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明陽智能凈利預增最多9.8億 背后現風電“降本潮”和“搶裝潮”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12 22:13:17

每經記者|郭榮村 實習記者 安宇飛    每經編輯|湯輝    

7月12日,明陽智能(601615,SH;昨日收盤價17.52元)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公告稱,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8.8億元到9.8億元,同比增長65.84%到84.69%,其中扣非凈利潤為8.65億元到9.65億元,同比增長66.18%到85.39%。

對明陽智能所屬的風電行業來說,去年是“業績爆發年”,以明陽智能舉例,2020年全年,公司凈利潤13.74億元,同比增長92.84%。因此,這份“成績單”并不算亮眼。同時,近兩年,風機價格已近乎“腰斬”。為何在風機降價背景下,明陽智能依舊能實現業績的大幅增長?

視覺中國圖 楊靖制圖

對此,明陽智能CEO助理兼資本市場部總經理潘永樂表示,風機大型化帶來的“降本”讓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利潤率。同時,受益于各項政策驅動,公司風機的銷售規模又較去年同期上升,使得風機銷售收入同比有較大增長。隨著公司持有電站權益并網裝機容量的增加,發電收入較去年同期也有所增長。

“降本”抗擊“降價潮”

最近兩年,風電行業出現了風機“降價潮”。據國信證券研報,目前,國內主流風機投標價格已從去年初的最高點4000元/KWh降至今年6月底的2000~2500元/KWh的水平。

為何近期風機價格會大幅下降?中金公司研報指出,風機價格的下降主要受風機成本降低的影響。而成本的降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風機大型化節約了零部件的采購成本,另一方面是各風電整機廠商都在優質資源附近投產了新機型的產能,降低了運輸成本,最后,經歷了陸上風電的“搶裝潮”后,零部件價格也有所回落。換句話說,正是成本降低,才使得明陽智能可以在“風機降價潮”之下實現業績的逆勢增長。

潘永樂認為,在上述三方面原因中,機組大型化是成本降低的主因。作為智能風電龍頭,明陽智能一直積極推進風電的大型化發展。機組的大型化顯著降低了公司的制造成本,有利于保持公司良好的利潤率。

據西部證券研報,風機大型化是降低風電成本最有效途徑之一,GE曾進行過測算,按照中國海域水深25米、風速9米/秒、規模為400MW風電場的情況進行估算,與安裝6MW機組相比,安裝12MW機組每千瓦可降低27.89%的造價成本。

西部證券同時指出,2007~2019年,我國海上風電的主流機型從1.5MW提升到5~6MW,海上風電造價從2.67萬元/千瓦下降到1.57萬元/千瓦,造價下降41%。

得益于風機大型化帶來的成本降低等因素,盡管今年以來風機價格走低,但明陽智能的毛利率并未受到過多影響。據明陽智能披露,2020年一季度、2020年全年、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分別為22.55、18.57%和20.92%。

潘永樂認為,成本降低加速風電平價化進度,為風電項目打開了更廣闊市場空間。

補貼退坡后行業空間如何?

除了“降價潮”之外,這兩年風電行業還出現了“搶裝潮”。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開始,新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受政策影響,2019年和2020年爆發了陸上風電“搶裝潮”。

根據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新增海上風電項目將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而按規定完成核準(備案)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機組完成并網的存量海上風力發電項目,將會按相應價格政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因此今年又出現了海上風電“搶裝潮”。

而明陽智能正是海風領域的龍頭之一,也吃到了“海風搶裝潮”的紅利。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2020年明陽智能的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0.88GW,在全球占比達到14.42%。

盡管目前市場火熱,但在補貼退坡、“搶裝潮”結束之后,行業是否會進入“冷靜期”,成為未來市場關注的重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 日本少妇精品亚洲第一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卡 |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