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場景匯-首頁

每經網首頁 > 場景匯-首頁 > 正文

專訪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總裁郭秋杉:中國生物醫藥創新力崛起,當下技術成果轉化需要系統性支撐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4 20:26:42

今年8月,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宣布啟動,這是上海生物醫藥基金旗下專注“從0到1”階段投資機會的早期基金,由上實集團、上海醫藥、國方資本共同發起設立,該基金將重點聚焦前沿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

每經記者|姚亞楠    每經編輯|葉峰    

今年8月,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宣布啟動,這是上海生物醫藥基金旗下專注“從0到1”階段投資機會的早期基金,由上實集團、上海醫藥、國方資本共同發起設立,該基金將重點聚焦前沿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

從令人振奮的科學發現到創新的商業應用與產品,技術成果轉化作為其中的關鍵一環,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近日的專訪中,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總裁郭秋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生物醫藥領域中國的原始創新能力在近些年快速提升,在生物創新藥、免疫療法、基因細胞治療等細分領域我們有頂尖的基礎研究與科學發現,也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儲備與平臺。但與海外成熟市場相比,我國醫藥醫療創新成果轉化體系的建設處于相對早期,也并不完善,當下在前沿技術轉化為生產力過程中,仍然面臨高校院所專利轉化機制不清晰、連續創業者、職業經理人等技術轉化人才儲備不足等挑戰。

早期投資競爭激烈 探索生物醫藥轉化“上海方案”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2020年12月,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宣布啟動,今年為什么再專門設立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

郭秋杉:單獨再設立這樣一只基金是為了更好配合生物醫藥領域天使與早期投資的特點和需求,早期投資在篩選項目時關注的范圍相對更廣,對科研院所的前沿技術和創新成果的嗅覺要更敏銳,對目標項目的響應速度和決策效率也要求更快,尤其是近幾年來,生物醫藥行業關注度持續攀升,早期投資競爭也呈現白熱化狀態,所以我們單獨設立了創新轉化基金并組建專業的團隊來做好這件事。

從宏觀層面來看,創新成果轉化是國家戰略也是上海戰略,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市重點發展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上海既是原始創新的高地,工業界人才也非常豐富,產業體系與產業鏈較為完善,我們希望在這里發掘更多具有國際引領水平的生物醫藥原始創新技術,并結合產業資源與臨床轉化資源實現在上海的就地轉化。

NBD:除了早期投資之外,你們還要花大量的精力做創新孵化,這對投資人和團隊有什么特殊要求嗎?

郭秋杉:對前沿技術的嗅覺和敏銳度要求更高,要做好創新轉化,需要對特定技術領域、適應癥、靶點保持長期耐心的關注,我們日常會閱讀大量文獻,甚至依據關鍵字去搜索細分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尋找到這些科學家或技術突破,這是一個認識長期積累的過程。此外,我們也要與成熟藥企的研發與BD部門、臨床醫生與工業界專家等多方保持良好的溝通,以判斷技術是否有切實的臨床價值與商業潛力,在合適的時間點為技術轉化與項目發展做路徑選擇,并精準鏈接資源。

為了更好鏈接創新生態圈內各類型創新主體、服務主體,未來我們有計劃再建立一支具備核心孵化能力、轉化全周期支持能力的團隊,以保證各創新要素的高效互動協作,信息流動暢通,提升運營效率。

中國生物醫藥創新力崛起 當下技術成果轉化仍面臨一定挑戰

NBD:根據您的觀察,在生物醫藥的哪些細分領域,中國高校的研究成果競爭力和商業轉化潛力比較強?

郭秋杉:我們過去長期在科研院所做技術搜尋和評估,比較強烈地感受到生物醫藥領域中國的原始創新非常活躍,在生物創新藥、免疫療法、基因細胞治療等細分領域我們也有頂尖的基礎研究和科學發現,具備很強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儲備與平臺。在診斷與醫療器械方面,得益于工程師紅利,國內企業對新技術的掌握和迭代創新速度也非常驚人,逐步從跟隨、趕超到引領。

這一方面源自國家對原始創新的重視,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基礎科研環境越來越好,在海外接受過嚴謹學術訓練的科學家愿意回國尋找好的發展機會,原始創新人才更加豐富。并且,中國人口基數巨大、市場廣闊,民眾醫療健康支付能力提高與社會支付體系不斷完善,因此,我們對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的原始創新轉化充滿信心。

NBD:您此前曾成功主導過諸多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技術成果轉化工作,當下國內前沿技術成果轉化的難點和痛點主要有哪些?

