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8 16:17:37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梁梟
自7月14日微博視頻發布之后,短視頻創作者、網紅李子柒已經有兩個月沒有再更新視頻內容。但在社交平臺上,圍繞李子柒的消息卻風波不斷:李子柒品牌被冒用、團隊被挖、李子柒報警……近日,有消息稱李子柒在股權架構中吃了虧,暴露了李子柒和資本之間潛在的沖突和矛盾。
9月17日,北京市嘉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吳婧倩律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若李子柒與經紀公司最終走到解約的地步,其對于已經產生的知識產權的掌控力處于弱勢地位。若希望通過侵犯在先姓名權為由主張商標無效,由于部分商標申請時間早,當時‘李子柒’這一藝名對相關公眾的影響力以及與李子柒本人的緊密關聯程度可能較弱,訴求可能難以得到支持;若希望另行對‘李子柒’及衍生品牌標識、圖案等進行保護,也將面臨公司享有的在先權利的阻礙。此外,考慮到簽約時李子柒與經紀公司地位懸殊的情況,不排除合約中約定了其藝名、在各平臺上的自媒體賬號以及產出的視頻、衍生品等知識產權歸屬經紀公司的情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