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19 11:45:26
◎10月18日下午,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香港金管局和澳門金管局分別公布了獲批參與跨境理財通的首批試點銀行名單,內地有20家銀行,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分別有19家和7家銀行。
◎據初步統計,19日上午業務開通一小時后,大灣區境內9市、香港和澳門均已有業務體現。內地代銷銀行已成功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為港澳個人投資者辦理“北向通”投資資金入賬41筆,涉及金額249.6萬元。
每經記者 潘婷 每經編輯 陳旭
10月19日上午,“跨境理財通”首批業務成功落地。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數據顯示,業務開通一小時后,大灣區境內9市、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均已有業務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8日下午,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香港金管局和澳門金管局分別公布了獲批參與跨境理財通的首批試點銀行名單,內地有20家銀行,香港和澳門分別有19家和7家銀行。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是人民銀行牽頭推動的又一項金融創新舉措。試點堅持市場驅動,在宏觀審慎和資金閉環管理的框架下,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居民便捷地跨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進行跨境資產配置。
10月11日,《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正式生效。
10月18日,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公布的名單顯示,截至10月18日,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招商銀行深圳分行、平安銀行深圳分行等20家銀行已完成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報備工作。
此外,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分別有19家銀行、7家銀行成為首批試點銀行。
19日上午,粵港澳大灣區三地居民紛紛爭飲“頭啖湯”,實現了首批業務成功落地,“北向通”和“南向通”業務同步開展,業務落地的銀行覆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
據初步統計,19日上午業務開通一小時后,大灣區境內9市、香港和澳門均已有業務體現。內地代銷銀行已成功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為港澳個人投資者辦理“北向通”投資資金入賬41筆,涉及金額249.6萬元。內地合作銀行通過代理見證服務,協助港澳銷售銀行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個人投資者開立“南向通”投資戶115個,成功匯出投資資金8筆,涉及金額39.8萬元。
特別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南沙自由貿易試驗區牢牢把握國家賦予的建設先機,在“跨境理財通”首批試點業務落地中積極部署、率先垂范,通過線上簽約、代理見證開戶、線上風險測評、遠程購買產品等全流程遠程辦理服務。
平安銀行私人銀行總裁李明對記者表示:在“布局大灣區,邁向國際化”戰略規劃下,平安銀行將持續支持大灣區建設,推動大灣區金融服務業的融合匯聚、協同發展,助力國家深化金融改革開放。
一直以來,市場對“跨境理財通”保持了較高的關注度,試點落地首日呈現覆蓋范圍廣、主體類型多、業務品種豐富的特點,進一步彰顯金融業對外開放窗口示范效應,為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積累經驗。
以交通銀行為例,交行“跨境理財通”服務支持線上簽約、“南向通”代理見證開戶、線上風險測評、線上信息查詢及產品購買等,并將通過系統、業務辦理流程和渠道的不斷優化,為大灣區投資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跨境投資體驗。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包括匯豐30多家“跨境理財通”中心在內的零售網點可提供開戶服務。“北向通”客戶在香港匯豐開立匯款戶后需前往內地網點開立投資戶,已在大灣區內地匯豐網點開戶的香港客戶則無需親身前往,在任一匯豐香港網點即可完成投資戶的開立。
深圳市中心支行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深圳中支將繼續發揮好金融改革主力軍作用,穩妥有序開展創新試點。積極開展“跨境理財通”試點宣傳,指導銀行依法合規展業,與港澳金融管理部門一同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支持市場主體用足用好金融改革的政策紅利,以實際行動推動粵港澳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的建設。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