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6 08:50:22
每經記者 王海慜 陳晨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近日,備受關注的公募基金一季報披露落幕,基金重倉股全部浮出水面。易方達張坤減倉了白酒和醫藥,加倉了銀行和科技;興證全球的董承非大幅度降低了倉位,從去年底的78.86%減倉至67.21%,大幅減持了三一重工、順豐控股等抱團股,加倉了地產和科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這些年來,由于不少權益類基金獲得了遠超市場的平均收益率,一時間“買股票不如買基金”的口號在投資者群體中廣為傳播。而對于一些有自己炒股習慣的投資者來說,關注一些頂流基金的持倉變化也成了日常的必修課。
不過,對于“抄作業”這件事,一些投資者卻持不同看法。在他們看來,現在一些基金經理的調倉頻率和速度不亞于散戶,由于基金的季報披露存在“時間差”,投資者去抄他們的“作業”,可能非但不能讓基金經理幫著“抬轎”,反而還有可能當上“接盤俠”。
有沒有更好的“抄作業”方法呢?雖然以定期報告去“抄作業”存在滯后性,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嘗試在大量的歷史數據中總結出一些有參考價值的線索。
在基金一季報披露完畢后,那么張坤、董承非、葛蘭、劉格菘、朱少醒、傅友興等頂流基金經理管理的各只基金中,究竟有哪些為投資者留下了“抄作業”的空間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歷史的視角出發,對上百位“百億級基金經理”旗下基金留下的近三年上萬條持倉數據進行了一番海選研究,篩選出了一份有價值的“抄作業”參考名單。
124位百億級基金經理旗下最牛基三年業績平均增長106%
圍繞這些頂流基金經理的是是非非,總是能引起資本市場的強烈關注。說兩個詞就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出圈”與“定點爆破”。其實,大家之所以對頂流基金經理關注度較高,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們管理的基金規模較大,其每次調倉換股都是資本市場的風向標,投資者寄希望能“抄作業”。
記得此前的2月24日,一份興證全球基金副總經理兼研究部總監董承非1月25日的內部交流分享會議紀要流傳出來,其對2021年持有謹慎態度,并且已經做了不少防御動作。從2月24日后的市場來看,A股果然出現一波調整,抱團股重挫。
誠然,以定期報告去“抄作業”存在滯后性,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梳理一下那些頂流基金經理旗下業績最好的基金,看看他們的歷史持股情況是否穩定。如果前十大重倉股變化不大,而這些變化不大的也就是這些頂流基金經理長期看好的個股。投資者從中作選擇,比從茫茫4000多只A股的股海中更有把握尋找到有參考價值的標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從以下條件來做一番篩選:1,截至3月31日,擅長領域為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且管理規模超過100億的基金經理;2,任職業績最好的基金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3,任職業績最好的基金成立于2018年之前;4,基金經理任職該基金于2018年之前。
截至3月31日的數據,經過記者梳理后發現,共有124位基金經理滿足上述條件,當然與此相對應的就有124只基金。從管理規模而言,這124位基金經理有11人管理規模超過500億元,分別是張坤、劉彥春、董承非、蕭楠、胡昕煒、謝治宇、歸凱、劉江、王宗合、勞杰男和梁浩。
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看,這124位基金經理來自36家基金公司,易方達基金旗下共有9人,其次是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和嘉實基金各有8人;中歐基金、博時基金和東證資管各有6人;景順長城、興證全球、南方基金、富國基金、工銀瑞信和招商基金各有5人。
而從這124位基金經理管理的業績最好的基金業績來看,2018年~2020年平均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106.8%。其中有18只基金業績超過150%,諸如曲揚管理的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A、國曉雯管理的中郵新思路、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A上述期間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高達190%以上。此外,劉彥春、張坤、馮明遠等明星基金經理的業績也相當不俗。
與此相反,也有8位百億級別的基金經理管理的業績最好基金2018年~2020年業績仍未超過50%。
今年以來尤其是近期A股遭遇較大的調整,這124位百億級基金經理旗下的業績最好的基金凈值也遭遇調整,截至4月9日,今年來平均錄得收益為-3.01%,與滬深300指數相當。另外,記者也注意到,這124只基金今年來最高收益超過14%,最低的為-14%,首尾相差較大。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9日,胡宜斌管理的華安媒體互聯網今年來收益為14.24%;此外,趙曉東管理的國富中小盤今年來收益率也達到10.25%。相反,有10位管理的業績最好基金收益率在-10%以上,如曾鵬管理的博時新興成長收益率僅為-14.14%。頂流基金經理董承非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今年來收益率為1.23%,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今年收益率為-5.51%。
究竟可以抄哪些基金經理的“作業”?
