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31 22:41:53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文多
8月31日,深交所官網顯示,浙江明士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士達)創業板IPO進度處于終止狀態。
深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2021年8月18日,明士達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8月31日,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深交所決定終止對明士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從項目動態來看,深交所于今年6月7日受理明士達的IPO申請,公司預計融資金額為9.8億元。2021年7月4日,深交所對明士達披露的招股書進行了問詢,一個月之后,明士達卻主動撤回了IPO申請。
就在深交所向明士達發送問詢函當天,《每日經濟新聞》刊發了《明士達IPO:外資股東原來是代持 2019年生產規模有兩個版本?》一文,通過記者的實地調查以及資料收集和梳理發現,明士達在招股書(申報稿)中披露的2019年各類產品的產量數據和2020年海寧市官網披露的環境信息公開表中的相關數據,存在巨大差異。
作為重點排污單位,明士達在招股書中披露2019年公司環保裝飾材料、功能性運動材料、其他柔性材料產量分別為33587.04萬平方米、450.26萬平方米和6642.28萬平方米。但在海寧市政府官網,2020年5月披露的數據顯示,PVC膜(對應上文環保裝飾材料)的生產規模為14884.43萬平方米,燈箱布(對應功能性運動材料和其他柔性材料)的生產規模為8260.55萬平方米。而按照浙江省環境廳工作人員的說法,2020年披露的實際是公司2019年全年的數據。
因此,彼時每經記者曾提出疑問:申報稿中,2019年應有40679.58萬平方米對應的規模,為何在環境信息公開表中,產品生產總規模僅為23144.98萬平方米?但明士達方面未作回應。
此外,明士達招股書披露清理股權代持的信息也曝光了龍柏集團的外資股東實際為代持的往事。公司是否存在通過代持方式獲得外商投資企業稅收優惠的情形?對于這一問題,明士達方面給到的回復中也未曾正面回應,只表態稱:“感謝關注明士達,我們已披露招股書,一切以招股書披露信息為準。”
圖片來源:深交所網站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