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30 21:22:15
近日,國開泰富基金66.7%股權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轉讓,掛牌價格為3.7億元。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又見基金公司股東擬清倉其持有的基金公司股份。
近日,國開泰富基金66.7%股權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轉讓,掛牌價格為3.7億元。記者注意到,66.7%股權的持有人正是第一大股東國開證券,如果最終轉讓完成,國開證券將不再持有國開泰富基金股份。
而從受讓方的條件來看,要求還是比較高,除了財務條件要過硬,還要符合基金公司“一參一控”的要求。
擬3.7億元清空國開泰富基金66.7%股權
近日,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的一則掛牌項目顯示,國開證券作為轉讓方,擬轉讓其持有的國開泰富基金66.7%股權,轉讓價格約為3.7億元。
從國開泰富基金的股權結構來看,共有兩位股東,其中國開證券持股66.7%,國泰證券投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3.3%,若此次轉讓最終完成,國開證券相當于清空了國開泰富基金的全部持股。
評估價值方面,評估機構給出的轉讓標的對應評估值正好就是3.7億元,也就是說,該掛牌轉讓的價格并未出現折溢價的情況。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國開泰富基金資產總計約3.5億元,2020年營收2724.08萬元,凈利潤-999.03萬元。另截至2021年6月底,國開泰富基金資產總計約3.3億元,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053.36萬元,凈利潤-793.04萬元。
對于此次清倉基金公司股份,國開證券此舉被看作是繼續剝離零售業務的又一個動作。
猶記得去年底,國開證券將其持有的九家證券營業部資產及相關權益項目轉讓給浙商證券。雙方定于2021年10月15日清算完成后,實施九家證券營業部客戶整體遷移合并,將相關客戶整體遷移合并入浙商證券。
受讓方要求條件高
與其說是剝離零售,其實從相關數據來看,和國開泰富基金一直以來發展不順利,又面臨持續虧損不無關系。
從上述的財務數據就可以看出,即使是在權益較好的2020年,國開泰富基金依然虧損,而今年上半年的虧損已經快趕上去年全年了。
另外,從國開泰富基金成立以來的情況來看,該基金公司自2013年7月成立以來,已經有8年多的時間,但是公募基金每個季度末的管理規模一直難以突破20億元,進入2018年之后,管理規模進一步滑落到10億元以內。
即使是在權益大發展的2019年和2020年,國開泰富基金旗下基金規模也繼續萎縮,并且旗下基金陸續清盤,截至今年6月底,國開泰富基金旗下的管理規模僅剩余0.68億元,全部來自于一只貨幣基金。
從目前國開泰富基金的情況來看,這其實就是一家“空殼”的基金公司,對于接盤方來說,好處在于沒有什么包袱,相當于直接買了一個公募牌照,并且擁有控股權,挑戰在于雖然買了一個牌照,但是在投資者心目中,品牌認可度有待提升,當然如果新股東能夠引進一些明星基金經理,或許也能發生大的改變。
但是從受讓方的條件來看,此次轉讓也不是有錢想買就能買,開出的受讓方條件還是比較高。
信息顯示,受讓方的財務要求是注冊資本不低于100億元人民幣、凈資產不低于1000億元人民幣、營業收入不低于500億元人民幣、凈利潤不低于100億元人民幣;意向受讓方為非金融企業的,原則上年終分配后凈資產達到全部資產的40%、權益性投資余額不超過本企業凈資產的40%;另外,還要求資產負債和杠桿水平適度,凈資產不低于實收資本50%、或有負債未達到凈資產50%、不存在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情形;以及需具備與基金管理公司經營業務相匹配的持續資本補充能力。
從這些要求來看,基本上就把一些中小公司排除在外了,除此之外,還要求意向受讓方受讓標的股權后符合“一家機構或者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機構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的規定。而這個條件,也基本上把很多目前其它基金公司的大股東限制住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