這些年來,由于不少權益類基金獲得了遠超市場的平均收益率,一時間“買股票不如買基金”在投資者群體中廣為傳播。而對于一些有自己炒股習慣的投資者來說,關注一些頂流基金的持倉變化也成了日常的必修課。
近日公募基金一季度持倉披露完畢,易方達張坤減倉了白酒和醫藥,加倉了銀行和科技;興證全球的董承非大幅度降低了倉位,從去年底的78.86%減倉至67.21%,大幅減持了三一重工、順豐控股等抱團股,加倉了地產和科技;興全的謝治宇一季度也大舉加倉了銀行股。可見,一季度公募大佬們紛紛調倉了銀行+地產做防守,也印證了春節后抱團聯盟瓦解。
那么124位百億級基金經理管理的最牛基金中,有哪些為投資者“抄作業”留下了空間呢?記者從歷史的視角出發,對這百余只基金留下的歷史海量數據進行了一番篩選。
篩選范圍:
根據上述4個篩選條件,記者框定了此次篩選的范圍,即上述由124位基金經理管理的124只基金。
篩選方法:
以相關基金2020年年報披露持股為基準,統計2020年年報十大重倉股在相關基金經理管理期間各季度出現在十大重倉股中的頻率,即基金報告期重倉股票在指定所有報告期中被以重倉股持有的相對次數,公式為n/N。其中N為某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最近連續報告期的期數(N=12,也就是2018~2020年的12個報告期),n為某基金2020年年報某只十大重倉股出現在該基金最近N個報告期十大重倉股中的次數。
n/N值越高表明該只重倉股歷史出現在相關基金十大重倉股中的頻率越高,而此次統計將計算出某基金經理所管理的歷史業績最好基金2020年年報中n/N≥50%的十大重倉股數量。
據Wind資訊統計,在124位基金經理管理的124只業績最好的基金的2020年年報中,有114只基金存在n/N≥50%的十大重倉股,其中有41位基金經理管理的41只業績最好的基金n/N≥50%的十大重倉股的數量不低于5只,占比36%。而在這41只基金中,有5只基金n/N≥50%的十大重倉股的數量甚至不低于8只。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1只前十大重倉股歷史持倉相對較為穩定的基金背后,不乏張坤、董承非、葛蘭、王宗合、朱少醒、傅友興、鄔傳雁等多位“頂流”基金經理。
有分析認為,由于基金季報的披露具體時間與報告期截止日具有一定的時間差,所以相比那些頻繁調倉換股的基金經理,這些重倉持股歷史變化相對較小的基金經理為投資者“抄作業”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歷史重倉股持股變化情況較為穩定、投資者可以“抄作業”的基金經理管理的41只業績最好的基金中,有8只基金2020年末的前5大重倉股在最近三年連續12個季度的n/N都≥50%。
這8只基金分別是鄔傳雁管理的泓德遠見回報、譚麗管理的嘉實新消費、趙曉東管理的國富中小盤、董承非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蕭楠管理的易方達消費行業、王宗合管理的鵬華消費優選、韓冬管理的東方紅睿元三年定期、張東一管理的廣發聚優A。未來,投資者不妨對這些基金在各季報中出現的前5大重倉股予以關注。
而從今年這些基金的一季報來看,鄔傳雁管理的泓德遠見回報、蕭楠管理的易方達消費行業、王宗合管理的鵬華消費優選、韓冬管理的東方紅睿元三年定期、張東一管理的廣發聚優A的前5大重倉股比去年四季度均僅變化了一只,進一步顯示出了這些基金重倉持股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而譚麗管理的嘉實新消費、趙曉東管理的國富中小盤、 董承非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今年一季報的前5大重倉股雖然比去年四季度變化較大,但也大多是前10大重倉股內部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國富中小盤大幅加倉了濰柴動力,而截至一季度末,濰柴動力不僅在近3年內首次躋身10大重倉股,也成為國富中小盤第三大重倉股。此外,今年一季度興全趨勢投資大幅加倉了海康威視,而截至一季度末,海康威視不僅在近3年內首次躋身10大重倉股,也成為興全趨勢投資第四大重倉股。
