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天問”登火、“天和”翱翔,中國迎來“星辰大海”時代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6 17:23:16

◎中國航天技術的突飛猛進,不僅意味著我們的科技綜合實力有著大踏步的提升,更應值得關注的是,我國航天科技和市場的發展,以及航天技術與各行各業產生的化學反應,無疑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每經評論員 李可愚

5月15日早晨,無數中國人被一條最新消息所振奮:15日7時18分,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成功。

登陸火星一直是困擾各國航天界的“頭號難題”——要接連面對信號延時、“恐怖7分鐘”、火星氣候多變、地形地貌復雜等重重挑戰。天問一號成功登陸火星,無疑是中國航天發展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象征著中國航天科技水平已經“后來居上”。

除了“天問一號”,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航天還傳來了不少好消息:4月29日,目前現役最大的單體航天器、重達22噸的天和核心艙在“胖五”火箭家族的重要成員——長征5B的幫助下發射成功,中國也從這一刻開始邁入“空間站時代”。

中國航天技術的突飛猛進,不僅意味著我們的科技綜合實力有著大踏步的提升,更應值得關注的是,我國航天科技和市場的發展,以及航天技術與各行各業產生的化學反應,無疑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隨著中國航天實力的不斷提升,毫無疑問,我們將可以更加輕松地開發出更多的新技術和新應用。在技術能力足夠的基礎上,發達國家在航天領域提出的衛星互聯網“星鏈”、商業太空旅游等前沿概念,也可以“為我所用”,成為中國航天產業和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而近一段時間以來的不少動向也表明,目前無論是在政策層面還是在航天業界,都正為此積極布局。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明確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范圍;今年4月28日,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首次亮相,意味著中國版的衛星互聯網建設即將邁入“快車道”。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航天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中國航天的“蛋糕”越做越大,我國的民營航天企業也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新機遇。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我們的航天“國家隊”將在更加高精尖的領域探索,在航天領域攻克更多的“技術無人區”;而在航天產業的業態發展上,民營航天企業將挑起大梁,更多的航天領域經濟增長點和滲透到生產生活中的運用將源源不斷誕生,中國空間經濟也將有更大發展空間。

蓬勃發展的中國航天事業,不僅為我們建設了越來越多的“天上宮闕”,也為中國經濟邁向“星辰大海”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天問 火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三区 |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