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27 16:44:09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易啟江
最新公布的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又創下一項記錄。
3月2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稱,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140.1億元,同比增長1.79倍,比2019年1—2月份增長72.1%,兩年平均增長31.2%。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工企利潤“同比增長1.79倍”,按百分比算則為同比增長178.9%,這一“三位數”的增長可以說是極為罕見的。
此次公布的工企利潤數據,可以說是大超預期。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就指出,今年工業企業利潤的同比數據高增是有點超預期的,即使去年同比基數低,但折合成兩年來看的話,兩年平均增長也達到了31.2%,表現很好。
數據為何表現如此強勁?記者注意到,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對此指出,低基數疊加“就地過年”推動利潤較快增長。
今年春節期間,多地倡導就地過年,企業開工時間明顯延長,員工到崗情況也明顯好于往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用工人數同比增長3.0%,企業用工增加,有力促進工業企業生產加快,效益提升。
此外,朱虹還指出,去年1—2月份,受疫情沖擊影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大幅下降38.3%,在2019年1—2月份利潤同比下降14.0%的情況下,進一步拉低了基數。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低基數和倡議“就地過年”這兩個重要因素之外,價格因素對1-2月工企利潤增加值的表現也起到了強勁助推作用。
李奇霖就指出,從價格方面看,1、2月份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分別為0.3%和1.7%,因為需求端回暖,國際大宗商品持續漲價等原因,PPI是在快速修復的。而且過去兩年同期的PPI都在0%左右,PPI的高增對企業利潤是一個明顯貢獻項。
同時,數據也顯示,當前工業企業的經營狀況取得明顯改善。
朱虹就指出,數據顯示,九成以上行業利潤增長,近六成行業利潤翻倍。1—2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8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行業增長面超過九成。其中,有24個行業利潤增速超過100%。從兩年平均看,有32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增長面達78.0%。
此外,企業虧損明顯減少,扭虧企業貢獻突出。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減少28.6%,減虧明顯。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7.1%,同比縮小9.0個百分點。在去年同期虧損企業中,有47.2%的企業今年1—2月份實現盈利,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96.1個百分點,扭虧企業拉動利潤增長貢獻突出。
李奇霖也對記者詳細分析稱,利潤率方面,1-2月企業的利潤率為6.6%,漲幅明顯。這一來是因為費用率在下滑,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79元,同比減少1.38元;二來則是因為成本也在下降,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2.92元,同比減少1.16元。成本和費用的同時下滑,帶動企業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而分行業來看,最值得關注的還是制造業特別是中游制造業企業盈利能力的修復,1-2月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20倍,遠超另外兩類。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