此外,上述方法如何運用到一季報呢?舉個例子,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一季報前十大重倉股為基準,可以發現血制品公司天壇生物的n/N=8/13=61%。也就是說,2018年以來的13個季度中,天壇生物在其十大重倉股中出現了8次。天壇生物是在2019年2季度首次出現在其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之中,2018年的底部在11.58元,目前價格35.95元。另一只血制品公司華蘭生物在2018年以來的13個季度中十大重倉股中出現了11次,n/N=11/13=84.6%,華蘭生物是從2017年4季度出現在其十大重倉股行列中,當時恰好是一個底部區域,最低價11.78元,目前價格43.31元。可見張坤擅長從醫藥、白酒等大消費行業之中尋找潛力股。
以此方法類推,上述41位基金經理的41只基金之中,就可以尋找出一些潛力股出來。
點睛41只可以“抄作業”的基金的5大特征
通過進一步的資料匯總、整理,記者注意到,上述可以“抄作業”的基金還有一些共性值得投資者加以關注。
A、管理規模更大、在任公司基金經理年限更久
據Wind資訊統計,上述41只n/N≥50%重倉股較多的基金的基金經理平均在管基金總規模為321.7億元,而其余83位基金經理平均在管基金總規模為221.37億元,顯示歷史重倉持股情況更為穩定的基金經理通常有著更大的在管規模。其中,表格4中在管基金總規模排名前5的基金經理張坤、劉彥春、董承非、蕭楠、胡昕煒的業績最好基金中n/N≥50%的十大重倉股的數量均不低于5只。
此外,上述41只n/N≥50%重倉股較多的基金的基金經理平均在任公司經理年限為6.1年,而其余83位基金經理平均在任公司經理年限為5.4年,這意味著歷史重倉持股情況更為穩定的基金經理也往往有著更久的管理年限。
B、所屬基金公司相對集中
據統計,上述41只n/N≥50%重倉股較多的基金背后的基金經理有多達5位來自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有4位來自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還各有3位來自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計占比56%。
C、歷史回報率遠超大市
據Wind資訊統計,上述41只n/N≥50%重倉股較多的基金2018~2020年復權凈值增長率的均值為101.9%,而同期滬指、滬深300指數的漲幅分別僅為5%、29.3%。
今年來,雖然市場沖高回落,尤其是過去2年漲幅較大的機構抱團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撤,不過頂流基金經理管理的當家基金依然獲得了跑贏大市的表現。據Wind資訊統計,上述41只n/N≥50%重倉股較多的基金自今年初至4月9日凈值增長率的均值為-2.9%,而同期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的漲幅分別為-3.38%、-6.17%。
D、業績最好的基金也是管理年限最長的基金
另據統計,在上述41只n/N≥50%重倉股較多、且歷史業績最好的基金中有多達34只也是相關基金經理任職年限最長的基金,其中不乏多位頂流基金經理旗下管理的基金。
這些基金中包括,鄔傳雁管理的泓德遠見回報、譚麗管理的嘉實新消費、趙曉東管理的國富中小盤、 董承非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王宗合管理的鵬華消費優選、 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A、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A、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歸凱管理的嘉實泰和等。
E、易方達系基金偏愛“喝酒”
在上述41只n/N≥50%重倉股較多的基金中,有多只易方達系基金,包括易方達消費行業、易方達中小盤、易方達行業領先、易方達國企改革等,不過不論這些基金的主題是中小盤還是國企改革,其持股特征都是重倉白酒龍頭。
以易方達國企改革為例,盡管該基金冠名為國企改革,不過從重倉持股的情況來看,白酒才是這只基金真正的主角。去年末,易方達國企改革前5大重倉股都是清一色的白酒股,分別為貴州茅臺、瀘州老窖、五糧液、洋河股份、古井貢酒;與此同時,在過去12個季度中,貴州茅臺、瀘州老窖、五糧液、洋河股份也都是該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
