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助公安緝兇,搞疫情預測,大數據公司還能做些什么?云創數據董事長張真:我們有公共安全、學科教育、環境監測三大方向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8 09:23:09

每經記者 黃鑫磊    每經編輯 魏官紅    

4441150888328483840.png

相關公司云創數據(835305,NQ)

核心競爭力:公司的整體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公共安全、環境監測、學科教育等領域,構筑出融核心技術創新和應用模式創新于一體的競爭優勢。公司擁有多項專利、軟件著作權、商標、域名等知識產權。

機構眼中的公司:優秀的大數據解決方案提供商,重視研發投入,深耕行業應用;是以大數據存儲與處理為核心業務的高新技術產業;在云計算、大數據、云存儲領域的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所屬概念: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

9034855089349888000.jpeg

初見張真,爽朗的性格,得體的談吐,讓人很難想到她常年與“數據”打交道。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二十多歲的張真便已走上企業管理崗位。2011年,張真成立云創數據,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長,10年后,她帶領的這家以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基礎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還被評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我們的產品有兩大主要方向,一是海量數據的存儲;二是海量數據的分析。目前公司主要業務是公共安全、學科教育和環境監測等。”近日,張真在接受《每經人物·專訪董事長》欄目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是云創數據數年的積累沉淀下來的、理解度最高、最契合的三個方向。

北交所設立后,更多目光瞄向精選層。而云創數據作為科技型企業,外界對其充滿好奇:云創數據如何以大數據公司的身份與其他行業進行合作?公司的核心技術優勢是什么?未來的發展方向又在哪里?如何看待北交所的設立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幫助……對于這些問題,張真在專訪中一一予以回應。

 

4866572974306811904.png

一起大案

“幫”公司打開了公共安全業務的大門

4712017891392108544.png

1995年,年僅25歲的張真上任南京月亮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一職,僅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做到了全國通用軟件銷售排行榜的前三名。如此年輕,又拿下如此驕人的成績,在外人看來,彼時的張真,正處于風頭無兩的時候。

但張真在日常經營中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即對公司管理的經驗還十分欠缺。因此,此后數年,張真選擇在北京科技大學攻讀戰略管理。2004年,張真拿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離開校園,張真在北京待了一段時間之后,選擇回到南京創業。

“我對南京一直有著很深的感情和非常好的印象。”張真表示,作為江蘇省會城市,南京吸引她的不僅是優良的營商環境,還有豐富的高校資源。她表示,在2011年前后,原本很多總部設在北京的IT企業紛紛將研發中心南遷,原因之一便是看中了南京是人才的集聚地,且具有成本優勢,而這也是她選擇在南京成立云創數據的原因。

5775048064014343168.jpeg

云創數據公司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

值得關注的是,南京市政府為云創數據的客戶之一。說起雙方的合作,就不得不提起發生在2012年初的轟動全國的“1·6南京槍擊搶劫案”,案犯周克華在南京市和燕路持槍殺人搶劫后逃走,引發南京警方全城搜捕。

“南京市公安局要迅速偵破該案,就需要將案發現場和周邊相關的監控資料匯集到一起,從而追蹤周克華的行動軌跡。”張真回憶稱,當時時間緊迫,云創數據接下任務后,公司所有人接連熬了幾個通宵,在一周內開發部署了6套云存儲系統供南京市公安局使用。

憑借協助破獲這起大案,云創數據也在公共安全領域打開了局面。隨后,通過自主研發的數據立方海量數據云處理技術,以及超大規模異構視頻融合、云視頻智能分析技術、真實現實感知與預測技術、復雜巨系統動態自適應優化技術等構成的智能云視頻監控軟件,云創數據形成了公共安全處理類解決方案。

近年來,在大數據存儲業務領域,云創數據向南京市政府、公安局部署交付多套cStor標準云存儲系統,承載海量非結構化數據;在大數據處理方面,公司參與了“‘智慧南京’視頻交換云平臺”、“宜昌‘雪亮工程’視頻云平臺”、“吉林地震應急系統”等項目建設。

1296172616249944064.jpeg

公司員工在演示云創數據在公共安全領域的大數據分析平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

資料顯示,云創數據構建的cStor超融合云存儲系統實現了與原有系統的融合,為上層系統提供底層的數據存儲服務支撐;同時,cStor超低功耗云存儲系統已得到了大規模應用落地,承載超一萬億數量規模的文件,并且一直穩定運行。

據公開發行書,2018年至2020年,云創數據的公共安全領域大數據處理業務收入分別為6365.66萬元、1.46億元、2.33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91.14%。而公共安全大數據存儲業務的前五大客戶的收入金額合計分別為5582.94萬元、5575.11萬元、6138.61萬元,占當期收入比例分別為30.13%、20.41%、16.90%。

