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箱愁”成外貿企業心病!商務部答每經問:船公司高額利潤引多方關注,海運供需失衡將直接影響全球貿易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2 20:07:24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海運供需失衡問題直接影響全球貿易,最終影響各國消費者切身利益,而船公司高額利潤已經引發多方關注。

◎商務部提示海運、貨代等領域商協會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督促行業內企業合法合規經營。同時,呼吁各國加強國際合作和信息共享,攜手維護國際物流秩序、促進國際供應鏈暢通運轉。

每經記者 張懷水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旭

722日,國新辦就上半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向商務部提問:近一年來外貿海運市場出現愈演愈烈的貨柜荒,海運價格也是屢創新高,這種現象對我國外貿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商務部對未來海運物流市場作何判斷,將采取哪些舉措來解決我國外貿物流的痛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  圖片來源:國新網(劉健 攝)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當前,“箱思”“箱愁”是中國外貿企業共同的心病,已經成為制約國際貿易正常開展的瓶頸問題。

海運供需失衡影響全球貿易

李興乾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指出,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中國外貿積極服務各國抗疫工作、保障生產生活需求,有力支持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增強了各國戰勝疫情、恢復經濟的信心,在國際貿易領域發揮著“穩定器”作用。

最近一年多來,國際海運領域供需緊張的局面一直持續,近期集裝箱運力、運價問題依然嚴峻。地方反映,訂艙難、運費高,外貿企業的經營成本大幅增加。廣大外貿企業意見強烈,特別是中小外貿企業負擔尤為沉重。

“我們注意到,海運供需失衡問題直接影響全球貿易,最終影響各國消費者切身利益,而船公司高額利潤已經引發多方關注。”

李興乾進一步表示,作為開放經濟體,商務部堅定支持各國各類企業“生意興隆通四海”,同時提倡做生意必須講誠信,互利共贏是貿易之本。海運企業應著眼長遠,珍視亞洲市場機遇,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外貿企業建立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共克時艱,更好暢通國際貿易循環。

“我們提示海運、貨代等領域商協會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督促行業內企業合法合規經營。同時,呼吁各國加強國際合作和信息共享,攜手維護國際物流秩序、促進國際供應鏈暢通運轉。”李興乾說。

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公布的數據,截至72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報2653.32,較625日的2591.41上升了2.4%,同時,各大集裝箱海運公司也公布了集裝箱7月初的基準運價表,顯示多條航線集裝箱運價有所上漲。

制造業使用外資增速創10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同時,今年上半年,我國利用外資增速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

商務部綜合司司長郭婷婷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6078.4億元,同比增長28.7%,兩年平均增長12.7%。企業數量快速增加。全國新設外資企業超過2.3萬家,增長47.9%,累計設立超過106萬家。

上半年我國吸引外資不僅增速快,而且引資結構不斷優化。郭婷婷表示,上半年,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9.9%,增速為近10年同期最高;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3.4%。主要投資來源地穩定增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歐盟實際投資分別增長49.6%50.7%10.3%

此外,21個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1008.8億元,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吸引了全國近17%的外資。海南自由貿易港新設外資企業和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3.9倍和5.7倍。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宗長青表示,上半年我國吸收外資快速增長,明顯好于預期,為實現全年穩外資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9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4%,比2019年同期增長39.6%,占比為歷史同期最高。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外商投資法實施一年多來,我國外資準入更加自由、投資活動更加便利。此外,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大量制度創新成果,成為外商投資“熱土”。

張建平表示,全國21個自貿試驗區平臺推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各地在企業登記注冊等方面給予內外資企業同樣的待遇,激發了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投資的積極性。“這些因素都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張懷水北京攝影報道每經編輯陳旭 7月22日,國新辦就上半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向商務部提問:近一年來外貿海運市場出現愈演愈烈的貨柜荒,海運價格也是屢創新高,這種現象對我國外貿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商務部對未來海運物流市場作何判斷,將采取哪些舉措來解決我國外貿物流的痛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圖片來源:國新網(劉健攝)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當前,“箱思”“箱愁”是中國外貿企業共同的心病,已經成為制約國際貿易正常開展的瓶頸問題。 海運供需失衡影響全球貿易 李興乾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指出,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中國外貿積極服務各國抗疫工作、保障生產生活需求,有力支持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增強了各國戰勝疫情、恢復經濟的信心,在國際貿易領域發揮著“穩定器”作用。 最近一年多來,國際海運領域供需緊張的局面一直持續,近期集裝箱運力、運價問題依然嚴峻。地方反映,訂艙難、運費高,外貿企業的經營成本大幅增加。廣大外貿企業意見強烈,特別是中小外貿企業負擔尤為沉重。 “我們注意到,海運供需失衡問題直接影響全球貿易,最終影響各國消費者切身利益,而船公司高額利潤已經引發多方關注。” 李興乾進一步表示,作為開放經濟體,商務部堅定支持各國各類企業“生意興隆通四海”,同時提倡做生意必須講誠信,互利共贏是貿易之本。海運企業應著眼長遠,珍視亞洲市場機遇,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外貿企業建立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共克時艱,更好暢通國際貿易循環。 “我們提示海運、貨代等領域商協會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督促行業內企業合法合規經營。同時,呼吁各國加強國際合作和信息共享,攜手維護國際物流秩序、促進國際供應鏈暢通運轉。”李興乾說。 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公布的數據,截至7月2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報2653.32,較6月25日的2591.41上升了2.4%,同時,各大集裝箱海運公司也公布了集裝箱7月初的基準運價表,顯示多條航線集裝箱運價有所上漲。 制造業使用外資增速創10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同時,今年上半年,我國利用外資增速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 商務部綜合司司長郭婷婷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6078.4億元,同比增長28.7%,兩年平均增長12.7%。企業數量快速增加。全國新設外資企業超過2.3萬家,增長47.9%,累計設立超過106萬家。 上半年我國吸引外資不僅增速快,而且引資結構不斷優化。郭婷婷表示,上半年,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9.9%,增速為近10年同期最高;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3.4%。主要投資來源地穩定增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歐盟實際投資分別增長49.6%、50.7%和10.3%。 此外,21個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1008.8億元,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吸引了全國近17%的外資。海南自由貿易港新設外資企業和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3.9倍和5.7倍。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宗長青表示,上半年我國吸收外資快速增長,明顯好于預期,為實現全年穩外資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9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4%,比2019年同期增長39.6%,占比為歷史同期最高。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外商投資法實施一年多來,我國外資準入更加自由、投資活動更加便利。此外,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大量制度創新成果,成為外商投資“熱土”。 張建平表示,全國21個自貿試驗區平臺推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各地在企業登記注冊等方面給予內外資企業同樣的待遇,激發了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投資的積極性。“這些因素都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
海運價格 國際貿易 集裝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精品视频 | 中文乱码在线波多野结衣 | 自拍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看免费 | 午夜福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激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