此外,據統計,匯添富系基金也偏愛“喝酒”。在上述41只n/N≥50%重倉股較多的基金中,有4只匯添富系基金,包括匯添富價值精選A 、匯添富消費行業、匯添富民營活力A、匯添富成長焦點,其中最近多個季度,匯添富消費行業的前2大重倉股都被貴州茅臺、五糧液包攬。
也不愛茅臺,10位基金經理的重倉股難“抄作業”
與上述41只n/N≥50%重倉股較多的基金相比,還有不少百億級基金經理2020年末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只有1~2只能穩定存在于2018年以來6個及以上的定期報告中,甚至有的基金經理沒有一只重倉股能長期出現在前十大重倉股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上述124位基金經理業績最好的124只基金中,有37只基金2020末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只有少于3只(不含)能出現在最近12個定期報告中的一半及以上(即n/N≥50%的十大重倉股數量不足3只)。雖然說,這些基金經理業績表現也不俗,但是對于投資者而言,這些基金經理的心頭好變化比較快,“抄作業”的難度也相應較大。
以業績非常出眾的易方達環保主題舉例,其基金經理為祁禾,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祁禾在管產品規模總計達241.88億元。易方達環保主題2018年~2020年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達184.23%,在上述124位基金經理中名列前茅。不過,細數易方達環保主題2020年末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僅有2只重倉股的n/N≥50%。
數據顯示,這2只重倉股分別是福斯特和隆基股份,分別出現在2018年以來的11個和9個定期報告的前十大重倉股中。而像新宙邦、生益科技、長海股份、信捷電氣、宏發股份都是首次出現在前十大重倉股中。
祁禾在2020年年報中表示,在下一階段資產配置上,本基金將保持較積極的股票倉位,精選高競爭力的環保領域相關的優質公司作為核心配置,具體個股上會根據基本面和市場預期差的角度適度調整。本基金將重點關注以下領域的投資機會:一是以風電光伏、新能源車為代表的清潔能源行業;二是代表中國高端工業前進方向、競爭力強、性價比優的公司,比如機械、化工建材、電子等行業龍頭。
當然,除了前述外,還有10位基金經理管理的10只基金2020年末的前十大重倉股沒有一只的n/N≥50%,甚至就連這些年基金經理們的真愛貴州茅臺都不是他們的垂青。這樣的基金包括國曉雯管理的中郵新思路、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胡宜斌管理的華安媒體互聯網、周雪軍管理的海富通改革驅動等。
以國曉雯管理的中郵新思路來看,2018~2020年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達197.11%,截至2020年末,前十大重倉股合計占基金凈值比為43.35%。但其中僅有長春高新曾出現在3個定期報告中;另外,三角防務、海爾智家、中國長城和福斯特曾出現在2個定期報告中,其余的5個重倉股均是在2020年四季度報告中首次出現在前十大重倉股中,這也就意味著中郵新思路2020年末的前十大重倉股沒有一只的n/N≥50%。
對此,國曉雯坦言,中郵新思路基金追求長期穩定的絕對收益,基金經理會通過較強的倉位管理和擇時經驗,在市場有機會時保持基金產品很強的進攻性,在市場沒有機會或者風險較大時候敢于降低倉位,控制回撤。基金經理力爭給客戶帶來更好的持有體驗,能夠將投資者和持有人更長期地留在市場中,提升持有人絕對收益的概率。由于我們既追求絕對收益、也兼顧相對排名及回撤等多目標,因此在具體操作中,換手率會高于同業。
綜上所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現,一季度A股市場遭遇劇烈震蕩,一些高位抱團股瓦解,但是仍然有“抄作業”的辦法。根據上述41位基金經理這個名單,這41位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中,那些n/N≥50%的個股以及新進的標的就值得進一步研究。而對于上述不容易“抄作業”的10位基金經理的持股,由于調倉頻率高,那么就不必過多關注其重倉股,至少在其重倉股上要多一份謹慎。
記者:王海慜 陳晨
編輯:吳永久
視覺:劉陽
排版:吳永久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