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顏值市場“真香”,騰訊投資美容儀品牌AMIRO,小米、IDG都在布局!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03 18:29:32

同歐美、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相比,本土美容儀市場滲透率仍然低,市場消費潛力廣闊、購買力強,這即為初創企業提供了創新與增長的空間。

每經記者|唐如鈺  姚亞楠    每經編輯|吳永久    

愛美之心有多強,顏值經濟的市場就有多大。在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品牌搭乘直播電商的快車飛速增長之際,這場關于美的“軍備競賽”正從涂抹式的護膚彩妝,進化到了能深入真皮層的智能美容儀器。

近日,深圳市宗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宗匠科技”)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為騰訊產業基金旗下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宗匠科技為AMIRO品牌關聯公司,成立于2015年,從智能化妝鏡起家,后切入光電美容儀等產品。

除AMIRO之外,近期InFace、飛莫等多個美容儀品牌均有新一輪融資消息宣布,而為其注資站臺的不乏IDG資本、天圖投資、小米等知名機構。

顏值經濟下,被資本偏愛的美容賽道

相較于費用高昂、需要定期護理的醫美項目,居家即可操作、智能便攜、易種草的美容儀頗受Z世代青睞。

宗匠科技CEO就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家電、3C產品已經實現了較高程度的智能化,而家用美妝護膚尚停留在20世紀,亟待科技賦能。“我們發現為女性做電子消費品的公司其實并不多,但這一群體的購買力卻很強勁,消費需求與供給的錯配蘊含著很大的機會。”

從各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來看,由于美國、日本等國激光醫療及美容設備行業起步較早,產業鏈相對成熟,其產品大量出口,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以雅萌、Refa、松下為代表的品牌頗具知名度。近年來,隨著國內供應鏈與研發的不斷完善,種草平臺、直播電商的興起,一眾科技創業者也將目光瞄準此賽道,新銳品牌不斷涌現。

顏值經濟盛行下,美容儀品牌的商業潛力也受到了主流資本的關注。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AMIRO、InFace、飛莫等均有新一輪融資消息宣布,投資方不乏IDG資本、天圖資本等知名機構,其中小米集團與順為資本出手更為頻繁,AMIRO、InFace、氧芬、可思美背后均有二者加持,小米戰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蔣文表示,未來三五年內,家用美護行業會跑出頭部品牌。

王念歐認為,雖然海外品牌發展時間相對較長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但從產品性能、市場占有率而言,其并不具備突出優勢,行業并未產生真正意義上的頭部企業和壟斷趨勢,相較之下本土企業研發團隊更貼近市場、更懂本土消費者需求,以及在價格領域同樣頗具優勢。

低滲透率,高成長賽道

資本高昂的熱情,自然是對賽道高增長潛力的洞察。

有數據顯示,中國美容及個護行業市場規模超過 4000 億人民幣。同時,近年來,隨著“她經濟”的發展以及大眾對肌膚管理需求多元化的持續升級,家用美容美膚儀器的需求亦在不斷增長。據智研咨詢數據,2017年我國美容個護行業的市場規模已超3600億元。而《2020線上家用美容儀消費洞察報告》在對3000名20~49歲女性互聯網用戶的調研數據顯示,59%的女性表示曾經至少使用一種家用美容儀,30%的Z世代會選擇購入美容儀。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家用美容儀市場規模為60至8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預計2021年仍將保持高增速。

順為資本合伙人程天就曾公開表示,在新零售背景下,美容個護類小家電市場逐漸崛起,以高端、時尚、功能性明顯為特點的個護類小家電,正在逐漸占領市場。

此外,同歐美、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相比,本土美容儀市場滲透率仍然低,市場消費潛力廣闊、購買力強,這即為初創企業提供了創新與增長的空間。

“時至今日,消費者仍是在不清楚實際效果的情況下往臉上涂抹東西,如果有一些公司能把科技真正帶到美容行業中,做一些創新能提升消費者體驗的產品,那就非常有價值,我們希望能夠在護膚品和醫美的中間,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安全、有效且簡單的選擇”,王念歐向記者說道。

在他看來,無論是產品功能的本土化、使用效率還是價格等都是初創企業可切入競爭的領域。

例如,以市場上的中高端脫毛儀器為例,此前海外品牌產品具備冰感功能的產品較少,而亞洲人皮膚色素易吸收短光波發熱易引起皮膚灼熱不適感,如此本土品牌往往在設計環節都增加了冰感降溫功能。

