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平安健康險董事長朱友剛:健康險面臨“峽谷式”競爭,新階段必須走專業化道路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0 09:25:57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廖丹    

近年來,在重疾險、百萬醫療險的帶動下,國內健康險保費收入增勢強勁。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1年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691.72億元,到2020年,健康險的保費增長約11倍,已經達到817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1.57%。

自2016年誕生后,現象級產品——百萬醫療險很快成為健康險增長的新動力。相對于動輒數千元的傳統保險,百萬醫療險普惠性優勢極為突出,數百元的保費就能撬動百萬級的保額,也吸引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加入競爭。根據艾瑞咨詢測算,2019年中國百萬醫療險保費收入規模超過340億元,同比增長102.9%,到2025年,百萬醫療險的保費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

在不斷變化的健康險市場,百萬醫療險下一步該怎么走,平安健康險董事長朱友剛在近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風險管理是我們重大的挑戰。從醫療險的經營規律來看,每年賠付率上漲6~10個百分點,經營到四至五年賠付率接近70%水平。”在其看來,醫療健康險的經營必須走專業化道路,除了做保險,還要懂醫,要知道怎么去管

7864719841298821120.jpeg

平安健康險董事長朱友剛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879084189058830336.jpeg

 到2025年健康險市場規模將翻一番

3787303471123677184.jpeg

從2010年到2016年,健康險的增速從原來的個位數迅速攀升至2015年的51.87%,健康險保費收入也從百億上升到了千億級別。這一時期,健康險的發展從探索期進入成長期,商業保險公司參與基本醫保經辦、全面參與大病保險,健康險市場更為豐富。此后,百萬醫療險出現,健康險進入到了“百家爭鳴”的2.0階段。

3892315685608982528.png

縱觀近十年的發展歷史,2020年健康險保費已達8173億元,是2011年的11.82倍;2021年前7個月,健康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5717億元,據市場人士預估,今年健康險年度保費有望沖擊萬億元大關。

2797771100037150720.png

同時,健康險保費在人身險保費中的占比也在逐年升高。從2011年的7.12%一路增長至2021年前7月的24.81%,已占據了人身險市場中近1/4的體量。

7468482720281468928.png

健康險快速增長背后,離不開國家政策、行業創新、個人健康意識增強等多方因素共同推動。

從政策層面看,2019年11月,新修訂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發布,鼓勵健康管理服務與保險產品融合創新,提升健康保險的服務價值和客戶體驗。

2020年4月,《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引入費率調整機制,明確傳達了鼓勵發展長期醫療保險的積極信號

我們初步判斷,到2025年,健康險保費收入會在去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朱友剛表示,從全球來看,不論是健康險密度還是深度,中國與全球平均值相比還有兩三倍的市場增長空間。未來幾年,隨著2030健康中國戰略深入實施,以及醫保改革、醫療健康教育深入,健康保險的需求空間非常廣闊。

《2019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職工醫療保險的住院醫保實際報銷比例為75.6%,個人支付24.4%;城鄉居民的住院醫保實際報銷比例僅為59.7%,個人自付占比40.3%,整體個人衛生現金支出占比28.4%。

7436742021434333184.png

3552297324124851200.jpeg

 做出差異化比短期拼價格更有價值

3386447536747682816.jpeg

朱友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健康險是一個大概念,既包括靠“三差”(死差、費差、利差)賺錢的重疾險,也包括更為復雜的醫療險。而醫療險長期經營的難點在于,對疾病風險、醫療風險以及費用精準管控,持續降低死亡螺旋風險。在朱友剛看來,國內在醫療險領域的探索也就是近五年的事情。

2016年5月,平安e生保問世,通過幾百元的保費撬動上百萬元的保額,橫掃了健康險市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7.71%,成為健康險市場近十年來的同比最高增速。作為中國百萬醫療險的開創者,平安e生保此后數次升級,持續擴容保障和服務。

談及百萬醫療險初期的探索,朱友剛總結道,基本上走的是以“保險保障”為驅動的行業發展路徑。隨著監管出臺了支持健康保險以及促進健康管理服務的一系列文件,公司向“保險保障+服務”驅動轉向,到今天消費者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保險保障+服務”,而是不生病、晚生病、少生病,如果生了病要快速康復,成了買健康保險最核心、最本質的期待和需求

“從消費者角度看,隨著疾病發生率、發生時間和疾病種類的不斷變化,消費者追求的是健康險后續一整套服務的支撐和持續回饋,健康險行業需要從產品和服務這兩個矩陣重新搭建體系,來解決消費者的問題。”朱友剛表示。

2021年,平安e生保推出了全家福,家庭共享1萬元免賠額;平安e生保·大灣區版覆蓋港澳地區就醫服務。近日,升級的平安e生保2022在行業中率先納入CAR-T療法,解決了先進療法不可及的問題。

朱友剛指出,當前,健康險發展還是起步階段,更多保險公司進入到這一市場,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導廣大消費者來認知健康險——是家庭美好生活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他看來,對于平安健康險而言,要做出差異化,真正解決消費者的問題,以此去開發和創造需求和產品,比短期拼價格更有價值。

