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5 19:50:48
在強大的賺錢效應之下,新基金發行依然保持了一個比較快的速度。Wind數據顯示,7月以來新成立的基金已經達到了172只、發行規模達到1704.87億元。而今年以來已經成立了1195只新基金,整體發行規模達到1.8萬億元,持續創下新高。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吳永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本周公募基金2021年二季報已經全部公布完畢。根據二季報,二季度公募基金的賺錢效應依然相當明顯,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整體盈利超8700億元。在這其中,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賺錢效應最為顯著,季內分別創造利潤4937.94億元、2489.01億元。
在強大的賺錢效應之下,新基金發行依然保持了一個比較快的速度。Wind數據顯示,7月以來新成立的基金已經達到了172只、發行規模達到1704.87億元。而今年以來已經成立了1195只新基金,整體發行規模達到1.8萬億元,持續創下新高。
下周一共有30只基金將發行,與本周的31只基本持平。主動權益類基金依然是發行主力,下周一共有1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4只偏債混合型基金發行;同時有8只ETF基金開賣;此外還有少量純債基金、QDII基金等發行。
接下來,我們詳細整理了部分權益類新基金的基金經理信息、同類基金情況、業績比較基準近期表現,供你判斷。
綜觀本周整體的情況,經歷了一周的動蕩之后,美股市場連續四天高歌猛進,三大指數本周均錄得累計上漲。其中,道指首次收盤突破35000點關口,截至周五收盤報35061.55點,周內上漲1.08%;納斯達克指數周五報收14836.99點,本周大漲2.84%;標普500指數本周同樣大漲了1.96%,周五收盤報4411.79點。
再來看看A股市場。本周大盤沖高回落,周五收盤上證綜指報3550.40點,上漲0.31%;深成指周五報收15028.57點,周內微漲0.38%;創業板指本周繼續穩步上漲1.08%,周五收盤報3469.87點。
資金方面,本周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118.22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54.68億元,深股通凈流入63.54億元。
權益類基金二季度賺錢效應也是相當突出。數據顯示,二季度公募基金的股票倉位平均占凈值比例73.59%,較一季度69.83%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整體盈利超過8700億元,其中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賺錢效應最為顯著,也持續吸引了資金的流入。
不過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基金發行市場的馬太效應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有統計數據顯示,前十大基金公司今年以來發行的基金份額占到了今年基金發行總額的47%,幾乎是半壁江山。相比這種如火如荼的發行趨勢,還有一部分規模比較小的基金公司今年以來還沒有發行新產品,頗有些被市場遺忘的意味,兩極分化愈加明顯。
再來看看下周的新基金發行情況。下周將開賣的基金有30只,和本周基本持平。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一共有10只、偏債混合型4只,是新基金發行的主力軍;被動指數型基金的發行持續火熱,下周仍然有8只開賣;此外還有少量純債基金、QDII基金等面世。
接下來看看詳細名單:
下面,我們將詳細為你盤點部分新基金的基金經理信息、同類基金數量(A、C份額分別計算)及其業績比較基準表現。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統計基金經理過往業績時,多位基金經理默認統計任職年限最長基金經理情況。
基金名稱:華泰柏瑞中證全指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ETF
基金類型:被動指數型基金
發行時間:7月26日(周一)
基金經理:柳軍
同類型基金數量:1255只
主要跟蹤標的:中證全指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指數收益率(近一個月收益-6.91%,近一年收益9.67%)
基金經理部分過往業績:
基金名稱:銀華安盛
基金類型:偏股混合型基金
發行時間:7月28日(周三)
基金經理:薄官輝,王浩
同類型基金數量:2283只
主要跟蹤標的: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恒生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調整)*30%+中證綜合債券指數收益率*20%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基金名稱:交銀鴻信一年持有A
基金類型:偏債混合型基金
發行時間:7月28日(周三)
基金經理:陳俊華,于海穎
同類型基金數量:1029只
主要跟蹤標的:中證綜合債券指數收益率*85%+滬深300指數收益率*10%+恒生指數收益率*5%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基金名稱:建信鑫悅90天滾動持有中短債A
基金類型:短期純債型基金
發行時間:7月29日(周四)
基金經理:陳建良,彭紫云
同類型基金數量:418只
主要跟蹤標的:中債綜合財富(1-3年)指數收益率*90%+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稅后)*10%
基金經理部分過往業績:
基金名稱:華夏卓享A
基金類型: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
發行時間:7月29日(周四)
基金經理:柳萬軍
同類型基金數量:704只
主要跟蹤標的: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90%+滬深300指數收益率*10%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風險提示: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