新消費“套路”,給“Z世代”的抗衰老儀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下市面上的美容美膚類儀器從功能上來看主要可分為:激光脫毛、抗衰緊致、改善膚質、補水嫩膚、深度清潔五大類別,背后技術手段不盡相同,但基本主要采用頻射、超聲波、激光、微電流、微針導入等原理。

以客單價較高,頗受消費者歡迎的抗衰老射頻類儀器為例,該領域仍是海外品牌占據主導地位,其中以NEWA、雅萌、Tripolar等為代表的國際品牌單品價格區間主要集中在3000~6000元,部分高端產品則上萬元;AMIRO、Comper等國貨產品的單品價格則主要集中于2000~5000元。僅從定價角度來看,本土企業已打出了差異化的價格帶策略,但同功能、功率產品本身使用體驗與效率則仍待市場進一步驗證。

除了在本土化、價格等領域的競爭空間外,新消費之下的年輕化也是新興美容美膚品牌的聚焦之處。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電商美容儀消費者主要以18~34歲人群為主。 其中,25~34歲人群消費者比重達56%,18~24歲人群消費者比重達36%,前述兩者累計占總消費群體比重的92%。

如此, 與海外品牌所聚焦的年齡群體略有不同,本土新興企業更側重于90后、95后乃至00后消費群體,當下市面上常見的國產射頻產品中亦主要突出抗初老等功能。例如,AMIRO的首款射頻儀在產品宣傳中即強調為“Z世代的第一臺美容儀器”。

事實上,與進口品牌相比國潮、國貨對當下年輕人更有吸引力,北京地區一位長期關注新消費賽道的投資人進一步向記者分析道,“這屆消費者個性化、務實的消費觀讓他們更注重價值與價格的匹配,進口二字對他們而言不再如對父母輩一般有吸引力”。

與此同時,從營銷策略來看,本土品牌同樣采取了典型的新消費“套路”——社交媒體、KOL種草,藝人、頭部直播帶貨等更易觸達年前人的方式。例如,AMIRO即是李佳琦、薇婭直播間常客,并通過歐陽娜娜、“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員等藝人種草的方式迅速走入大眾視野;同為“網紅”品牌的Comper則于近期公布了95后小花周也為其代言人的消息。

