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05 22:46:57
每經記者|甄素靜 每經編輯|陳夢妤
“在長沙,最近忙著看奧運會。”這是深圳一位房產經紀人的現狀,在樓市成交低迷之下,從業經驗相對豐富的他,或許是龐大經紀人從業大軍中幸運的一位,相比離職,他能從容選擇休假。
7月,深圳二手房成交2557套,四連跌,并且跌勢可能持續擴大。
對于市場成交低迷下中介離職關店,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作了一次大規模行業摸底調研,預計2021年1~6月全市中介門店關停總量在500間左右,占全市中介門店的比例應少于10%。
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秘書長張媛表示,相比中介關店離職,行業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找到可持續發展方式。
“近4個月都沒有成交”
過戶量普降,單個行政區過戶量過千的情況逐漸消失,是近半年來深圳二手市場冷卻的直觀表現。
年初的二手房指導價新政疊加金融監管政策,不僅冰凍了二手房成交量,成交價格也開始有所回調。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顯示,7月深圳二手住宅市場過戶2557套,環比下跌1%,同比下跌81%。
深圳目前橫盤明顯,成交量已四連跌,并且跌勢有望持續擴大,有業內人士預測8月成交量或將跌破2000套,觀望情緒或將影響“金九銀十”。
價格方面,成交均價環比持續走低,由年初同比漲幅35%下降至5%,也是深圳近一年半以來成交均價環比首次出現負增長,環比降幅達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實地走訪寶安、福田、南山等區域部分中介門店了解到,二手房掛牌價已有小幅下調,不過即便業主在價格上作出讓步,售房也并不順利。
南山中心區一位業主告訴記者,其最初掛價520萬元,后來降至505萬元,半個月前告知中介將掛牌價下調至480萬元,但仍未能順利出售,甚至連約其見面談價格的客戶都沒有。
即便是有著深圳樓市風向標意義的頂級學區百花片區,成交也并不樂觀。特別是在近期的大學區政策征求意見稿發布后,多名百花片區經紀人告訴記者,并未收到業主調價通知,目前觀望者居多,靜待政策細則出臺,租售同權反倒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特別是有小戶型可售的國城花園,近期更是“沒有誠意在售房源,也沒有能租的房源”。有中介人士告訴記者,百花頂級學區房交易并不多,他們賣不掉了,業主有的就自己操作通過法拍途徑來出售,成本是交約房屋總價10%的平臺費。“在這之前,別說近兩個月了,近四個月都沒有成交。”
而對于市場上傳言低于成交價100多萬元的長城花園流拍,有片區中介告訴記者,主要是這套房學位已經被用了,再者起拍價高,小區居住環境并不理想,得房率不高,而這里的房源最主要價值就是學位。
據樂有家門店監控數據,7月深圳新增求購人數下滑明顯,環比下跌近二成。但帶看房方面有小幅上漲,其中二手房帶看環比升10%,成交比下降,買家出手周期變長。此外,掛牌房源總量不斷增多,市面上可供選擇機會更多。
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南區市場研究部負責人謝靖宇表示,自5月起深圳四大銀行陸續將首套、二套房貸利率分別上調15和35個基準點,至5.1%和5.6%,目前已有逾10家銀行開始執行上調后的利率標準。隨著購房貸款成本增加,房地產銀根收緊,對深圳素來旺盛的購房需求有一定程度的降溫或抑制作用。
新房供應量激增
二手房交易受挫,但新房市場供應端卻十分積極。《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7月深圳開發商推盤積極,新增一手住宅供應為5099套,供應量為近半年最多(數據自樂有家)。
當前全市新房住宅庫存面積為182.4萬平方米,去化周期回升至5.7個月。供應增多客源減少,開發商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通過自媒體投放廣告引流,以及提升渠道傭金,成為吸引購房者,達到成交目的的重要手段。
新房除網紅盤外,無論住宅還是公寓都不好賣,但賣出一套所獲頗豐,所以中介推盤十分積極。
中介陳星為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其主推的某暢銷公寓只有97平方米的大面積,6個點傭金,成交一套接近50萬元傭金,去掉20%盤費,還剩下40萬元,再去掉20%平臺費,還剩下32萬元,然后分給成交中介55%提成,稅前約有17.6萬元。
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顯示,7月一手住宅網簽3028套,環比上漲6%,同比下跌12.9%,隨著供應量回升,近3個月新房成交市場首次突破3000套。
然而新房供應自今年以來持續放量,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2021年第二季度,深圳一手住宅銷售市場供應量約92.7萬平方米,環比上升16.7%,同比上升37.4%。其中,寶安區供應量最高,占總量約1/3。上半年,市場供應量累計約為172.2萬平方米,同比增加71.1%。
中介關店率近10%
市場低迷迫使不少中介離開。上述休假房產經紀人告訴記者,之前他們有接近400個員工,現在加上老板、老板娘、會計、出納等都不到100人,人員流失嚴重。
同時,記者在調查中觀察到,不少熱點片區中介門店已關閉,房東在已搬空的店鋪門上,重新貼出了招租廣告。
對此,近期深房中協做了一次大規模的行業摸底調研。此次行業摸底調研,深房中協共收回798家機構合計4161間門店的情況,問卷調查覆蓋率達到全市門店(已備案)總量的近六成。
調研結果顯示,有104間門店已關閉且已辦理工商注銷,占據總調查樣本的2.5%;有220間門店已暫時停業,但未辦理工商注銷,占據總調查樣本的5.3%。深房中協預計,現階段全市中介門店關停總量應在500余間(含未備案),占全市中介門店(含未備案)的比例應少于10%。
“500家作為一個絕對數來說是客觀的。”張媛解釋道,但由于全市中介門店的布局較為集中,單從已關停門店的絕對值分析,很有可能出現關停的門店扎堆集中在某些片區的現象,造成感官感受與數據統計結論之間存在偏差。
張媛表示,中介行業需要關注的不是關停了多少,而是應該思考,伴隨外部大環境的不斷進化,如何在未來找到可持續發展方式。否則,門店跟著市場隨波逐流,市場跌落就關,市場復蘇又進入,還是短線思維。
深圳鏈家總經理胡志丹表示,在行業嚴冬中修煉內功是核心舉措,調控倒逼中介行為規則更規范和客戶服務更標準。首先對客戶要明確透明交易,簽三方約,不吃交易差價,不做傭金差價。對經紀人業務能力制定考核目標,比如每年人均學時要超過200小時,管理層每年脫崗學習時間要超過100小時,通過提升專業能力使得服務升級、行業升級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