3585129742717038592.jpeg

 健康管理與健康保險是一體兩面

7224972800772121600.jpeg

盡管市場前景一片光明,但是也正面臨著“峽谷式”的競爭。如果忽視健康險經營規律,則無法適應新發展環境。根據公開信息披露,2020年19家險企的短期健康險綜合賠付率超過了65%,其中6家的賠付率甚至超過了100%

“從醫療健康險的經營規律來看,每年賠付率上漲6~10個百分點,經營到四至五年賠付率接近70%水平。”朱友剛強調,醫療健康險的經營必須走專業化道路,從而推動健康險行業長期穩健、高質量發展

在朱友剛看來,醫療管理服務和健康生活服務是“本”,基于此來構建醫療健康服務驅動平臺。健康險專業之路的背后,是以醫療健康管理為驅動的保險保障,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醫療健康管理實實在在的體驗,這才是“健康中國2030”所需要的健康服務,也是實現健康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一環。

健康管理從健康保險誕生起就與之息息相關,它是一體兩面。”朱友剛表示,“我們經常說要治未病,不能等到客戶生病的時候才去提供財務保障和風險管理,應該是在客戶生病的時候,以及生病前和不生病的時候我們能做什么。”

走“保險+管理式醫療”的專業化道路,保險公司需要與醫保、醫院、醫藥等幾方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加強數據連接,建立一張健康生態網,從“保疾病”向“保健康”轉變,從被動賠付變為主動的事前管理

作為中國平安“大醫療健康”生態下的重要保險支付方之一,平安健康險深耕健康險領域,通過多年布局,目前已形成“保險保障+就醫服務+健康管理”的業務模式。目前,已建立起中國乃至世界領先的合作醫療網絡,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及地區,80萬名醫生,合作醫院、診所超10萬家;在國內,平安健康險已與61家全國排名前 100綜合醫院建立合作關系,其中排名前十的綜合醫院覆蓋率已達90%,4個省市實現100%覆蓋。

經營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平安健康險的保險業務收入從2016年的7.88億元發展到了2020年的122.08億元;健康管理服務收入也從2.5億元一路增長至10.65億元。凈利潤從2017年的1.56億元升至2020年的5.95億元,進入穩定盈利期。在朱友剛看來,應從醫療健康服務體驗的角度來解決業務增長的問題,而不是就保險談保險的增長。

2367362509521056768.png

朱友剛堅信,中國能做出來比聯合健康集團更優秀的、更具有標桿性和引領性的醫療健康服務。“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一條新時代特色的健康化保險之路。”他稱。

5600550695517465600.jpeg

 健康險3.0階段必須走專業化道路

8503939741136879616.jpeg

2020年1月,中國銀保監會等13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商業健康保險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

2020年開始中國健康險進入了開啟專業化道路的“3.0時代”,其發展也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需要用新理念來打造新時代。在朱友剛看來,未來十年,健康險公司需要打造的專業能力包括,專業人才、專業分群、專業定價、專業產品、專業醫療、專業理賠、專業服務。

以專業人才為例,未來需要打造“醫療+科技+保險”的“334”專業隊伍。首先30%是醫療、醫藥、健康管理的專業人才;其次30%是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人才;其余的40%則是保險精算、產品營銷人才。

業內展望,未來不同客群需求將分化,健康險公司需借助科技細分客群,提供定制化健康管理服務,重點關注慢病人群、老年人群等特殊人群,并針對特定療法、人群,開發特色健康險產品。

所謂的專業分群,應基于客戶特征、價值、需求等多維度,挖掘客戶需求和偏好,智能輸出客戶產品及策略,匹配立體、全面的多層次產品。

專業定價,則是運用大數據機器學習構建精準定價模型,實現不同地區、不同人群差異定價;

專業產品方面,構建產品工廠,開發真正解決全民健康保障需求的產品。朱友剛表示,“接下來,平安健康險將根據消費者不同的需求,進行分層分類分級,以更好的解決客戶場景化的需求。”

專業醫療方面,需要建立完整的社商醫療大數據平臺,并在此基礎上構建AI醫療知識圖譜,實現更加精準、高效的醫療診斷;

專業理賠方面,要聚合各類風控數據,打造智能理賠風控模型,助力打擊社商保險欺詐,緩解社會“醫療通脹”;

專業服務方面,要打造智慧運營體系,用科技支撐,實現有溫度的、便捷簡單的健康服務。

據了解,在強大醫療網絡資源基礎上,平安健康險可為客戶提供多項特色服務:覆蓋超過50個城市,1061家醫院的預約+直結結算服務;覆蓋10大城市超過42家醫院的高端駐點服務,駐點人員可全程陪同就診;10個工作日內安排全國頂尖醫院的住院就醫服務;5個工作日安排全國頂尖醫生的第二診療意見服務以及輻射海內外的全球緊急救援服務等。

記者:涂穎浩

編輯:廖丹

排版:廖丹 王蜀杰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中文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 亚州另类欧美综合一区 | 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 | 久久秋霞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久操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