游戲驛站被香櫞看空開始。1月19日,香櫞在Twitter上表示買入游戲驛站的投資者將是“這場游戲中的輸家”,該公司股價很快將從每股39.36美元跌至每股20美元。這一言論引發了散戶不滿,他們呼吁抱團拉高游戲驛站的股價。在其推動下,從1月21日至1月29日,游戲驛站股價漲幅超400%,多次觸發熔斷。

NO.9 太空旅行“元年”開啟 1年乘客數超20年總和

2021,太空旅行“元年”到來,世界富豪旗下公司相繼成功完成飛行任務,將12名旅客送上了太空。

當地時間7月11日,維珍銀河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搭乘維珍銀河“太空船二號”試飛成功,成為進入太空邊緣的私人航天第一人。9天后,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乘坐以“新謝潑德”命名的飛船,成功“打卡”卡門線(公認的外層空間起點)。當地時間9月15日,馬斯克麾下SpaceX首次將“全平民機組”送上太空。

平民參與的太空旅行始于21世紀初。2001年4月,丹尼斯·蒂托是第一位體驗太空旅行的旅客。他曾搭乘俄羅斯“聯盟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并為此花費了2000萬美元。20年來,據統計,包括蒂托在內,8名富豪自費體驗了太空旅行。

NO.10 史上最大貨輪卡死“歐亞大動脈”蘇伊士運河暫停通航

當地時間3月23日上午7點40分左右,一艘從中國深圳鹽田駛往荷蘭鹿特丹的超大型集裝箱貨船在從紅海北向進入蘇伊士運河時擱淺,橫向卡在蘇伊士運河的航道中。

蘇伊士運河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該艘巨輪名為“長賜號”(Ever Given),由長榮集團(Evergreen Group)運營,是體型最大的遠洋船只之一,豎起來的高度幾乎等同于紐約的帝國大廈。

當地時間3月25日,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稱,其已暫停蘇伊士運河的通航,直到此前擱淺的重型貨船再度浮起。據報道,由于運河堵塞而滯留的貨物總價值大約為890億美元。6天后,“長賜號”成功獲救,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相關調查也于3月31日正式啟動。每經記者 高涵 文巧 每經編輯 高涵


十大新聞點評

張志安: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新聞傳播研究專委會會長

以經濟的眼光來盤點全球大事、回顧年度變化,其遴選和判斷必然需要全球化視野、專業化評判、超越性觀察。無論是“元宇宙”或比特幣背后科技力量帶來的結構性挑戰,還是運河停航、全球抗疫等重大公共危機的系統性考驗,或者太空旅行、氣候變化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遠景式探察,《每日經濟新聞》評選出的2021國際十大財經新聞,都為我們觀察世界、洞悉自我,強化個體與社會、國家與世界連接性認知的重要“窗口”。

丹尼爾·阿特曼(Daniel Altmann):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免疫學教授

奧密克戎在全球快速傳播,初步研究數據已經顯示,該毒株的傳播性極強。隨著病毒得到更多復制的機會,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突變體。我們已經看到出現了S基因脫落的變種亞型的例子。不過,突變是隨機的,我們無法預知其規律,可能在免疫逃避性、傳染性或是疾病癥狀中任一一種凸顯選擇優勢。

當務之急是接種加強針并研究能提供更高水平保護的下一代疫苗。但需要注意的是,對加強針的討論顯然包含這樣一個前提,即所有地區可以公平獲得前兩劑疫苗。

在德爾塔浪潮中,部分國家行動緩慢,因此導致了嚴重的后果。正是由于沒有快速反應,全球至少多遭受一年的疫情肆虐。在此前的浪潮中,我認為最關鍵的教訓是,當我們在評估疫苗覆蓋率時,要以數據為導向并嚴格執行(疫苗接種)。許多國家認為,接種一劑或兩劑疫苗后,60%~70%的人口都能獲得良好的保護。然而,如果與實際免疫監測數據對比,會發現免疫減弱和免疫逃避會導致高易感性。

羅伯特·巴羅(Robert J . Barro):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

11月,美國通脹率達到 6.8%。到12月底,這一指標幾乎肯定會升至 7% 以上。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在9月仍然堅持認為,引發高通脹的是新冠大流行引起的經濟衰退和隨后的不均衡復蘇造成的供應鏈瓶頸,而不應該指責美聯儲的擴張性貨幣政策。但顯然,通脹高企的另一個關鍵因素還在于,美聯儲僅通過貨幣擴張,而未通過提高利率和拋售資產來對抗通脹。

從美國今年的財政政策來看,數萬億美元的聯邦支出和公共債務的增加令人吃驚。一方面,部分政策可能有助于復蘇,尤其是向工人提供補貼,有助于維持其與企業之間的聯系;但另一方面,針對失業人員的過度支出則可能阻礙就業的反彈。

我擔心的是,擴大公共部門的支出將阻礙美國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在某些方面,美國似乎在模仿西歐的老路。但一個重要的區別是,歐洲稅收的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增值稅。由于缺乏這種相對有效的消費稅,美國可能會越來越依賴低效的資本稅(對公司利潤、資本收益、遺產、整體財富等的征稅),并更加強調個人所得稅的分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 亚洲精品中文无线乱码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中文高清一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色 |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