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繼續沖高

商務預報 2021-02-10 16:38:02

2021年1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CPI)繼續上行,為近十年來最高。數據顯示,1月份CCPI總指數為165.42點,比上月上漲7.4點,漲幅4.7%;比上年同期上漲12.9點,漲幅8.5%。

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CPI月度走勢環比來看,1月份,九大類商品價格指數呈現“八漲一降”態勢。其中,油料油脂類、能源類、牲畜類漲幅居前,分別上漲8.5%、7.1%和6.8%;有色類下降2.5%。

榨油用大豆價格連續八個月上漲,環比上漲9.5%,較去年同期上漲28.6%,為2014年1月以來最高。榨油用大豆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消費需求旺盛。近期大豆壓榨量上升,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1月25日至30日當周,國內大豆壓榨量為215萬噸,比前一周增長1.9%,比過去三年均值增長90.2%。二是運輸受阻。隨著國內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升級,黑龍江大豆運輸受阻,運輸費用上升,提振國產油用大豆價格。三是進口大豆價格不斷上漲。受拉尼娜干燥天氣影響,巴西大豆上市時間推遲,加之美國大豆需求強勁,帶動國際大豆價格上漲。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1年1月進口大豆價格為4260.8元/噸,比前一月上漲9.9%,比去年低點5月上漲29.8%。

玉米價格漲幅較大,環比上漲9.1%,連續四個月累計上漲22.2%。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飼用需求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 年末全國生豬存欄40650 萬頭,比上年末增加9610 萬頭,同比增長31.0%,恢復到2017 年末的92.1%。二是物流受阻。受東北、華北地區新冠疫情散發以及降雪天氣影響,物流運輸受阻,導致主銷區玉米到貨量階段性減少。三是國際傳導。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蝗蟲和草地貪夜蛾肆虐等因素影響,國際玉米期貨價格創近6年來新高,助推國內價格上漲。1月29日,芝加哥交易(CBOT)玉米主力合約收盤價為547美分/蒲式耳,比年初上漲13.1%,比去年同期上漲43.5%。

同比來看,1月份,九大類商品價格指數呈現“六漲三降”態勢。其中,礦產類、油料油脂類、農產品類漲幅居前,分別上漲47%、24.4%和23.2%;食糖類、能源類、牲畜類分別下降9.8%、6%和2.4%。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編 陳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商務預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一区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 最新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字幕中文在线乱码AV | 五月天视频网站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