郭秋杉: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遇到的挑戰主要有三點:首先是在專利轉化方面,高校院所是原始創新的主陣地,每年會產生大量的專利技術,但當下還未形成一套具有廣泛參照意義的轉化機制,能夠順暢且規范地將專利從學術界過渡到產業界,不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處理方法不盡相同,大多一事一議。當然,國家正努力營造鼓勵轉化的氛圍,也出臺了一系列激勵轉化的措施,但要想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多方共贏的轉化機制,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也需要把問題進一步細化,包括高校如何參與、怎么分享轉化收益、專利的定價等等。

參照海外的經驗,上世紀80年代美國《拜杜法案》的誕生明確了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屬,極大激勵了高校院所的專利申請與授權轉化的熱情,《聯邦技術轉移法》等一系列鼓勵中小創新企業參與創新轉化的法案頒布,也極大推動了產業界與學術界的聯手,學術科研優勢逐步轉化為工業制造和經濟的優勢。

其次,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的連續創業者與商業轉化人才供給不足,有些科學家并不擅長處理工業與商業問題,在技術成果轉化過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匹配對技術理解,且資源組織能力全面的公司管理者或聯合創始人,而目前國內這方面的人才儲備并不充足,處于第一個創業周期的人才也需要時間積累經驗。

第三點挑戰在于基金投資是追求財務回報的,但事實上,從科學發現或者技術突破到天使投資之間其實還存在一段缺口,即所謂的概念驗證階段,這一階段無論是資金、實驗載體條件、專業技術人才目前也都供給不足,我們正在考慮如何設計一個新的機制,協調各方資源在這一階段給予科學家一定的支持,幫助其完成這一步的跨越。

重倉First in class創新藥

NBD: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未來會重點關注哪些投資機會?投資策略是怎樣的?

郭秋杉:生物醫藥領域的技術創新和迭代速度不斷加快,我們認為技術突破能創造新的增量市場,同時也一定程度改變或影響原有市場的商業格局,我們將對新機制、新靶點及其相關研究方法學等有待突破的領域保持長期關注,對能為疾病診斷和新興治療手段帶來效率提升和瓶頸突破的技術跨界與技術融合提供探索機會。同時,我們相信產業協同與創新生態對投資的支撐力量,未來我們將積極拉動被投企業與龍頭藥企,以及被投企業之間的聯合研發與上下游技術合作,創造產業鏈協同聯動價值,以提升轉化效能。

NBD:國內創新藥龍頭恒瑞醫藥近日在半年報中提到,生物醫藥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研發、人力、生產等成本快速上漲,生物醫藥創新面臨嚴峻挑戰,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郭秋杉:過去由于市場或投資環境的引導,企業更愿意做看上去穩妥的管線,這樣就會出現某些賽道和靶點過于集中甚至扎堆的現象,大家都想利用中國的臨床及執行力優勢去做快速跟進,但如果都在類似的靶點和適應癥上爭搶機會,優勢也可能最后轉變為劣勢,給患者帶來的臨床收益卻很有限,商業回報就無從談起了,這不是一個良性的競爭。

今年7月,國家藥監局審評中心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提到新藥研發應以為患者提供更優的治療選擇為最高目標,當選擇非最優的治療作為對照時,即使臨床試驗達到預設研究目標,也無法說明試驗藥物可滿足臨床中患者的實際需要,或無法證明該藥物對患者的價值。這將影響me-too類藥物上市的速度和獲利能力,而利好First in class的藥物研發,逐步推動資源向這一領域傾斜。

此外,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First in class的稀缺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早期投資風險相對更高,但平衡投資風險也可以不用靠重倉me-too或me-better等保守的管線資產和項目來實現,通過布局不同賽道、不同技術成熟度產品或平臺同樣可以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并為基金帶來穩健豐厚的財務收益。

長按識別二維碼,前往“場景匯”APP

免責聲明:每經路演·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 郭秋杉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色欧美色2019在线 | 亚洲精品国男人在线视频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国产 | 免费在线观看网站亚洲 | 色在线中文字幕大 | 五月天婷婷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