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2021年首席經濟學家年會熱議:“雙循環”將給市場帶來哪些機會?人民幣匯率能否破6?股票、債券哪個更香?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10 16:58:08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吳永久    

本周末(1月9日~10日),為期兩天的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在上海舉行。與去年的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更多關注“經濟是否需要保6”等宏觀經濟層面的展望不同,從此次會議的議程來看,“雙循環”“人民幣匯率”“人民幣資產”“資本市場”等成了此次會議的核心主題,來自國內外各大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們圍繞這些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雙循環”將帶來哪些投資機會?

去年1月初同樣在上海舉行的2020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上,多家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在演講中都關注了當時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經濟是否需要保6”。

而在今年的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經濟復蘇”“雙循環”等成了首席經濟學家們熱衷討論的新話題。

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在“雙循環與資本市場機會”的主題演講中指出,“雙循環”的增量在于內循環,而內循環的增量在于消費。

沈明高表示,外循環的兩大增長動力,出口和產能投資,對GDP的貢獻未來會次第減弱。“雙循環”經濟則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載體。無論是內循環還是外循環,都難以支撐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增長動力需從外循環為主,轉向“雙循環”并重。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進一步指出,“雙循環”將帶來需求側的內需倍增,“此前中國作為‘供給中心’遷入全球體系,形成了‘重生產、輕消費’的經濟結果,對內需造成顯著抑制。”

“伴隨‘雙循環’格局的構建,中國有望形成‘國內市場擴大→制造業加大投資→居民就業收入改善→國內市場持續擴大’的內需發展機制,為暢通‘內循環’奠定堅實的需求側基礎。”他表示。

在他看來,未來中國的內需還有廣闊的增長空間,“中國的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比重是18%,中國GDP占全球GDP比重是16%,中國的消費占全球消費的比重是12%。數據告訴我們兩個重要的事實,第一中國的生產效率還是相對不足的,所以‘十四五’規劃里面提出科技強國、教育強國、產業強國,通過雙循環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另外一件事情告訴我們,中國的消費無論是消費跟產出的對比來看,還是從人均消費的國際對比來看,我們都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程實還看好2021年人民幣資產的投資機會。他認為,“雙循環”將鞏固人民幣資產的相對優勢,尤其在全球大變局之下,人民幣資產在全球金融市場具有稀缺的低β屬性。首先在經濟層面,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國較其他主要經濟體下滑幅度更小,復蘇進程更快;在金融層面,人民幣資產與其他主要資產的相關性較低,有望在市場動蕩中提供穩定性。從外,“雙循環”會進一步強化整個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進而會給人民幣資產帶來更高的α。

“ 我們會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句話最嚴謹的解讀應該是,資本市場從來不是經濟增長的晴雨表,它永遠都是經濟增質的晴雨表。雙循環的未來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未來,所以說對于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來講,也會進入到一個拾級而上的新階段。”程實指出。

今年人民幣匯率會破6嗎?

受國內疫情控制良好、經濟快速復蘇、美元貶值等多重因素影響,2020年6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走出了一條單邊持續升值的通道。今年1月4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曾升破6.5關口,為2018年以來首次。

市場上有觀點認為,這輪人民幣升值的過程可能還將延續,今年內兌美元匯率甚至有望破6。

那么,在各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眼中,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真的會破6嗎?

就人民幣匯率未來的趨勢,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進行了一番分析。公開信息顯示,管濤此前曾有十多年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工作經驗,并曾擔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一職。

管濤表示,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6應該是小概率事件。在他看來,今年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內外部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較多,包括疫情控制、經濟復蘇、出口前景、金融風險、中美利差、美元走勢、大國關系等方面。

他認為,現階段預期人民幣匯率破6是典型的適應性預期,但人民幣升得快并不等于升值壓力大、升值預期強。短期內人民幣匯率較多升值,隨時可能觸發市場的自發調整或者招致更多的政策調控。

不過當下,也有不少明確看多人民幣匯率的觀點。沈明高認為,未來兩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6將是大概率事件,前提是中國經濟的自主性提升,而這更多的將依靠國內的消費。

花旗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同樣預計, 今年到年底人民幣有望繼續升值。

建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崔歷表示,人民幣匯率之所以會走強,是因為美元的走弱,“美元從基本面來講,已經進入一個趨勢性的走弱,包括雙赤字的基本面,包括美聯儲的鴿派取向,包括各國央行開始分散風險,配置其他的資產等。”從具體的配置方向而言,她認為,目前人民幣股票和債券對國外投資者都具備吸引力。

其他幾家外資機構則預計,今年人民幣將溫和升值,例如野村對今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預測為6.2左右。

哪類資產更具配置價值?

從2003年QFII正式登陸A股市場,到2014年滬港通正式開閘,再到2018年A股首次被納入MSCI指數,這些年來外資對A股市場的影響力可謂逐年提升。據央行統計,在2014年1月,外資持股規模為3329.99億元,而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外資持股規模已達2.75萬億元,7年間增長了8倍。

此次論壇,有多位來自外資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對2021年全球和中國資產的前景作了前瞻分析。

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首席經濟學家Prakash Kannan對于2021年的全球資產配置進行了預判。

他指出,去年市場出現了較大的分化,科技、零售和通信板塊行情大漲,而能源、金融,旅游與出行相關板塊則持續表現低迷,在我們預測今年的行情走勢時,這種分化非常值得參考。

“現在資產價格已經相當昂貴,這在美國尤甚,其他市場也正持續攀升。傳統的估值指標如PE、PS、PB值,已在很多市場中逼近歷史高點,這意味著未來的利好預測已經得以充分兌現,但我們依然能在市場中看見一些輪動切換。如果今年經濟復蘇按預測的那般持續下去,我們將看到銀行、能源等板塊,以及去年表現不佳的市場發生回彈,這對于擇股和擇時者而言都是良機。”Prakash Kannan表示。

而對于全球政經新格局下人民幣資產的前景,來自幾家外資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也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麥格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認為,在人民幣資產會走強的背景下,對國外投資者而言,投資中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買指數。不過他也表示,在經過過去十年的低通脹環境后,今后要關注通脹形勢的變化。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坦言,目前對海外投資者而言,最具安全性的人民幣資產還是中國的國債。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综合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 | 中文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色悠 | 亚洲日本欧美三级 |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