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2 09:05:41
◎上周,總共有15家公司被安排上會,其中13家過會,1家未通過,1家被暫緩表決。上會時,發行人的持續經營能力以及財務數據合理性等問題,依舊成為主要關注點。
◎盡管本周有中秋節假期,但仍將有10家公司迎來上會,上會節奏絲毫未有減緩。具體來看,主板市場將迎來鎮洋發展、富佳實業兩家公司上會,科創板和創業板則將有亞虹醫藥等8家公司迎來上會。
◎本周,由于恰逢中秋節假期,A股僅有3只個股將迎來申購,且全部安排在周五一天。具體來看,預計發行價為45.51元/股的麗臣實業,將是一只不錯的“肉簽”。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張海妮
一家公司從上市資料獲受理,到發行,是一條漫漫長路,也是一次修行之旅。有的公司速度空前,20多天就過會;有的公司在半途,就主動撤回申報材料,打道回府;還有公司因各種不規范操作被曝光,最終被扯下畫皮……
目前,A股實行注冊制的是科創板和創業板。一般來說,注冊制下,會經歷多輪“問詢-回復”的反復。之后,有倒在上市委會議上的公司,也有提交注冊不成功的,更有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終止上市路的。而對于適用核準制的公司來說,一般是“受理-上會”,上會通過,招股;上會未通過,就重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過會、被否及新增材料獲受理的公司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上周(9月13日~9月19日,下同),總共有15家公司被安排上會,其中13家過會,1家未通過,1家被暫緩表決。上會時,發行人的持續經營能力以及財務數據合理性等問題,依舊成為主要關注點。
與此同時,經過前期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后,針對注冊制下新股發行機制的修訂已完成,并在上周予以了公布。中國證券業協會也同時發布了相關網下投資者管理規則,進一步加強網下投資者的自律管理。新股發行中機構詢價報價正式迎來強監管,“機構抱團”打新等行為也將遭遇重拳打擊。
此外,本周(9月20日~9月26日,下同),盡管時逢中秋節假期,但仍將有10家公司迎來上會,其中包括概倫電子、吉凱基因等行業內明星企業。
上周,A股有15家公司迎來上會,除了1被否、1家暫緩表決外,其余13家公司全部過會。其中,三羊馬、運機股份、黎明智造3家過會公司擬上市滬深主板,其余10家過會企業擬上市注冊制下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包括號稱“光刻機第一股”的華卓精科等。
在上述13家企業的上會現場,證監會、交易所上市委的關注重點,還是聚焦于發行人的持續經營能力和財務數據合理性性。
在持續經營能力方面,包括涉及源于多個方面的風險,比如,三羊馬、黎明智造被問及在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方面的風險;三羊馬、奧揚科技被問及業務獨立性方面的風險;三博腦科和必易微被問及合作糾紛或技術權屬糾紛給公司持續經營帶來的影響;泰恩康被問及如授權廠商違約帶來的不能得到充分救濟的風險;三羊馬、奧揚科技被問及業績下滑等背景下公司經營穩定性和業務持續性方面的風險;三羊馬被問及經營模式是否具有持續性方面的風險;黎明智造、運機股份、祥明智能還被問及產業發展趨勢、政策環境變化、國際貿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帶來的經營風險。
在財務數據合理性方面,上會企業被重點關注的,主要涉及收入確認的合理性,毛利率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存在差異的合理性,應收賬款減值風險識別和計提是否充分等。
此外,信息披露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以及交易所信披要求,股權結構是否清晰,以及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等,也同樣成為證監會、交易所上市委所關注的問題。
上會企業“15過13”,過會率也從前一周的100%下滑至不到9成。
在上周15家上會企業中,擬上市科創板的海和藥物成為唯一一家被否的企業。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成立于2011年的海和藥物,主要從事抗腫瘤創新藥物的開發、生產及商業化。而截至招股書(申報稿)簽署日,海和藥物主要產品仍處于研發階段,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和銷售業務,因此其近年來也仍處于持續虧損的狀態。
但從上會時被問詢的情況來看,相較于目前的盈利情況,上市委更為關注海和藥物的核心產品的開發預期,在臨床試驗和上市審批方面的風險,以及海和藥物在產品研發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上周,進入黃榜的企業僅有2家。其中,才府玻璃為上會被暫緩表決,寬創國際則是選擇了主動撤回。
上述2家企業中,擬上市深市主板的才府玻璃此前被質疑較多。
才府玻璃主要從事日用玻璃包裝容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具體來說,公司主要生產酒水瓶。而根據招股書(申報稿),已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才府玻璃,本科及以上員工數量的占比僅為3.61%,高中及以下員工數量占比超過90%。
與此同時,啟信寶顯示,作為才府玻璃2020年的第一大供應商,年銷售額達數千萬元的德清縣金雷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德清縣金環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從業人數卻分別僅有3人和2人。
此外,才府玻璃在2019年和2020年也連續遭遇增收不增利的尷尬,產能利用率不斷下降至約8成,在此情況下,才府玻璃卻希望通過IPO募投項目大幅增加產能。
