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8 21:57:35
◎今年3月成立的MMC事業群,將為阿里拓展新的農產品上行渠道。據悉,盒馬、大潤發和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的農產品供應鏈,已經和MMC供應鏈全面打通。
◎在MMC事業群成立之前,阿里內部有多只團隊曾試水過社區商業相關業務,包括餓了么、菜鳥驛站的驛發購、零售通與盒馬等。
◎據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阿里平臺農產品銷售額首次邁入3000億元大關,達到3037億元,穩居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陳婷 每經實習編輯 陳劍銳
成立不到3個月的MMC事業群,又有新動作。
5月17日,2021阿里鄉村致富大會召開,會上有消息稱,今年3月成立的MMC事業群,將為阿里拓展新的農產品上行渠道。
據悉,盒馬、大潤發和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的農產品供應鏈,已經和MMC供應鏈全面打通。而阿里2021財年財報顯示,旗下社區商業平臺依靠盒馬、高鑫零售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供應能力支持,未來12個月內將在中國內地實現廣泛覆蓋。
在官宣此消息之前,阿里已為其社區商業布局。據悉,MMC事業群成立于今年3月1日,其成立與阿里正大力推進的社區商業相關業務緊密有關。
在為自身社區商業整合供應鏈、調整組織架構的背后,是阿里近年來在同城零售上的布局和積累。只是,在業內看來,資源豐富、彈藥充足的阿里在社區商業的布局上,是否能夠后來者居上,還是一個未知數。
可以預見的是,今后阿里還將對社區商業進行大額的投入。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在發布2021年財報時,阿里巴巴集團首席財務官武衛表示,阿里計劃將2022財年所有增量利潤及額外資本投入用于支持平臺商家,以及投資于新業務和關鍵戰略領域,“這將有助我們增加消費者的消費份額,并進入新的潛在市場。”
在創立之初,MMC事業群就被阿里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4月1日晚,阿里集團合伙人戴珊發布全員公開信——《MMC,吹響集結號!》,首次回應有關MMC事業群的消息。信中稱,MMC事業群將繼續專注小店數字化升級,讓小店擁有更強的數字化能力去服務周邊的消費者,讓鄰里之間更有溫度。
公開資料顯示,戴珊(花名:蘇荃)是阿里十八羅漢之一、第11號員工。在阿里,員工們習慣稱呼戴珊為“MM”。除了MMC事業群,她還分管阿里集團B類事業群和盒馬事業群,同時負責統籌阿里集團涉農業務。
阿里方面曾就公開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同于當下的社區團購模式,MMC事業群的模式為“近場電商”。社區團購模式是社會化團長裂變傾銷,是人推貨。MMC是小店數字化升級,是貨配人。
彼時,阿里著重強調了夫妻老婆店在聚攏社區需求的重要性:夫妻店主有穩定的經營場所,能提供確定性服務。同時,小店基于穩定的鄰里關系還能提供更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分層服務。最重要的是,小店跟阿里關系更近,一旦接入阿里提供的數字感知設備,就能聚攏規模化的社區需求,從而具備反哺生產端的可能性。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有600萬夫妻老婆店,零售通服務了近四分之一。顯然,在阿里看來,其在夫妻老婆店上的積累,能夠成為其布局社區商業的基礎。
這一次,MMC事業群神秘的面紗被進一步揭開。
在對外的描述中,阿里MMC專注于推動百萬小店數字化升級,并希望通過對消費需求的即時洞察,推動農產品基地深度融入供應鏈,以銷優產,從而實現農業數字化生產。
5月13日,申通快遞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申通一直在進行網格倉的布局,以承接新形態新零售市場的變化,申通表示,公司跟MMC事業部也在進行開倉合作。
事實上,阿里對社區商業相關業務的布局由來已久。
公開資料顯示,在MMC事業群成立之前,阿里內部有多只團隊曾試水過社區商業相關業務,包括餓了么、菜鳥驛站的驛發購、零售通與盒馬等。此外,阿里還曾多次投資社區團購品牌十薈團,3月31日,在阿里和DST Global領投下,十薈團完成D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7.5億美元。
在發布2021財年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上,阿里表示,其將開始在全國不同地區嘗試社區電商業務,通過接入來自盒馬、大潤發和其他合作伙伴的供給,為社區用戶在一小時達、半日達、當日送達和次日送達以外,提供當日預訂、次日上門自提的服務。
不過,社區商業已是火熱的戰場,多家互聯網巨頭早就蜂擁而入。
4月,據媒體援引多個信源報道稱,春節之后各社區團購巨頭紛紛確立了2021年的目標:美團優選將年GMV鎖定在2000億元,并將沖擊5000-6000萬元/天的單量;多多買菜2021年的GMV目標則是1500億元;橙心優選為1000億元,興盛優選則為800億元左右。另據知情人士透露,橙心優選節后的日均GMV接近1億元。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阿里雖說在社區商業上布局并不算晚,但當前的聲量并不大,“目前,還沒看到阿里在社區商業上特別創新的部分,無論是營銷創新、運營創新還是模式創新。”
莊帥認為,能否打響社區商業相關業務,考驗著相關企業在同城零售上的綜合能力,包括同城的貨運配送體系、供應鏈體系和地推等能力。
不過,種種跡象表明,在同城零售綜合能力上,阿里也早已進行了布局。
2020年10月,阿里宣布擬控股高鑫零售,并將高鑫零售并表,這補充了阿里在同城零售的供應鏈能力。
據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阿里平臺農產品銷售額首次邁入3000億元大關,達到3037億元,穩居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阿里如今在相關領域已有深厚的積累,“聚劃算、鄉甜、菜鳥、盒馬前期在地標產品供應鏈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此外,在小店賦能上也有基礎。”
伴隨著MMC事業群浮出水面,阿里能否在社區商業上厚積薄發,外界或許很快會看到答案。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明雙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