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1 06:43:44
◎巨頭對即時零售這個市場的爭奪日益激烈,但是整體看來,行業依然處于虧損階段。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編輯|劉雪梅
獨立品牌三年后,美團閃購開始向即時零售全面發力。
在9月8日至9日的“2021美團閃購數字零售大會”上,美團閃購正式啟動首期面向品牌商的“十億品牌成長計劃”和面向連鎖商超的“百城萬店行動”,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助力100個品牌在美團閃購的交易額突破10億元。
這也是美團閃購2018年作為獨立品牌發布后,首次面向零售行業詳細闡述其商業模式以及對即時零售市場的規模判斷和分析。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表示,即時零售的市場預期未來五年將要達到1萬億,交易用戶5億。在這中間,美團未來五年想要拿下4000億的市場份額。
“用戶已經帶來了大量新的消費場景和需求,我們希望能和零售行業的合作伙伴一起,更好響應他們的‘萬物到家’生活。”王莆中表示,美團閃購也會持續探索新的路徑并加深與各方的合作,助力實體零售數字化升級,抓住消費新機遇。”
凱度咨詢業務合伙人曾淑芬現場解讀
《即時零售渠道趨勢洞察與制勝之道》
每經記者 趙雯琪攝
一直以來,即時零售都是互聯網公司最激烈的戰場之一,阿里、京東圍繞連鎖商超、同城零售升級布局,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也在今年上半年雙雙上市。“即時零售第一股”達達集團發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截至目前其旗下京東到家已合作連鎖商超百強中的80家,其中前10強已合作9家。
相比之下,美團閃購顯得很低調。如今,美團對即時零售市場也顯示出更大的野心,而這個野心的實現路徑來自于美團自身外賣用戶的滲透和更多的零售場景。
美團過去一年的交易用戶已達6.3億,美團連鎖商超、便利店方面負責人魏薇表示,美團閃購的連鎖商超用戶在外賣的滲透率不足個位數,”所以我們對外賣用戶本身的滲透空間還是很巨大的”。
從2018年品牌獨立以來,美團閃購一直承載著美團布局零售市場的決心。
在最新發布的2021年Q2財報中也可以看到,美團一直在擴大對新業務的投入,尤其是零售方面的投資。財報顯示,美團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長113.6%,主要受零售業務、B2B餐飲供應鏈服務及共享騎行服務增長的推動。新業務也超過到店、酒旅成為美團的第二大業務。
美團CFO陳少暉在Q2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中表示,接下來幾個季度,美團會繼續加強與當地超市、便利店、花店、藥店的合作,繼續增強用戶粘性。“我認為美團閃購的訂單規模將會超過1000萬,當我們實現規?;湍軌驅崿F盈利。”他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品牌獨立3年以來,美團閃購已經覆蓋到2800個市區縣旗,同時能實現蔬果生鮮、日百五金、數碼圖書、寵物母嬰、鮮花美妝等多種商品的“30分鐘到家”服務,合作業態也覆蓋了伊利、瑪氏等品牌商,永輝、家樂福、711、羅森等連鎖商超便利店,絲芙蘭、花西子等美妝品牌,以及蘋果、華為授權經銷商。
而選擇在此時啟動“十億品牌成長計劃”和連鎖商超“百城萬店行動”,一方面來自于閃購業務的增長速度:據美團方面透露,傳統商超方面,剛過去的8月,美團閃購銷售額同比增幅達到了8倍。另一方面,則來自于美團對于行業趨勢的判斷——王莆中表示,未來用戶消費習慣會向即時送達遷移,“零售市場將從‘萬貨商店’走入‘萬物到家’時代”。
具體而言,“十億品牌成長計劃”和連鎖商超“百城萬店行動”將在加強消費行為和消費場景的洞察、重點升級品類發展、生態協同、新品營銷升級等等方面為品牌提供即時零售發展的核心策略。
美團方面表示,未來會在城市級別定制用戶的引流方案,包括外賣信息流等美團APP的信息流,以及美團的生活服務場景,比如充電寶、美團酒旅、美團打車等也將起到引流作用。
“美團過去一年年交易用戶達到6.3個億,美團閃購業務對于外賣業務還有很大的滲透空間。”魏薇表示,此外,下沉市場美團有現成的已經形成了餐飲外賣習慣的大批量用戶,以及美團配送的大網,后續美團閃購也會重點關注下沉市場的機會。
可以看到,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零售市場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在上述零售大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指出,中國零售市場正在升級,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品牌商和平臺的結合用數字化賦能產業將有助于推動零售行業轉型升級,使行業的效率進一步提升,能夠更好地應對新的環境變化和新的消費需求。
凱度集團管理咨詢業務合伙人曾淑芬在現場表示,“從整個O2O渠道銷售情況來看,以果蔬生鮮、快消和醫藥為主的即時零售板塊今年的增幅在70%以上。”王莆中也預測,即時零售市場規模有望在5年后達到萬億,交易用戶規模也能達到5萬億。
巨頭對即時零售這個市場的爭奪日益激烈,但是整體看來,行業依然處于虧損階段。即時電商平臺叮咚買菜發布的上市以來第一份財報顯示,二季度營業收入為46.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高達77.9%,不過,隨著營收的大規模提升,虧損也隨之擴大,二季度,叮咚買菜經營虧損為19.38億元,而2020年同期經營虧損為7.94億元。
達達集團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其上半年凈虧損為6.404億元人民幣,相比上年同期的虧損4.575億元繼續擴大。而美團的新業務也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今年上半年,美團新業務虧損61億元。
凱度咨詢《即時零售渠道趨勢洞察與制勝之道》報告顯示,目前,高線級城市即時零售滲透率趨于飽和,且運營成本較高,但三線及以下城市存有發展機會,此外,未來隨著競爭的進一步激烈,即時零售對于平臺的選品策略、營銷效率以及即時零售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握外賣用戶流量,同時擁有來自美團的最大支持,美團能否在即時零售市場殺出重圍?記者將持續關注。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