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12 20:21:02
◎要點一:資源股大跌反映大宗商品降價預期,“以量補價”的資源股會更好
◎要點二:洛陽鉬業和寧德時代聯手,“無鈷”電池尚待證實
《老記吹“牛”》欄目,由《每日經濟新聞》資本市場資深的記者、編輯每天篩選一些行業、公司的亮點,為大家的投資決策提供輔助和參考。
要點一:資源股大跌反映大宗商品降價預期,“以量補價”的資源股會更好
要點二:洛陽鉬業和寧德時代聯手,“無鈷”電池尚待證實
快訊:A股資源股大跌,紫金礦業大跌近6%,天齊鋰業大跌7%,華友鈷業跌超6%。
快評:A股資源股大跌可能和上周管理層召開的一場會議有關,提到“要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特別是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資源股的邏輯提升靠漲價,調節市場價格當然有影響。資源股估值像周期更短的DCF模型,一輪上漲后基本構成尖頂。但大宗商品是由全球定價,如果銅、鋁的國際價格往上走,成本壓力還是會出現。對于邊際成本低,產能釋放量大的企業來說,降價影響不會那么“傷筋動骨”。再說大跌的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鋰資源周期股,智利封國似乎沒有影響到市場上的碳酸鋰價格。今天,版主和一鋰企內部人士交流,通過他的反饋,智利碳酸鋰通過海運運輸,并沒有受到限制。這一說法倒是和碳酸鋰產能收縮的預期相反。從上述鋰企銷售方反饋,現在碳酸鋰市場需求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強。現在市場各種說法很多,再盯一段時間碳酸鋰價格吧,價格是最好的證明。
快訊:千億 “鈷爺”聯手7000億“動力電池一哥”寧德時代干這件大事
快評:鎳礦之后,寧德時代又瞄向鈷礦,繼續朝上游走。這也算上下游的強強聯合。前幾年,洛陽鉬業并購了很多優質礦山,奈何放不出量。這就表現出和紫金礦業的市值差距,一個是另一個的兩倍市值。寧德時代和洛陽鉬業“牽手”,有兩重意義。一是下游電池企業放量需要保證供應鏈,反襯出資源端的重要地位。二是NCM811電池路線很難被徹底否定,馬斯克所渴求的“無鈷”電池還是“空中樓閣”。新能源板塊大跌,洛陽鉬業和寧德時代都有點逆板塊走勢,市場還是較為看好股權合作之下,上下游企業在各自領域的比較分工優勢。
(文/蟋蟀)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