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9 22:34:23
◎疫情之下,健康、綠色等旅游消費理念正成為新共識,消費習慣嬗變深刻影響著大眾出游選擇,文旅企業在消費迭代升級背景下探索創新轉型,是順應產業和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產物。
◎云旅游、云體驗、探索景區、酒店直播帶貨等,在一定程度上擴增了旅游產品容量,免去現實場景中的舟車勞頓、排隊等待等困擾,最大程度滿足舒適安全的度假需求,為改善旅游體驗開拓了新思路。
每經記者|舒冬妮 每經編輯|梁梟
今日(3月9日),A股市場整體走勢不佳,但旅游板塊大幅上漲,西域旅游(300859,SZ)漲停,中青旅(600138,SH)、眾信旅游(002707,SZ)、西安旅游(000610,SZ)、云南旅游(002059,SZ)、天目湖(603136,SH)、宋城演藝(300144,SZ)等個股紛紛走高。截至收盤,西域旅游、中青旅、西安旅游、眾信旅游漲幅分別為19.99%、8.16%、6.40%、5.85%。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時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長吳若山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認為,旅游板塊股票整體上漲,直接誘因是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微信小程序上線,根本原因則在于我國民眾旺盛的旅游需求。
“旅游板塊股票整體漲勢喜人,可以視為常態化防控階段,旅游業再起步的信號,但對此我們要保持謹慎樂觀。”吳若山說。同時,針對疫情下旅游市場的發展,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吳若山認為,疫情下旅游需求呈現結構性調整,國內游供給能力也迎來考驗,倒逼整個行業全鏈提質增效。
以下為專訪實錄:
NBD:今日旅游板塊大幅走強,您如何看待二級市場旅游板塊的表現?
吳若山:疫情使我國旅游業受到了一波重創。3月9日,旅游板塊股票整體漲勢喜人,可以視為常態化防控階段,旅游業再起步的信號,但對此我們要保持謹慎樂觀。
旅游板塊股票整體上漲,直接誘因是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微信小程序的上線,這說明我國疫情防控成績有力,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旅游業發展留下相對確定的空間。
根本原因則是,我國民眾的旅游需求旺盛。自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大眾旅游時代”至今,除受疫情影響外,國人出游總量、次數總體攀升態勢喜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深入發展大眾旅游、智慧旅游,創新旅游產品體系”,都預示著將進一步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充分滿足更大游客的出游需求。雙重利好由此直接拉動旅游板塊股價整體上漲。
對于發展前景,必須清晰地看到,旅游業發展在迎來諸多利好因素的同時,還面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突發公共事件等帶來的不確定性。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還有區域差距較大、供給與需求存在差距等諸多瓶頸待破。建設世界級景區和度假區、休閑旅游城市、街區等新題待解。因此,謹慎樂觀是我們看待旅游股價未來走勢的主基調。
NBD:您如何看待疫情下的國際和國內旅游市場?
吳若山:我國旅游市場包括出境游、入境游與國內游三大市場。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跨境游市場需求緊縮致相關服務商蒙受巨大損失。譬如,以出境游業務為主的眾信旅游2020年上半年營收銳減。
2020年中秋、國慶雙節,跨境游也幾乎停擺。10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暫不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出入境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缇秤问袌龆啻沃貑⑹?,可見短期內難有明顯改善。
然而,國內文旅市場已在2020年下半年顯現出恢復勢頭。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國內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均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七、八成水平。
跨境游短期恢復無望,國內游潛力“爆發”,旅游需求結構性調整成為當前我國旅游市場的新常態,相關文旅企業正面臨著市場重新洗牌。
2020年4月17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關于恢復本市旅行社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組團旅游業務的通知》,鼓勵率先恢復本市旅行社開發小型、定制等市內團隊旅游路線,凱撒旅游、中青旅、攜程等相關旅企快速上線京內游產品。同時,不少文旅企業也借此轉型,平衡業務結構,在產品種類、服務品質、旅游體驗等方面深耕國內市場。
NBD:出境旅游受阻,跨境游消費回流給國內旅游市場帶來了哪些影響?
吳若山:跨境游消費回流為國內旅游市場發展注入活力,卻也是一次重大考驗。服務品質和接待能力,包括景區游客承載力、旅游目的地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旅游服務及高端產品供給能力,衛生、安全等行業標準和服務規范的完善程度,都將成為提升游客滿意度的重要衡量標準。
疫情之下,健康、綠色等旅游消費理念正成為新共識,消費習慣嬗變深刻影響著大眾出游選擇,文旅企業在消費迭代升級背景下探索創新轉型,是順應產業和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產物。2020年國慶假期,攜程平臺收到的私家團訂單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00%。中國旅游研究院的數據分析顯示,國內游旅客不再滿足打卡式旅游,沉浸式深度游成新熱門玩法。
疫情過后,休閑度假將成為剛需,“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提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在相當程度上倒逼國內旅游市場供給端更新換代。
事實上,這種影響對景區、旅行社(OTA)、酒店、民宿、餐飲、交通、購物等服務運營平臺均提出擴容創新要求,如探索小眾旅游目的地開發,加大私家游、自駕游等定制型體驗旅游產品供給,拓展電競酒店、電影酒店等市場新藍海,提升休閑旅游目的地的高品質接待能力,完善食材溯源追蹤可控等各環節安全管理系統標準、行業服務規范等。(這些變化)都將推動旅游產業全鏈趨向高端化。
NBD:您認為疫情下旅游市場有哪些新的發展趨勢?
吳若山:旅行體驗越發受到重視,深度“智慧+”文旅成新趨勢。
疫情使出行受阻,線下旅游業務大量縮減,但高漲的文旅消費需求仍在釋放,解決消費者無法獲取實體場景,改善旅游體驗質量的問題是當務之急。目前,基于5G的智能大數據技術日臻成熟,能夠為相關決策提供實時數據反饋支撐,在搭建虛擬場景方面更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可充分滿足消費者收獲效果更佳、場景更加復雜的沉浸式體驗需求。
此次疫情中,智能技術與新基建在拓寬旅游產品開發路徑中展現了巨大優勢,云旅游、云體驗成為特殊時期的文旅新亮點。云旅游、云體驗、探索景區、酒店直播帶貨等,在一定程度上擴增了旅游產品容量,免去現實場景中的舟車勞頓、排隊等待等困擾,最大程度滿足舒適安全的度假需求,為改善旅游體驗開拓了新思路。
此外,率先在旅游市場進行智慧體系布局的地方及景區,在這場對抗高風險疫情蔓延的阻擊戰中經受住了考驗,如結合智能技術與熱成像紅外測溫原理建立了熱成像非接觸式測溫系統,消除游客旅行體驗中安全隱患等問題,展現出新基建面對突發情況時的穩定優勢。
同時,智能技術優勢還體現在充分利用大數據算法協助景區完成限流與預警等指揮管理工作等。如2020年“五一”假期,80%以上的5A級旅游景區實現了通過官網、公眾號、第三方平臺等預約門票。2020年國慶假期,網絡預約的游客數量已達82.8%。
“數智化”發展勢必成為更多的文旅企業實踐“智慧+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強對旅游目的地智能管理體系的完善與升級,也將成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文旅行業恢復發展的新趨勢。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