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08 22:01:28
山西大學其實離實現目標已并不遙遠,合并與否并非關鍵影響因素。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對于同樣“苦無好大學”久矣的省份而言,山西的經驗可以復制嗎?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山西大學官網
太原科技大學與山西大學合并?官方回應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建議“太原科技大學與山西大學合并,成立山西大學”。山西省委社情民意服務辦公室隨后回應稱,“您的意見建議我們已轉相關部門認真研究參考”。
該網友指出,現在山西省推動山西大學雙一流建設,山西大學迅速發展。太原科技大學作為一所以裝備制造為特色的高校已經落后不少,希望山西省委省政府可以考慮太原科技大學與山西大學合并,太原科技大學可作為山西大學工學部彌補山西大學工學方面的短板,同時學部制發展也符合當前一流高校的發展趨勢。
據悉,山西大學與太原科技大學合并的消息流傳已久。今年3月,就有網友通過該平臺留言詢問“山西大學會和太原科技大學合并嗎”,山西省教育廳當時答復稱:“目前關于此事,省教育廳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
解讀:自2017年正式啟動“1331工程”以來,山西大力扶持省內高校發展的決心有目共睹。在山西“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還專門寫入“支持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和中北大學率先發展,創建‘雙一流’”。
對這幾所重點高校,山西不僅大手筆給予資金、政策支持,還先后引入北大、浙大等知名學府對口幫扶。尤其是山西大學,經過幾年謀劃,成效初顯:去年8月,山西大學科研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初評);同年9月,該校張靖教授斬獲由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攜手楊振寧等知名科學家聯合發起的“科學探索獎”;今年2月,在有“珠峰計劃”之稱的教育部拔尖人才培養基地2.0計劃中,山西大學物理學入選……
這些“成績”,也讓山西大學入列新一輪“雙一流”高校的呼聲越來越高。甚至有觀點認為,其距入選只差“臨門一腳”。因此,山西大學其實離實現目標已并不遙遠,合并與否并非關鍵影響因素。
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對于同樣“苦無好大學”久矣的省份而言,山西的經驗可以復制嗎?
北京試行“公共戶”落戶政策
6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戶籍派出所設立公共戶工作規定(試行)的通知》正式發布,決定在全市每個戶籍派出所設立一個非農業“公共戶”,接收暫不具備市內遷移條件的本轄區非農業戶口人員落戶,并明確自6月1日起執行。
根據規定,符合六種情形之一的北京市戶籍人員(不含學生戶口、駐京辦戶口、博士后戶口等限制市內戶口遷移人員),可以在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請“公共戶”落戶,包括“因房屋交易所有權變更或者公有住房承租權變更,現房屋權利人申請將原戶內人員遷出的,原戶內人員無正當理由拒不遷出的”等。
貴州:加快推動從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跨越
6月7日,貴州全省旅游產業化推進大會召開,提出加快推進旅游產業化,實施市場主體培育行動、業態升級行動、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盤活閑置低效項目攻堅行動,奮力推動旅游大提質,以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助推全省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要實現綜合實力大提升,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在2019年基礎上翻一番;經濟效益大提升,旅游人均花費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奮力打造國際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國內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加快推動貴州從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跨越,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廣東海洋生產總值超1.7萬億元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8日發布《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1)》《2020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2021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指數》。據統計,2020年廣東海洋生產總值超1.7萬億元,連續26年位居全國首位。2020年,廣東海洋生產總值占地區生產總值15.6%,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21.6%。
深圳:開展數據生產要素統計核算試點
6月8日,深圳市發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綱要提出,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恢復深交所主板上市功能,推出深市股票股指期貨,不斷豐富股票股指期貨產品體系。開展數據生產要素統計核算試點。
海南將著力打造國際郵輪港
6月8日,海南省印發《海南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將全面提升空港、海港保障能級,健全優化集疏運體系,充分發揮國際門戶樞紐的引領開放作用。
規劃明確,將構建以三亞國際郵輪母港為核心、海口國際郵輪始發港為重要組成的郵輪港發展格局,逐步建設儋州郵輪掛靠港等港口。推動設立國際航運交易所,發展船舶買賣和租賃交易、郵輪游艇交易、航運金融和航運保險等業務。
科技論文數量,浙江取代遼寧躋身前十
6月8 日,科技部公布《2019 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分析》。
2019年,中國發表國內科技論文44.8萬篇,比上年下降1.6%,其中臨床醫學論文所占比重最大,超過四分之一;高等院校發表論文占到全國總量的66.3%。
2019年,中國發表SCI論文49.6萬篇,連續第11年排在世界第2位,占世界總量的21.5%。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地學、材料科學、數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和物理學領域的SCI論文占世界份額均超過20%。
備注:國內科技論文指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收錄的自然科學領域的論文;SCI 論文指被 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論文
值得關注的是,論文發表的地域性和高校集中性相當明顯。
排名前 10 位的地區論文數量占全國六成以上,這十個地區分別是北京、江蘇、上海、陜西、廣東、湖北、四川、山東、河南以及浙江,累計占全國論文總數的 62.2%。與上年相比,浙江取代遼寧成為第 10 名。
此外,國內論文主要來源于高等院校,達到 29.7 萬篇,占全國總量的 66.3%。公司企業論文漲幅明顯,比上年增長 11.3%。
馬軍任合肥市委副書記
合肥市政府網站顯示,馬軍已任合肥市委副書記。
今年5月21日,安徽省委組織部發布公告,馬軍,男,漢族,51歲,籍貫、出生地臨泉,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公共管理碩士,中共黨員,現任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擬任省轄市市委副書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