長按識別二維碼,前往“場景匯”APP

免責聲明:每經路演·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愛美之心有多強,顏值經濟的市場就有多大。在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品牌搭乘直播電商的快車飛速增長之際,這場關于美的“軍備競賽”正從涂抹式的護膚彩妝,進化到了能深入真皮層的智能美容儀器。 近日,深圳市宗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宗匠科技”)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為騰訊產業基金旗下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宗匠科技為AMIRO品牌關聯公司,成立于2015年,從智能化妝鏡起家,后切入光電美容儀等產品。 除AMIRO之外,近期InFace、飛莫等多個美容儀品牌均有新一輪融資消息宣布,而為其注資站臺的不乏IDG資本、天圖投資、小米等知名機構。 顏值經濟下,被資本偏愛的美容賽道 相較于費用高昂、需要定期護理的醫美項目,居家即可操作、智能便攜、易種草的美容儀頗受Z世代青睞。 宗匠科技CEO就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家電、3C產品已經實現了較高程度的智能化,而家用美妝護膚尚停留在20世紀,亟待科技賦能。“我們發現為女性做電子消費品的公司其實并不多,但這一群體的購買力卻很強勁,消費需求與供給的錯配蘊含著很大的機會。” 從各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來看,由于美國、日本等國激光醫療及美容設備行業起步較早,產業鏈相對成熟,其產品大量出口,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以雅萌、Refa、松下為代表的品牌頗具知名度。近年來,隨著國內供應鏈與研發的不斷完善,種草平臺、直播電商的興起,一眾科技創業者也將目光瞄準此賽道,新銳品牌不斷涌現。 顏值經濟盛行下,美容儀品牌的商業潛力也受到了主流資本的關注。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AMIRO、InFace、飛莫等均有新一輪融資消息宣布,投資方不乏IDG資本、天圖資本等知名機構,其中小米集團與順為資本出手更為頻繁,AMIRO、InFace、氧芬、可思美背后均有二者加持,小米戰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蔣文表示,未來三五年內,家用美護行業會跑出頭部品牌。 王念歐認為,雖然海外品牌發展時間相對較長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但從產品性能、市場占有率而言,其并不具備突出優勢,行業并未產生真正意義上的頭部企業和壟斷趨勢,相較之下本土企業研發團隊更貼近市場、更懂本土消費者需求,以及在價格領域同樣頗具優勢。 低滲透率,高成長賽道 資本高昂的熱情,自然是對賽道高增長潛力的洞察。 有數據顯示,中國美容及個護行業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人民幣。同時,近年來,隨著“她經濟”的發展以及大眾對肌膚管理需求多元化的持續升級,家用美容美膚儀器的需求亦在不斷增長。據智研咨詢數據,2017年我國美容個護行業的市場規模已超3600億元。而《2020線上家用美容儀消費洞察報告》在對3000名20~49歲女性互聯網用戶的調研數據顯示,59%的女性表示曾經至少使用一種家用美容儀,30%的Z世代會選擇購入美容儀。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家用美容儀市場規模為60至8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預計2021年仍將保持高增速。 順為資本合伙人程天就曾公開表示,在新零售背景下,美容個護類小家電市場逐漸崛起,以高端、時尚、功能性明顯為特點的個護類小家電,正在逐漸占領市場。 此外,同歐美、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相比,本土美容儀市場滲透率仍然低,市場消費潛力廣闊、購買力強,這即為初創企業提供了創新與增長的空間。 “時至今日,消費者仍是在不清楚實際效果的情況下往臉上涂抹東西,如果有一些公司能把科技真正帶到美容行業中,做一些創新能提升消費者體驗的產品,那就非常有價值,我們希望能夠在護膚品和醫美的中間,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安全、有效且簡單的選擇”,王念歐向記者說道。 在他看來,無論是產品功能的本土化、使用效率還是價格等都是初創企業可切入競爭的領域。 例如,以市場上的中高端脫毛儀器為例,此前海外品牌產品具備冰感功能的產品較少,而亞洲人皮膚色素易吸收短光波發熱易引起皮膚灼熱不適感,如此本土品牌往往在設計環節都增加了冰感降溫功能。 新消費“套路”,給“Z世代”的抗衰老儀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下市面上的美容美膚類儀器從功能上來看主要可分為:激光脫毛、抗衰緊致、改善膚質、補水嫩膚、深度清潔五大類別,背后技術手段不盡相同,但基本主要采用頻射、超聲波、激光、微電流、微針導入等原理。 以客單價較高,頗受消費者歡迎的抗衰老射頻類儀器為例,該領域仍是海外品牌占據主導地位,其中以NEWA、雅萌、Tripolar等為代表的國際品牌單品價格區間主要集中在3000~6000元,部分高端產品則上萬元;AMIRO、Comper等國貨產品的單品價格則主要集中于2000~5000元。僅從定價角度來看,本土企業已打出了差異化的價格帶策略,但同功能、功率產品本身使用體驗與效率則仍待市場進一步驗證。 除了在本土化、價格等領域的競爭空間外,新消費之下的年輕化也是新興美容美膚品牌的聚焦之處。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電商美容儀消費者主要以18~34歲人群為主。其中,25~34歲人群消費者比重達56%,18~24歲人群消費者比重達36%,前述兩者累計占總消費群體比重的92%。 如此,與海外品牌所聚焦的年齡群體略有不同,本土新興企業更側重于90后、95后乃至00后消費群體,當下市面上常見的國產射頻產品中亦主要突出抗初老等功能。例如,AMIRO的首款射頻儀在產品宣傳中即強調為“Z世代的第一臺美容儀器”。 事實上,與進口品牌相比國潮、國貨對當下年輕人更有吸引力,北京地區一位長期關注新消費賽道的投資人進一步向記者分析道,“這屆消費者個性化、務實的消費觀讓他們更注重價值與價格的匹配,進口二字對他們而言不再如對父母輩一般有吸引力”。 與此同時,從營銷策略來看,本土品牌同樣采取了典型的新消費“套路”——社交媒體、KOL種草,藝人、頭部直播帶貨等更易觸達年前人的方式。例如,AMIRO即是李佳琦、薇婭直播間常客,并通過歐陽娜娜、“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員等藝人種草的方式迅速走入大眾視野;同為“網紅”品牌的Comper則于近期公布了95后小花周也為其代言人的消息。 長按識別二維碼,前往“場景匯”APP 免責聲明:每經路演·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阿v天堂2020在线播放 | 在线看片a免费人成视频 | 亚洲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