為什么云創數據的公共安全相關業務收入占比較高?對此,張真解釋稱,這是因為與大數據行業本身的發展有對應性,最早有大數據的需求,即需要海量數據的存儲,需要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規律以輔助決策的就是政府部門。


8558796285604826112.png

疫情發生

與鐘南山院士團隊合作建模

2783097162338229248.png

除了面向政府部門的公共安全業務,云創數據在學科教育、環境監測等方面也都有布局。而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令公司在大數據與公共衛生領域相結合方面發揮出巨大力量。

據張真介紹,2020年2月初,云創數據受邀加入到鐘南山院士團隊,啟動了“公共衛生應急大數據分析預測支撐平臺”項目研究,對新冠疫情開展預測,并與鐘南山院士方面共同發表研究論文。

7933509877682126848.png

鐘南山院士團隊等與云創數據合寫新冠疫情預測論文 圖片來源:云創數據官網

“因為云創數據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方面有很深的積累,當鐘南山團隊找到我們,問我們能不能基于他們提供的一些新冠疫情現狀描述做出模型,來預測疫情的走勢時,我們毫不猶豫就同意了。”張真說,對疫情走勢的準確預測,是政府發布防疫政策的重要依據。

然而,彼時國內大部分城市做出了限制出行的決策,云創數據的團隊只能在線上與鐘南山院士團隊展開交流,這無疑給疫情預測建模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不過,云創數據總經理劉鵬率領團隊很快做出了相應的模型。

張真透露,當時新冠疫情已經暴發了幾個星期,而云創數據就是要依據這幾個星期內疫情的發展狀況、擴散速度、潛伏期等參數來建立模型,由于要素緊缺,公司還引入了2003年SARS病毒傳播的進程模型。同時,為了保障預測數據的準確性,云創數據團隊同時啟用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兩套算法框架,互相驗證調優,實現了精準預測。

“鐘院士在電視上發表的內容,比如什么時間節點是疫情高峰,預測大約在什么時候疫情會往下走,最后到疫情基本結束的時間點,也是基于云創數據的模型來完成的。”張真說道。

8075948635047611392.jpeg

云創數據董事長張真 圖片來源:公司供圖

而在環境監測領域,云創數據同樣做了積極探索,尤其是在“碳排放”方面,公司規劃了4個步驟,目前在“走行式監測”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解決方案,可以用相對最低的投入成本,追蹤碳排放超標的源頭。

據了解,傳統采用定點設備監測的方式已經無法實現對污染源的追溯與監控,而網格化監測的整體解決方案打開了環境行業的新市場。云創數據通過各類高性價比數據采集設備可以做到網格化監控,獲取海量實時數據并回傳至中心大數據處理平臺,結合數據挖掘與預測分析,實現數據的綜合展現與精準應用落地,同時支持環境數據預測、輔助決策等智能化應用。

因此,云創數據的環境監測業務基本是面向城市或某個地區,客戶也基本以當地環保部門為主。張真介紹稱,目前與公司合作的有江蘇環保廳、徐州賈汪工業園區、西安高新區、南京秦淮環保局等。

“要知道,檢測碳排放的設備是比較貴的,所以不可能全面部署。云創數據的方案是把設備放在車輛上,通過規劃路線,在某一區域內以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將碳排放超標的源頭找出來,這就是‘走行式監測’的意義。”張真表示,“走行式監測”看上去技術含量不高,實際并非如此,它需要極其精準的優化,其中少不了大量的人工智能算法。

 

5091390087620964352.png

研發增速

“軟硬件結合”持續優化收入結構

5722349272695584768.png

“我們的戰略優勢在于技術領先性,要保持這方面的優勢,就需要公司不斷加大投入。”張真表示,云創數據的研發投入在IT行業內相對較高,這是行業本身的特點,也是公司對自身的要求。

據公開發行書,大數據存儲與處理屬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及產品更新迭代較快。2018年~2020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325.05萬元、2881.48萬元、3260.03萬元,復合增長率達到18.41%。

8157703032266374144.png

數據來源:公開發行說明書 制圖工具:鏑數

云創數據2021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金額達到2065.19萬元,同比增長35.72%。此外,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68億元,同比增長22.90%;扣非凈利潤為1730.68萬元,同比增長24.37%。

其中,大數據存儲業務的營業收入為3339.52萬元,同比下降30.63%。云創數據解釋稱,系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所致,市場總體繼續保持穩健發展。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云創數據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存儲業務,2015年以前,公司原名為“南京云創存儲科技有限公司”。據張真回憶,2011年左右,國內云存儲行業剛起步,而部分外企以保障數據安全為由,提供的是價格極其昂貴的高端硬件。

