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丨數字文明是全球合作、全民共享、數字向善的文明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12 14:19:55

每經特約評論員 盤和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近日落幕的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主題是“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今年的“烏鎮峰會”圍繞全球網絡空間焦點熱點設置20個分論壇。在保留傳統特色論壇基礎上,聚焦5G、人工智能、開源生態、下一代互聯網、數據與算法等網絡技術新趨勢、新熱點設置新的議題,充分回應國內外各方對數據治理、網絡法治,以及對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互聯網公益慈善與數字減貧、全球抗疫與國際傳播等的普遍關切。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首次以文明的提法去定義數字生活,定義數字未來。

國家領導人在給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賀信中指出,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國際社會迫切需要攜起手來,順應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新文明、新格局:數字文明是全球合作的結果

古代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似乎每個時代都可以用文明來命名,但卻很難給文明下一個確切的定義。文明雖難以定義,但也不是不能描述,以農業文明為例,它是以農業為中心的一系列生產生活的組織方式,其中包括基礎的技術框架,制度安排、生產關系結構。從這個角度看文明,工業文明就很容易理解。工業文明以工業替換了農業文明中農業這個中心,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為主要基礎的技術框架,輔之以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新的生產關系結構。

數字文明以數據為中心,形成了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新技術框架。在制度建設上,數字政府、數字治理逐漸發展,數據驅動下的新制度安排正在快速形成。同時,數字技術改變下新的生產關系也在形成,區別于工業時代的資本驅動,數字時代的雇主雇員關系也有了新的發展,疫情期間共享員工的出現便是典型的例證。

數字文明不是一個省的文明,也不是一兩個國家的文明,而是全體人類的文明。

國家領導人在賀信中強調,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擔起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責任,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效能,優化數字社會環境,構建數字合作格局,筑牢數字安全屏障,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來沒有哪個國家能將文明限制在一國之內,不論是處于鼎盛時期的中國唐宋王朝,還是工業革命起源地英國,抑或是后來居上的美國。當然,進入現代文明后,發達國家可以通過技術、金融的壟斷去限制其他國家的文明進程,但歷史洪流浩浩湯湯,阻礙并不能夠阻止。中國一貫的態度是要讓所有國家享受到發展的紅利,對待發展的思維是做大蛋糕,而非搶食蛋糕。

實際上,數字時代對于網絡化的需求也制約了國家為謀取私利限制技術溢出,阻礙他國文明進程的行為。數字時代比之前任何時代都需要規模經濟,作為數字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數據的價值只有通過匯聚才能發揮作用,所謂的數據壟斷也僅僅是為了獲取利益而進行的損人不利己行為,人為拉低了數據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數字文明只有當普及至世界的各個角落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新文明、新氣象:數字文明是數字生活的共享

數字文明不是年輕人的文明,也不是高層精英的文明,而是老少皆宜、城鄉皆宜的文明。

結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以及CNNIC公布數據可以看出,截至2020年12月,45歲及以上中老年群體的網絡普及率為62.8%,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群體的網絡普及率僅為38.6%,相較于全國總體網絡普及率的70.4%仍有較大差距。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空巢老人不斷增加,中老年群體面臨著更多的生活困難。本應寄予厚望的互聯網不僅沒有起到幫助,反而增加了中老年群體的學習成本,因不會用APP而導致的出行難、購物難、看病難成了新的老年人生活難題。如果文明的進程是以放棄一部分人為代價,這樣的文明是退步的。

在互聯網適老化運動的推動下,各互聯網大廠相繼推出生活服務類APP嘗試去解決中老年群體生活問題,輿論也在不斷鼓勵家庭內部的互聯網教育,呼吁家人幫助中老年人學習使用一些日常的APP,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互聯網適老化有了明顯的改善。

除了年齡帶來的數字鴻溝,發展的數字鴻溝同樣存在。在數字發展方面,城鄉差距,東中西部差距也都是未來需要一步步解決改善的。就目前城鄉數字化進程來看,鄉村的數字化建設明顯滯后,全面脫貧到鄉村振興,關鍵一步便是推進農村數字化水平的提高,實現農業生產數字化,農村生活智能化,農民生活便利化。

新文明、新挑戰:數字文明是數字向善的過程

數字文明不是利益為先的文明,也不是獨善其身的文明,而是全民向善的文明。

互聯網是數字向善的窗口。數字時代的一個重要改變是降低了信息的傳播成本,傳統媒體紛紛增加了互聯網部門,加速媒體的數字化轉型。從前人們只能被動地接受電視與報紙所傳達的新聞。今天,隨便敲幾下鍵盤,或在手機上動動手指便能得到最新、最全的信息。

數字技術是數字向善的工具。“止于至善”是人類苦苦追尋的最高境界,科技作為工具承載著使用者或開發者的價值判斷,從這個意義上講,科技也是在追求止于至善。然而,部分互聯網企業利益為先,利用大數據“殺熟”,掠奪消費者所享有的數字紅利,顯然違背了數字技術的發展初衷。除了大數據,本應便捷人們生活的算法也受到一些企業的利用。今年8月2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相應的法律法規也相繼出臺,其目的便是要讓數字技術成為數字向善的工具,讓數字技術真正惠及廣大民眾。

企業是數字向善的主體。2020年1月11日,騰訊研究院主辦了第三屆“科技向善”年度論壇。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在會上說道:在目前的技術實現和數字社會普惠的目標之間,以人為中心的善可以作為標桿和指引。科技向善是通往一個普遍、普惠、普世的數字社會的一個路標,在這個過程中,科技向善是千里之行的實踐。

除了騰訊,美團在適老化生活服務應用上作了很大努力,阿里的物流網絡建設推動鄉村生產生活發生了巨變。這是企業從社會責任出發所作出的努力,但卻成為詮釋數字向善最好的注腳。

數字文明是數字技術推動下有別于工業文明的人類發展新進程,是全球參與、全民共享,技術向善的總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国产蜜 | 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