事實上,在此之前的2019年,才府玻璃也曾沖刺過IPO,但最終以主動終止(撤回)匆匆結束了IPO之旅,在將保薦機構由國信證券更換為財通證券之后,此次“二度闖關”的才府玻璃,能否遂愿,仍待觀察。
盡管本周有中秋節假期,但仍將有10家公司迎來上會,上會節奏絲毫未有減緩。具體來看,主板市場將迎來鎮洋發展、富佳實業兩家公司上會,科創板和創業板則將有亞虹醫藥等8家公司迎來上會。
縱觀上述10家公司,其中5家擬上市科創板的公司各有亮點。例如,作為國內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先企業的概倫電子,已在器件建模和電路仿真驗證兩大集成電路關鍵環節形成核心技術優勢。在A股市場,目前已有概倫電子、華大九天、芯愿景、廣立微、思爾芯五家公司先后正在沖刺IPO上市。在華大九天于本月初成功過會,并有望成為“EDA第一股”的情況下,概倫電子能否過會值得期待。
再如,吉凱基因是一家國內藥物靶標發現企業,目前,其有15個進入IND研究階段的新藥研發項目,其中已有7個項目實現許可或轉讓。
而在擬上市科創板企業之外,擬上市創業板的魯華泓錦也備受關注。作為一家以精細化工產品加工、銷售為主業的化工企業,魯華泓錦此次已是第二次沖擊A股市場IPO。
早在2018年9月,魯華泓錦就曾向深交所中小板遞交IPO申請。不過在2019年7月,因公司在申請IPO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魯華泓錦收到了證監會的警示函。2019年12月,魯華泓錦撤回了IPO申請。
對于前述問題,交易所也在本次IPO階段對魯華泓錦進行了重點問詢,魯華泓錦則表示已對警示函相關問題進行了整改。
此外,從科創板IPO企業審核狀態來看,截至9月17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650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結果”的有366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29家,“已問詢”的有91家。
本周,由于恰逢中秋節假期,A股僅有3只個股將迎來申購,且全部安排在周五一天。具體來看,預計發行價為45.51元/股的麗臣實業,將是一只不錯的“肉簽”。
而回顧上周,新上市了13只新股,其中10家來自注冊制,3家來自主板市場,漲幅最高的是C艾錄,盤中最大漲幅達600.3%。
截至9月17日,年內A股已有363家公司完成招股。其中,實施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數量分別為125家和142家,合計占了73.55%。而從地區分布看,廣東、浙江、江蘇繼續分別以68家、61家和58家分列前三甲。而隨著多瑞醫藥在9月13日完成招股,西藏也因此在今年迎來招股企業數“破零”。
從承銷機構的分布來看,363家年內招股的A股公司中,中信證券仍舊以獨攬50家霸榜,第2~4名的排名情況同樣未變,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民生證券分別以30家、26家和23家的業績占據領頭羊位置。而隨著富吉瑞在9月17日完成招股,華英證券也實現承銷IPO企業的招股企業數年內“破零”。
按照主承銷商IPO金額及市場份額,截至9月17日(按發行日),年內排名靠前的券商是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和華泰聯合證券,它們的市場份額分別是18.04%、16.97%、9.49%、5.98%和5.22%。
9月18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了《關于修改<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特別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特別規定》)。與此同時,上交所也于同日發布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與承銷規則適用指引第1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以下統稱《科創板股票發行承銷業務規則》)。
在此之前的8月6日和8月20日,證監會和上交所也分別就擬修訂《特別規定》和《科創板股票發行承銷業務規則》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
而從此次發布的正式修訂稿來看,仍基本上保持了征求意見稿的內容。例如,將高價剔除比例從不低于10%調整為不超過3%,取消新股發行定價與申購時間安排、投資風險特別公告次數掛鉤的要求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網下投資者被要求接受中國證券業協會自律管理的情況下,9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也同步發布了《注冊制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分類評價和管理指引》(以下簡稱《網下投資者管理規則》),對前期以通知形式發布的有關自律要求進行了整合。
《網下投資者管理規則》的重點在于,擬建立網下投資者分類評價和管理體系,即從投資者報價行為的合規性、專業性、獨立性、審慎性等維度,明確網下投資者分類評價的標準,并設置關注、異常、限制、精選四類名單對投資者加強管理。通過對不同名單的投資者采取差異化的約束和激勵措施,進一步督促投資者規范報價行為。
可見,針對部分網下投資者為博入圍“抱團報價”的情況,監管層做出了快速反應。事實上,在日常監管中,監管部門也早已對部分機構打新“抱團壓價”行為采取了監管措施。例如,8月13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對19家網下投資者采取自律措施,上交所也在同一天公布了對明汯投資、少藪派投資、誠奇資產以及平安養老保險予以監管警示的處罰。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