“我們認為,即使再高端的機器,只要運轉起來都會有一定的損耗,也存在壽命限制,所以不能完全保障數據安全。”張真表示,當時云創數據的理念是用軟件來保障數據安全,其優勢在于大幅提高了數據安全性,且降低了用戶建設存儲平臺的成本。

在云創數據募資2.08億元擬建設的“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產品開發項目”中,一方面包括超低功耗的存儲載體,另一方面包括存儲數據安全,該部分便是由軟件來解決,而云創數據負責后者的研發設計,硬件生產則交由可靠的廠商完成。“公司更喜歡生產通用化的產品,這樣的產品呈現形式往往是軟硬件結合。”張真說道。

這種“軟硬件結合”的理念為云創數據打響了品牌。不過,公司的硬件銷售收入占比依舊不低,2018年至2020年,硬件收入分別為9970.02萬元、1.48億元、1.98億元,收入占比分別為53.80%、54.22%、54.41%。張真說,這主要是因為公司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和軟硬件一體化產品造成的。

1119476539926967296.png

軟硬件銷售和技術服務業務收入

圖片來源:公開發行說明書截圖

2021年半年報顯示,云創數據的大數據智能處理業務的營業收入為1.34億元,同比增長52.05%。

對此,云創數據表示將繼續加大重點行業領域內深度布局,強化智能算法研究與應用,穩步推進智能處理業務解決方案優化升級。

1042769451640503296.jpeg

“軟硬件結合”在汽車制造領域的應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

此外,張真表示,“軟硬件結合”的一個新方向是工業智能制造。如在汽車制造領域,云創數據通過“掃描+3D建模”方式,多光譜掃描儀對汽車零部件表面進行掃描并建立3D模型,然后與預建立的標準件3D模型進行對比,高度誤差超出預設閾值的區域即認定為缺陷區域,然后根據缺陷區域的點云分布判定缺陷類型和等級。據悉,這項技術可以將汽車零部件表面的檢測精度縮小到100微米,將檢測速度優化至1秒內,檢測準確率提高到99.3%。


8896908941168983040.png

十年發展

一直是市場和資本“兩條腿”走路

4320237402033874944.png

今年7月,云創數據膺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月26日,云創數據在全國股轉系統精選層掛牌,成為南京第一家精選層掛牌公司。

據悉,云創數據此次公開發行股票1740萬股,發行價格為20元/股,發行市盈率為39.88倍,募集資金總額為3.48億元,將用于“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產品開發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升級項目”等。

張真表示,公司從2015年掛牌新三板至今,已經完成3輪定增,在資本市場上,公司的熱度也一直較高,而在精選層掛牌后,她明顯感覺到熱度更高了,“投資者來接觸我們的頻率大約是之前的三四倍。”

另外,在張真看來,精選層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幫助和扶持有非常顯著的作用,一方面是可以保持公司技術的領先度,另一方面是肯定了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確定性和可能性,即對公司長期價值的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9月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官宣。證監會隨后表示,將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以現有的新三板精選層為基礎組建北京證券交易所,進一步提升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2859668493203244032.jpeg

云創數據董事長張真 圖片來源:公司供圖

張真認為,云創數據從2011年成立至今,一直是一個架構完整、思路清晰的團隊,秉承市場和資本兩條腿走路的策略,既要在市場推廣上用產品來說話,用銷售來推動公司的發展,又要用資本市場來加速公司的發展。

對于即將開市的北交所,張真表示,這是國家政策給企業的一個紅利,“我們之前一年多都是在對精選層的掛牌做相應的工作,當知道要成立北交所的信息后,對我們來說也很鼓舞,說明了國家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視,愿意幫助中小企業更好地成長。”

8056766952136639488.png

者手記|云創數據有聰明人 也在做精彩的事

“與聰明人一起做精彩的事。”南京市首家精選層掛牌公司云創數據的企業文化如此寫道,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低調務實,這似乎是IT企業的普遍特質,可它做的事卻令人印象深刻:遠一點,協助南京公安追蹤轟動全國的兇犯周克華的軌跡;近一點,幫鐘南山團隊建立新冠疫情形勢預測模型。

支撐云創數據不斷發展的是其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高額投入,近3年的研發費用累計達到8466.56萬元。要知道,在2017年,云創數據的營業收入還不到1億元。

張真認為,精選層一方面幫助企業保持技術的領先度,另一方面也是對公司長期價值的肯定,而北交所的設立更是說明了國家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視,愿意幫助中小企業更好地成長。

我們希望,隨著掛牌精選層企業的數量不斷擴大,這批創新型中小企業能夠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基石。

記者:黃鑫磊

編輯:魏官紅

視頻:祝裕

視覺:劉青彥

排版:魏官紅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出中文字幕欧美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午夜福利 |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